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泰墨律

威泰墨律

威泰墨律,又稱為威特海默phi定律,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威特海默·馬克斯(1880—1943)提出的關於似動現象的規律。

定義

威泰墨律,又稱為威特海默phi定律,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威特海默·馬克斯(1880—1943)提出的關於似動現象的規律。

動景運動,也叫最佳運動或φ現象,是似動知覺中的一種。它具體指當兩個刺激物(光點、直線、圖形或圖片)按一定空間間隔或時間間隔相繼呈現時,我們會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與其相關的似動知覺還包括誘發運動、自主運動、運動後效。

實驗

20世紀初,德國心理學家威特海默用實驗方法研究了似動現象。他相繼呈現一條垂直(a)和一條水平(b)的發亮線段,改變兩條線段呈現的時距,並測量對它們的知覺經驗。結果發現,當兩條線段的距離短於30毫秒時,人們看到a、b同時出現;當時距長於200毫秒時,看到a、b先後出現;當時距約為60毫秒時,看到線段從a向b運動。韋特海默說,當視網膜受到兩條線段的刺激後,會引起皮層相應區域的興奮。在適當的時空條件下,這兩個興奮迴路之間發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得到運動的印象。

威特海默於1912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運動知覺的實驗的研究》,由於其影響巨大,成為完形心理學誕生的標誌。

套用

1833年J.A.F.普拉托設計和製造了第一個動景器。這是在一個圓盤分成的各個扇形平面上,依次畫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聯繫著的舞姿,當圓盤旋轉時人們即可看到連續運動的舞蹈動作。這就是根據動景運動發明的。後來的看上去無限運動的霓虹燈、電影、卡通動畫的製作也運用了這一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