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莊村[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下轄村]

孔家莊隸屬高新技術開發區鵬泉街道辦事處,是孝義河東北方向發源地。蟠龍河從村中自東向西流過,中有漫水橋。村居河上游日上孔家莊,居河北日北孔家莊,居河南日南孔家莊,三村合一。沿河兩岸綠樹成蔭,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現有889口人,301戶人家,753畝土地。

歷史沿革

明初,孔姓遷此,以姓名村,成化年間宋姓遷進。清末,謝姓、刁姓、王姓、李姓、徐姓、郭姓、任姓、牛姓、張姓、秦姓等隨之遷入,後謝姓人口最多。
孔家莊東鄰郭家溝,西鄰老鴉峪,北鄰長安、東沈,南面是鵬山。孔家莊民國初年屬陳家鄉;後屬辛莊區;1958年後屬礦山人民公社;1984年屬城關鎮;1985年後屬北孝義鄉;2000年12月屬鳳城街道辦事處。
謝加和於1940年春入黨,成為村中第一個黨員,任職工會長;是年冬天,牛連篤入黨並任第一任村長;1944年謝加保任農救會長,謝元梅任自衛團團長。

全村上下在黨的領導下,齊心協力打鬼子除漢奸。一年冬天,李冠祥大漢奸帶領一大隊人馬偷襲孔家莊,要抓村長牛連篤。

此時牛連篤被我黨秘密轉移,村里兩桿槍也被妥善保存起來。敵人於是把牛連篤之父牛玉仁抓起來,灌辣椒水,壓槓子等,逼著要人要槍。敵人把老人放到井裡,讓他下水摸槍,連放四口井,老人凍僵昏死過去,但始終沒有向敵人走露半點訊息。後來敵人被謝加蒼帶領的武工隊給打跑了,牛玉仁老人得救了。這就是有名的“牛玉仁事件”。抗戰時期是非常艱苦的,但是孔家莊的黨員幹部沒有一個悔過自首的。
1946年9月大動參,全村廣泛發動青壯年踴躍參軍,成為“支前模範村”。萊蕪戰役打響後,在孔家莊成立前方醫院,傷員運下火線得到了村民慈母般的愛護和照料。民眾自覺騰出房子百餘間,有的村民自動搬到大門底下住。全村婦女自動組織起來,輪流到醫院做飯餵飯。

當時流行的一首歌謠唱出了全村人的心聲:“抬傷員,運傷員,照料周到又安全,戰士們流血為人民,民夫流汗為傷員。不怕苦,不怕累,及時運轉傷員到醫院,傷員們傷愈勇打仗,支前任務再重俺承擔。”萊蕪戰役期間,梅花朝陽洞裡曾經住過一個團級指揮機關,其間發生了著名的鵬山戰鬥。萊蕪戰役勝利後,民兵民工在蟠龍山上埋葬了烈士遺體,在墓前樹碑紀念。後來這裡成了烈士林,建國後烈士遺骨被遷入縣烈士陵園。
1952年,萊蕪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把孔家莊村定為桑蠶生產發展基地,爾後成為泰安地區桑蠶生產發展基地。派一名技術人員長期蹲點指導,在村里建起了10餘間大型養蠶室。由於產品的不斷更新,技術上的不斷改進,蠶繭產量逐年提高,全村向國家提供蠶繭6000餘斤,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字,縣內外參觀的人很多。

女青年謝翠鳳所領導的互助組創蠶繭每板60多斤的好成績,受到各級政府的表彰,被評為“萊蕪縣養蠶模範”,光榮地出席了全國社會主義建設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了黨中央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回到家鄉後被選為縣政府組織的演講團,到全縣各機關、學校巡迴演講一個多月。當時謝翠風這個響亮的名字為小山村增添了不少光彩。
孔家莊在解放前是一個不足百十戶人家的貧窮小山村,全村有30多個扛活的,下山西闖關東要飯的近20家。全村人吃不飽穿不暖,更談不上辦學。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農村教育。1951年,孔家莊村成立了識字班,掃除青壯年文盲,建成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學校——村辦國小。1968年,又擴建了中學班。1970年,中學班合併到郭家莊聯中;1976年,又合併到老鴉峪聯中;1998年,孔家莊國小合併到老鴉峪國小。孔家莊國小辦學近40年,桃李芬芳。謝秀雲、郭成勇60年代考上大學本科。

