季羨林點燈系列:我們那個時代

季羨林點燈系列:我們那個時代

《我們那個時代》是季羨林先生對恩師,對摯友,對親人的抒懷作品集,包括對陳寅恪、朱光潛、馮至、張中行、湯用彤等享譽海內外大學者的真實人格的描寫,更多的是一代學術大家對人間真情的緬懷與感恩。季老以近於期頤之歷練,平和面對人性真、善、美、醜,深於情,沉于思,以平實樸素描寫呈現“人”的豐富。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們那個時代》編輯推薦:性情老者季羨林:我想和年輕人談談那個大師遠去的年代。寅恪先生決不是一個“閉口唯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他繼承了中國“士”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關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滿篇考證,骨子裡談的都是成敗興衰的政治問題,可惜難得解人。
馮至先生以詩人研究詩人,研究仿佛就成了創作。他深入研究對象的靈魂,他能看到或本能地領悟到其他學者們看不到更領悟不到的東西,而又能以生花妙筆著成文章,同那些枯澀僵硬的高頭講章迥異其趣,學術論著本身就仿佛成了文學創作,詩意瀰漫,筆端常帶感情。讀這樣的學術論著,同讀文學作品一樣,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
她當時極年輕,而名滿天下。我們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滿臉莊嚴,不苟言笑,看到課堂上擠滿了這樣多學生,知道其中有“詐”,於是威儀儼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選修此課者,下一堂不許再來!”我們悚然而聽,憬然而退,從此不敢再進她講課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後,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經變成了一個慈祥和藹的老人,由怒目金剛一變而為慈眉菩薩。——季羨林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年8月2日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官莊村。因家境貧寒,六歲投奔時在濟南的叔父,受到嚴格教育。1934年獲得清華大學西洋文學學術學位,1941年獲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北大副校長、北大南亞研究所所長。195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
季羨林先生終生從事教育工作,是教育家、歷史語言學家、東方學家、翻譯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季羨林先生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出版《季羨林全集》等。此外,季羨林先生還有大量散文、雜文作品問世,風格自成一體,在文學界享有極高聲譽,在學術界曾被譽為“中國東方學奠基人”。
2009年7月11日,季羨林先生以九十八歲高齡辭世。

圖書目錄

第一篇遙遠的懷念
紀念一位德國學者西克靈教授
西諦先生
我和濟南——懷鞠思敏先生
遙遠的懷念
悼念曹老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
《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序
回憶梁實秋先生
悼念沈從文先生
回憶雨僧先生
憶念胡也頻先生
我的老師董秋芳先生
詩人兼學者的馮至(君培)先生
晚節善終大節不虧——悼念馮芝生(友蘭)先生
我的老師們
記周培源先生
哭馮至先生
回憶陳寅恪先生
我的第一位老師
第二篇道德文章
他實現了生命的價值——悼念朱光潛先生
為胡適說幾句話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也談葉公超先生二三事
何仙槎(思源)先生與山東教育
我眼中的張中行學術研究的發軔階段
第三篇漸行漸遠
憶章用
懷念衍梁
壽作人
懷念喬木
悼許國璋先生
悼組緗
我的朋友臧克家
回憶湯用彤先生
記張岱年先生
憶念張天麟
追憶哈隆教授
痛悼克家
第四篇笑著走
Wala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
我的女房東
邁耶(Meyer)一家
我寫我
賦得永久的悔
寸草心
周作人論——兼及汪精衛
老年四“得”
笑著走
編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