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孔浦街道位於寧波市區北部,東到寧波大學、南臨甬江、西至大通橋、北接莊橋機場。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2004年)。轄文竹、孔浦一村、孔浦二村、紫竹、紅梅、綠梅6個社區,路林、聯成、雙橋3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文匯路118號。有環城北路、大慶北路、文匯路、寧漁路、孔浦東路等街路。1984年設立。1997年,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2.0萬,轄孔浦一村、孔浦二村、西管、下白沙、壓賽、雙橋、里夏、文匯、綠梅、紫竹、文翠、紅梅12個居委會。辦事處環城北路東段699號,有居委會13個:孔浦一村(寧漁路20-10)、孔浦二村(大慶北路12號)、綠梅(綠梅新村29號)、文匯(文匯路寧大宿舍門口)、下白沙(大慶北路52號)、壓賽(壓賽堰67-2號)、文萃(寧大文萃小區內)、里夏(里夏新村)、紫竹(怡北街19號)、紅梅(環北東段378弄65號)、春梅(環北東段348弄44號)、西管(倪家堰路37號)、白楊(華業街58弄)。(2004年行政區劃調整之前) 孔浦街道地處寧波市老城區的東北角,東鄰鎮海區,西接白沙街道,南瀕甬江,北鑲甬江街道,整個街道呈帶狀分布。街道面積8.4平方千米,下屬有綠梅、怡江、紅梅、百合、白楊、孔浦一村、孔浦二村、文竹8個社區,共有居民住戶2萬多戶,常住人口5.2萬,流動人口1.8萬人。2004年,孔浦街道在原基礎上劃入原甬江鎮的路林、聯成、雙橋3個建制村,將原所轄的百合、白楊2個社區劃歸甬江街道管轄,組建新的孔浦街道。
行政區劃
孔浦街道下轄8個社區,分別是:
綠梅社區、怡江社區、紅梅社區、百合社區、白楊社區、孔浦一村社區、孔浦二村社區、文竹社區。
地理環境
孔浦街道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老城區的東北角,東鄰鎮海區, 西接白沙街道,南瀕甬江,北鑲甬江街道,整個街道呈帶狀分布。
政治體制
自84年街道成立以來,黨工委、辦事處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立足大眾、服務居民、方便民眾”的宗旨,提出了“讓我們靠得更近”的口號,按照“發展好經濟、管理好城市、服務好居民、建設好隊伍”的工作目標,以啟動社區服務為內動力,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為落腳點,整合轄區資源,發揮共駐共建優勢,基層組織建設、民主法制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居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街道的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街道先後獲得市級示範黨校、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先進集體、市先進團組織、省級科普街道、省級巾幗文明示範崗等榮譽稱號。綠梅、怡江、紅梅三個社區居委會先後獲得了省級示範社區榮譽稱號,其中綠梅社區還獲得了省百佳社區居委會稱號。孔浦一村、孔浦二村、文竹、白楊、百合五個社區居委會都先後被命名為市文明社區。孔浦街道以“繁榮轄區經濟,服務轄區企業”為宗旨,努力樹立服務品牌。該街道通過為企業提供代理服務、跟蹤服務等服務項目。2003年該街道引進了寧波海恆物資有限公司,該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依靠沿江碼頭和沿線鐵路,以商引商,又吸引了16家商貿企業落戶孔浦,成為該街道經濟成長新亮點。
經濟概述
孔浦街道經過近幾年的努力,街道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一個合理共存、均衡發展的新經濟格局在街道逐漸建立。實力雄厚的海運業隊伍、網路狀的商貿業體系、遍布全市各區的房地產開發格局以及多行業規模化的工業企業已初步形成。隨著現有的寧大、在建的北高教園區及周圍輻射商業圈的形成,為街道經濟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新的活力。街道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通過創建文明社區,實施“溫馨工程”,建設“平安孔浦”等活動,精心營造稱心、放心、舒心的人居環境,城市管理工作邁上新台階,社會事務工作取得新進展。江北區首家非公有制企業聯合黨委的成立和街居兩級黨員服務諮詢中心的建立,給基層黨建工作賦予了新的內涵,為街道黨建工作增添了新的亮點。如今,一個以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為核心,廣大居民民眾為主體,轄區單位共同參與的街道工作新格局已經逐步形成。全國500強企業中國航空煤油集團旗下的海天航運有限公司,與寧波東海海運有限公司、上海珠航油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1.5億元組建的海鑫油輪有限公司落戶孔浦街道,這標誌著孔浦街道的現代服務業又添新的生力軍。在抓好傳統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加快發展海運業、生產型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使現代服務業成為街道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該街道完成服務業營業收入13億元,實現服務業利稅1.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和9%,服務業產值占該街道經濟總量的76%。
社會事業
孔浦街道舉行了一場外來人員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618個,當場達成就業意向402人。與此同時,該街道還在服務大廳滾動播出招聘信息,使有工作需求的人員一進大廳就能掌握用工信息,找到合適工作。孔浦街道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建立了以用工單位、職業介紹、技能培訓三位一體的協作機制,搭起就業和再就業的工作平台。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該街道提供就業崗位2500個,實現600人上崗就業。依託轄區單位,配合安置就業。為了廣開就業渠道,該街道加強同轄區單位的聯繫,建立空崗信息聯繫制度,與152家單位簽訂“長期崗位援助協定”,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崗前適應性培訓,提高再就業成功率,已收集崗位2127個。同時,通過招聘會方式安置人員就業,年初在該街道服務中心開展了“百家企業進社區”專場招聘洽淡會,讓居民民眾不出社區就能找到工作。截止目前,該街道共開展各類招聘會3場次,達成就業意向1467人。加強對社區非正規就業組織的培育力度,開發崗位實現就業。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該街道不斷拓寬社區非正規服務性就業項目,擴大安置功能,以滿足失業人員在社區實現彈性就業。該街道新開發公益性崗位50個,使公益性崗位總人數達327名,人數位居全區首位。
基礎設施
有省級文明社區2個,市級文明示範社區1個。在創建示範城區工作中,街道從實際出發,搞樓群特色文化,並規範社區管理,加強社區服務,加大建設力度,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新型現代化社區。多年來,街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結合實際,揚長避短,發揮轄區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拓展經濟發展之路,形成了多行業規模化的工業企業、實力雄厚的海運業隊伍、網路狀的商貿業以及特色紛呈的三產服務業的產業布局。包括寧波大學、寧波東海海運、浙江陸龍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街道服務中心採用了信息智慧型化的網路管理,並設立了綜合服務、就業登記、政策諮詢、社會救助、民政優撫、招商服務、企業服務等11個開放式的服務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