1977年恢復高考後,謝宜銘第一個考上中專;隨後謝宜祥考入泰安師專,謝天木考上山東農學院。張愛啟的4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其中張勇考為清華大學博士生,張軍考上了山東師範大學,後又成為浙江大學博士。謝冬梅成為村裡的第一個女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力學工程系。至今全村大中專畢業生已有120餘人。
孔家莊村人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改變著山區的面貌。70年代在村東南嶺上修了揚水站,名曰“千金橋”,如彩虹飛架,蔚為壯觀。又打了幾眼深機井,全村都用上了自來水。蟠龍山不再僅僅是神話傳說,勤勞智慧的孔家莊人靠山吃山,成立了選礦廠,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文自然

孔家莊地質地貌複雜。村西蟠龍山幾乎全是青石,山上多洞,多有喀斯特地形容貌,富含煤、鐵、硫等礦;村東全是沙石嶺。村莊就坐落在青石山、沙石嶺的斷層上。
蟠龍山上多松樹、柏樹、槐樹等,四季長青;山體跌宕起伏,橫亘南北,活像一條巨龍盤臥;又山有九頂,故名曰九頂蟠龍山,是鵬山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萊城東部的一道天然屏障。山北有一洞口朝東,早晨太陽剛剛出來,陽光從洞口進入到洞內,相傳洞附近有梅花,故人稱“梅花朝陽洞”。

洞大致東西方向。進去不到10米,豁然開朗。洞高兩米多,方圓十二、三米。洞底平坦,洞四周有許多鐘乳石,洞底石筍神態各異,有的像臥佛,有的像睡獅。繼續往上攀登,洞內逐漸變小,經過一段彎曲的小路後,漸見亮光。有一石縫僅容一個人過去。洞內有許多小洞大多被壘死,相傳有一南洞在裡面,有一股清泉與山南鵬山泉相通,舊時山北有一富家小姐出嫁到山南,陪嫁的茶具酒具就是從這泉水裡漂過去的。
半山腰有一座建造玲瓏的小石廟。傳說早年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嫁給了一位不成器的丈夫,由於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隻身來到村里。村民可憐她,給她送衣送飯,留她住宿。房東老大娘雙目失明多年,姑娘憑著娘家學的中醫本領,上山採藥給大娘治病,使大娘重見光明。從此名聞鄉里,來治病的人絡繹不絕。幾年後姑娘在上山採藥時不慎跌入山崖,被鄉民抬回家,因傷勢嚴重,不久便去世了。全村人為了紀念她,蓋此廟名日“眼光奶奶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周圍村民來到山上燒香磕頭,以此紀念,並祈求平安,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現在的廟會。
村東山嶺上有一塊蛤蟆石,頭朝南仰天半張嘴,呈半蹲狀,有三顆牙支撐著上齶。此石巨大,高約5米,四五個人在嘴裡打牌也有空閒。無論怎樣看都十分像蛤蟆,旁邊有形似蝌蚪的石頭,栩栩如生,構成了一幅母子出遊圖。只可惜被人採石用料,已不成樣子。戰爭年代,孔家莊人在黨的領導下,參軍支前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謝家倉  李元亭  郭宗義  李來亭
二、歷任村支書
1941年3月-  牛連篤
1946年12月-   謝加寶
1947年1月-1961年6月  謝元美
1961年7月-1967年2月  謝祥珍
1971年1月-1971年12月   謝祥珍
1972年1月-1982年3月  郭成書
1982年4月-1983年12月   謝順珍
1984年1月-1988年   謝家好
1989年-1991年   李明好
1992年-1996年   郭成全
1996年-2001年   張愛福
2001年-  謝恆木
三、歷任村主任
1939年1月-1939年12月  謝國珍(村長)
1940年1月-1942年12月  徐克香(村長)
1943年1月-   牛玉良(村長)
1947年12月-   宋紀榮(村長)
1948年1月-1950年12月  孔憲祥(村長)
1951年1月-1961年6月   謝元美(大隊長)
1961年7月-1961年12月  謝順珍(大隊長)
1962年1月-1971年12月  郭成書(革委會主任)
1972年1月-1976年12月  謝順珍
1977年1月-1982年3月   宋乙泉
1982年4月-1988年   郭成全(大隊長)
1989年-1996年  張愛福
1996年-   謝恆木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牛連篤  博山洪山銀行行長
謝家聚  曾任海軍某團參謀長、溫州市物資局局長
謝秀雲  泰安市建委主任
謝宜民  任萊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