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英[北京軍區總醫院副主任醫師]

姚秀英[北京軍區總醫院副主任醫師]

姚秀英 女 主任醫師,現任北京軍區總醫院二六三臨床部婦產科主任,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高危妊娠、圍產保健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良惡性腫瘤的診斷治療。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2014年京東地區婦科微創技術新進展學術研討會2014年京東地區婦科微創技術新進展學術研討會
姚秀英,女,主任醫師,現任解放軍第二六三醫院(北京軍區總醫院二六三臨床部)婦產科主任,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0餘年,曾在北京婦產醫院、朝陽醫院、復興醫院進修學習,師從於夏恩蘭教授、張震宇教授、吳玉梅教授,對婦科疑難雜症的診治、產科高危妊娠的管理、急危重症的搶救、婦科良、惡性腫瘤的手術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來,她帶領科室同仁致力於宮腔鏡技術、及盆地重建技術的研究與探索,發表論文30餘篇,參與編撰醫學專著三部,獲得全軍醫療成果三等獎兩項。

擅長領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脫垂等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微創治療,及宮腹腔鏡下的檢查與治療。
學術職務:全軍婦產科專業委員會盆底學組委員

全軍婦產科專業委員會產科學組委員
北京軍區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軍區計畫生育優生優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生平事跡

2009年6月5日上午,蘆女士正在病房休息。蘆女士的父親蘆成軍說,“生的是女孩兒,9斤重,挺胖的。當時8個科室參加搶救,兩位院長指揮。”

兩個多月前,蘆女士在預產期前一天突發腦出血,婦產科主任姚秀英和神經外科主任周桂紅夫妻二人聯手主刀,女嬰順利出生,蘆女士也被從死亡線上拉回。
3月30日17時許,263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周桂紅小跑著趕去CT室。一位特殊病人入院。周桂紅了解到,病人蘆女士29歲,英語教師,還有一天就是預產期。當日下午,她午休後感覺頭痛,隨即嘔吐,被急救車送到醫院後,意識不清肢體偏癱,經CT檢查為腦出血。
“腦出血對正常人來說死亡率都很高,何況是馬上要生產的孕婦。”周桂紅說,雖然家屬同意先保大人,醫院當時啟動產科急危重症搶救預案,開通綠色通道,想把大人孩子都保住。
“局麻,開始手術。”姚秀英首先操刀,整個剖腹產手術只用了十幾分鐘。“改成全麻。”周桂紅上陣,開始腦室穿刺、引流手術,清除病人腦室血腫。與此同時,妻子在旁為病人進行腹部縫合。
2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結束,但這不意味著手術成功。
術後翌日,病人呈嗜睡狀態,這是手術見效的表現,當日,二次手術開始,清除病人腦室剩餘的血腫。
姚秀英說,手術時她壓力相當大,這是她見過的最危急的病人。北京市衛生局要求,孕產婦死亡率要控制在15/10萬以下。
術後,263醫院先後請中日友好、潞河、世紀壇、天壇等醫院專家會診。5月17日,病人轉到中醫理療科進行康復治療,這意味著手術成功。
263醫院副院長樊曉斌說,多位醫師查詢,此病症在全國報導中僅出現過兩例。
為了感謝兩位大夫,蘆成軍給外孫女起了個小名“紅英”,取自兩位主刀醫生的最後一個字。

行業理念

“病人把生命託付給我們,是對我們的無比信任。對於婦產科醫生來說,如果處理不好,可能關係到兩個生命的安危;所以,我們必須要懷有一顆博愛的心,認真、負責的為患者提供服務。”

——姚秀英語錄

主要成就

PVB與TP新輔助化療在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臨床套用效果比較[期刊論文]《首都醫藥》-2013年4期劉鑫麗、姚秀英、李世春、趙琳琳
丹莪婦康煎膏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療效及其對患者焦慮和抑鬱情緒的影響[期刊論文]《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誌(電子版)》ISTIC-2013年1期姚秀英、周桂紅、包狄、劉鑫麗
不同地區子宮內膜癌發病相關因素分析[期刊論文]《首都醫藥》-2011年22期劉鑫麗、姚秀英、趙琳琳、李世春
婦科急腹症278例臨床分析[期刊論文]《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ISTIC-2010年23期劉鑫麗、姚秀英
LEEP治療宮頸病變186例分析[期刊論文]《中國誤診學雜誌》ISTIC-2009年24期劉鑫麗、姚秀英
中藥保守治療子宮肌瘤40例[期刊論文]《首都醫科大學學報》ISTICPKU-2006年6期熊曉燕、鄭萍、姚秀英
正確認識婦科疾病誤診中的醫技檢查因素[期刊論文]《華北國防醫藥》-2003年4期張淑珍、劉鑫麗、姚秀英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終止8~15周妊娠156例療效觀察[期刊論文]《河北醫學》ISTIC-2002年9期姚秀英、張淑珍、李世春、李新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