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芳與《抬花轎》
《香囊記》(又名《抬花轎》《文武換親》)是豫劇祥符調的一出骨子老戲,過去凡是習豫劇花旦的演員基本上都演過這齣戲。如民初的男旦白菜心(劉榮鑫)、玻璃翠(高保泰)、水上漂(翟燕身),到三四十年代的徐艷琴,姚淑芳,宋淑雲,劉素珍,吳碧波,宋桂玲,到後來的王清芬,虎美玲,朱巧雲,還有更年輕的汪荃珍,王紅麗等等。
豫劇名旦姚淑芳的抬花轎成名很早,早年她曾經和常香玉、王秀蘭在西安、寶雞同台演出,四十年代後期回到開封。解放初期,她和丈夫著名豫劇鬚生常年來率團到河北邢台演出,並落戶於此,建立邯鄲市豫劇團。六十年代初,姚淑芳曾進京演出根據老戲《香囊記》改編的豫劇《抬花轎》,將坐轎一場過場戲改成唱作並重的重頭戲,當時有句諺語“門搭子點炮,姚淑芳坐轎”,可見影響力之大。劉長瑜演出的京劇《春草闖堂》裡面的坐轎表演,也曾經向姚淑芳學習過。遺憾的是,姚淑芳在文革中被迫害去世。
宋桂玲也是祥符調名家,解放前在開封著名的趙清河科班學習,與名旦桑振君、吳碧波同科。她從小就演出過《香囊記》,直到六十年代還在演出。文革結束後,她重新改編了此劇,在坐轎一場加入一段膾炙人口的“二八板”——“府門外三聲炮花轎啟動”,並豐富了抬轎、坐轎的表演,成為經典。此外,她還加入了一段快流水“夸香囊”唱段,難度很大,後來的演員在演出時基本上都不唱這一段。宋桂玲的演出本很成功,後來的演員演出基本上都是在她的基礎上加工的。
吳碧波四十年代起也演出此劇,六十年代在河南豫劇院二團與唐喜成等人合作,頗享盛名。她的演出以念白、表演取勝,唱腔不多,念白完全採用中州音,語言詼諧幽默,非常吸引人。
王清芬演出此劇時加入了梳妝的表演,尤其是吸收了陳派的穿帔、脫帔的技巧,引人入勝,八十年代被拍成電影,可惜對舞台演出改編太大,受到很多質疑。
藝術風格
戲迷們知道的是,上世紀60年代初,宋桂玲、謝順明合作的這齣戲轟動了中原大地,在鄭州演出場場爆滿,好評如潮。接著吳碧波也演這齣戲,“文革”後王清芬、虎美玲也相繼排演了這齣戲,於是在全省出現多個版本的《抬花轎》。直到90年代,汪荃珍、王紅麗等青年新秀也排演了此劇,當年有報導,汪荃珍還帶著這齣戲到各地演出,甚至到了香港也很受歡迎。但多數戲迷,特別是年青戲迷,未必知道《抬花轎》是祥符調名家姚淑芳最先唱紅的。
姚淑芳是比陳素真、司鳳英稍晚幾年的祥符調名家,早年曾和常香玉、王秀蘭在寶雞、西安同台演出,後來回到河南就一直坐鎮開封,是當年開封戲迷所熟悉的一位名旦。解放後不久,她和她的丈夫、唱生行的著名演員常年來,帶著他們的戲班子去了河北邢台,並被接收,正式更名為邯鄲市豫劇團。他們離開河南後,我只記得1956年還回開封唱了幾天戲,從此再沒有到河南演出,遠遠離開了河南戲迷的視線,漸漸被河南戲迷所淡忘。
姚淑芳遠走他鄉後,我一直關注著她的去向。1960年前後,我在閱覽室翻閱報紙時,突然看到北京日報上刊登了一篇她在北京演出《抬花轎》的信息,接著留心當年的幾期戲劇雜誌,果真看到了姚淑芳在北京演出盛況空前,才知道《抬花轎》是由豫劇老戲《香囊計》改編而成,原來周鳳蓮出嫁那場戲只是過場戲,是姚淑芳加進去大段的唱腔,加進去四個抬轎夫,才使得這齣戲如此喜慶,如此火暴。也因為有了“抬轎”這場戲,姚淑芳才把《香囊計》改為更通俗的《抬花轎》。前兩年,看央視戲曲頻道播出《春草鬧堂》(由耿巧雲主演)前,60年代在這齣戲中扮演春草的荀派名家李長瑜在回憶中說,她在戲中坐轎一場中的表演,就是從姚淑芳的《抬花轎》中學來的。
姚淑芳的《抬花轎》我沒有看過,我只在開封看過她早年的兩齣戲。看她主演的第一齣戲還是在建國前的《女貞花》,記憶深刻的是她扮演的邱麗玉在患上麻風病後,臉上貼有幾片很小的紅紙片,用以顯示病態。當她喝了毒蛇落入酒缸內的藥酒後,神奇般地治好了她的麻風病,他把臉一扭,紅紙片不見了,現場來了個“變臉”,露出了芳容,沒聽說別的演員這樣演,這可能是她的獨創。看她的第二出戲是1956年回開封演出的一出小戲《相女婿》,這齣戲情節簡單,講的是一位妙齡村姑偷相她的意中人的故事。姚淑芳在戲中自然扮演的是那位村姑,她出場時劃著名雙漿,隨著“枝頭上的喜鵲叫喳喳”的起腔,邊唱邊舞,似乎讓觀眾看到了天真活潑的村姑,操著一葉扁舟蕩漾在碧波之上。她唱做俱佳,把村姑即將見到心上人的喜悅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姚淑芳一個人把這場戲演的滿台生輝,引起笑聲不斷,掌聲迭起,可見她的唱做功力之深厚。她在這齣小戲中的精湛表演,和在她的拿手好戲《抬花轎》“坐轎”一場,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善於體味生活中諸如坐轎、划船之類的動作,從中提取出美妙的程式動作,用於舞台上做誇張的表演,應該是姚淑芳舞台藝術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