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42年9月4日,孔祥復出生於重慶,原籍湖北陽新。
1969年,獲美國Vanderbilt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
1971-1986年,任美國羅氏製藥公司分子生物研究所的生化部高級研究員、研究主任。
1986-1998年,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生化生理實驗室主任,成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學術地位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之一。
1997年,獲NIH傑出實驗室主任獎。
1998年,獲NIH傑出成就獎。
1999-2004年,任香港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首席教授。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0年,獲香港大學傑出研究成就獎。
2004-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首席教授。
201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孔祥復研究了β-半乳糖苷酸的生物合成及調控機理,闡明Met-tRNA的修飾及轉錄終止因子及它們在細菌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機理。純化了重組的人干擾素,結晶了第一個由重組得到的蛋白質-干擾素A。闡明了Ras基因和腫瘤的關係,發現Ras基因引起癌變需要磷脂酶C及神經生長因子對Ras信號的作用。以非洲蟾胚胎髮育為系統,研究了骨形成蛋白(BMP-4)的信號轉導途徑,闡明了它們以及GATA基因對中胚層形成的影響,指出BMP-4具有抑制神經外胚層形成的作用。研究了多種來源於植物的抗病毒、抗腫瘤藥物的結構、功能及性質,闡明了HCG製品抗HIV的作用機理,為抗HIV藥物的研製提供了新思路。
孔祥復在全世界第一個研製出用於臨床治療的α干擾素,在創立國際上第一個重組人干擾素的工業化生產流程發麵作出了關鍵性的貢獻;他首次發現了Ras基因引起癌變需要磷脂酶C及神經生長因子對Ras信號的作用;研究了多種來源於植物的抗腫瘤藥物的結構、功能及性質;他闡明了HCG製品抗HIV的作用機理,為抗HIV藥物的研製提供了新思路。
學術論著
孔祥復發表學術論文460餘篇,其中大量的文章發表在Science, Nature, JAMA, PNAS, EMBO J, Cancer Research, Oncogene等國際雜誌,其論文已被引用數千次,其中單篇論文最多被引用近千次;擁有10多項美國與國際專利;專著15本。先後承擔美國NIH、香港RGC等重大課題多項。
社會任職
孔祥復是美國Rutgers大學動物生理學系和藥學院生化生藥系兼職教授,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會委員,美國科技前沿發展委員會委員,BioFactors雜誌和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雜誌編委,並在國內許多高水平大學與研究機構擔任各種學術兼職。
人物評價
孔祥復在國際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和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