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的狀況
垂楊村歷史悠久,在村東曾發觀過兩件石斧。季札子長子墓位於村西南的高台地上,西臨萊明路,西南隔路為港里村,南臨港里河,黃沙土地。原此地北、西兩面有烏江泉水,形成大池塘(百姓叫烏江),南匯入港里河。塘北是春秋時齊國至魯國之間的大道, 村中和塘兩岸生長著較多的楊柳樹,風景十分秀麗。墓封土原高約6米,下方上圓,周有大柏樹林。1967年,村民將封土運到南邊的港里河岸邊造了地。在距地表幾米深的地方,挖到了墓道。據目擊者回憶,墓呈甲字形,南為墓室,北為墓道。墓有前後兩室,每間東西長約〖BF〗 3.5米,寬約2.5米,深約4米。墓壁用磚砌成,頂發碹,底鋪大方磚。墓室地板上存著較厚的淤泥,沒有發現任何隨葬品。墓道高約2.8米,寬約0.6米,長約10米。墓道和墓室保存基本完好,後用土掩埋。墓磚有四出頭紋,應該是漢代重修墓。
季札是春秋時吳王壽夢少子。壽夢見季札賢,欲立之,卒不受,封於延陵,故號延陵季子。歷任上國,遍交當世賢士大夫,曾聘魯觀周樂。季札帶長子出使齊國,由齊國去魯國至此,長子死,遂用周禮葬於此地。
孔子觀禮處
孔子觀禮,就是看季札子葬長子之葬禮,遺址主要是季札長子墓處。原有孔子觀禮碑, 明代前被大水所淹沒。 明代知縣傅國璧立有孔子觀禮處碑(見後文)。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即孔子八歲時,知道季札子葬長子事後,前來觀禮。正如《禮記》所載: 見“其坎深不至於泉,其斂以時服。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隱也。既封,左袒,右環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乎!’”孔子觀禮後,在今港里村東向百姓講季札子葬長子一事, 並大加讚揚季札子知周禮,葬禮十分附合周禮。據港里村名碑載,村名是因孔子觀禮後, 在此講禮而得名,原名講禮村, 後演義成港里村。
2007年重修石碑周圍環境
刻石紀事
季札子葬子,孔子觀禮,引起了知禮者的重視, 孔子的言行除記入《禮記》外,還在烏江水邊刻石紀事,可惜此碑明代前已無。 明代, 陳甘雨在此立使齊傷感碑。知縣傅國璧在垂楊村建垂楊書院, 並立孔子觀禮碑和孔子觀禮處碑。
使齊傷感碑,碑已無。碑文被載入《嘉靖萊蕪縣誌》,內容與《禮記》所載相同。文最後有“陳甘雨曰:按《禮記》注云,季子乃隨時處中之道, 蓋旅葬之節,如此道殺, 則從而殺者也。”
孔子觀禮碑已無,碑文為:“天下不可一日無禮, 猶不可一日無孔子, 夫孔子者, 禮之宗也。 口何有於觀入太廟, 每事問, 觀禮問禮皆禮也。季札,吳之文人而習禮者。
《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汲乎變魯至道之心, 隨處發現。季子使齊, 其長子死, 葬於嬴博之間。 曲阜去嬴二百餘里, 乃往觀之。 見其坎深不至於泉,其斂服。 既葬而封,廣輪掩坎, 其高可隱也。既封,左袒,右環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 無不之也,而遂行。’仿古禮者記之, 斷碑古蹟填沒水涯,年紀無考。余近搜萊志, 訪耆碩,得茲地隸邑西北三十里許集名吐子口, 則知為延陵季子葬子之地。吾孔子於斯焉觀之, 嘆曰: 延陵季子之於禮, 其合矣乎!孟止有亭,安仙有寺, 賢哲芳跡,猶托以不朽。?矧吾孔子於昭之神,配天參地,靈澤暢溢,實系後思。乃即其所觀之地,捐俸旁易,接舊申明亭址新構堂三間,東西房各三間,廚、井、磨各一。其所門匾‘垂楊書院’四字,外樹‘孔子觀禮處’五字石碑,周圍垣以磚甓。擇日柬諸學博寮友士,夫烹羊灑酒,慶茲落成。環垂楊而觀聽者,童冠千餘人。余亦欣然指受聖人之禮,明其所向,使人知自觀焉。諸士子涌涌以為奇遇,其俊者數十輩,爭欲從觀禮處誦習聖賢之書,以助化成天下之志,詎日禮云乎哉。 鹹請余文,以紀茲盛。雖然,禮原於性命,著於彝倫,散見於婚冠、 葬祭、賓旅往來, 即今日之禮, 想吾孔子宛然在目,將不欲觀之矣。豈過化之地,猶有未興起耶?抑觀禮之處未修,而莫或興起耶? 將親炙聖人之化,蒸蒸融融。由是以興禮讓,無一日不誦習孔子之訓耶。是記也, 將與萊人士共觀聖人之禮。
文林郎萊蕪縣知縣臨川玉吾傅國璧謹撰,登士郎菜蕪縣主簿李如奎謹書。”
孔子觀禮處碑, 在垂陽村中,保存較好。碑圓額,高3.03米,寬1.2米,厚0.23米。龜座長l.4米, 寬1.04米, 高0.25米。碑陽有“孔子觀禮處”五個楷書大字,“萊蕪縣知縣傅國璧立”。邊有纏枝花紋。
垂楊書院
書院座落在楊柳茂盛的林中,又名觀禮書院。學校規模,據學校校田碑載,占地2畝。校舍,據明知縣傅國璧所立孔子觀禮碑載:“接舊申明亭址,新構堂3間,東西房各三間,廚、井、磨各一。其門匾為“垂楊書院”四字, 外立有“孔子觀禮處”五字碑, 周圍垣以磚甓。擇日柬諸學博寮友士, 夫烹單灑酒,慶茲落成。環垂楊而觀聽者,童冠千餘人。”從中可見其盛況。學校和碑的建立應與傅國璧任職時間相同。
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季札子能按周禮葬長子,說明季札子是維護周禮的。因此,得到孔子的觀禮和讚揚。後歷代統治者修墓、立碑,記載其事,直到明代知縣傅國璧建立觀禮書院,亦旨在弘揚儒學,宣傳孔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