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f/9db/nBnauM3X3YDOxcDM4cTMzAzMxMTM2ATO4IDMwADMwAjM2EzL3E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009年被推選為“京山五中三好學生”。
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評價】:
因姚新紀極強力度的筆桿下總是帶著對世俗醜陋的譏諷,很多人在想像中總給他掛上一張灰暗冰冷的臉。與網上傳言狂妄、傲慢、裝酷的姚新紀相比,現實中的他卻文質彬彬,與人說時話總是帶著和善的笑意,他格外熱情,通常會接受所有人合影和簽名的要求。
有說法稱他為90後作家的代表人物,但姚新紀並不贊同這種以年代劃分作家的態度,評價說:“作為我本人,非常討厭以年代劃分作者,每個優秀作者都是個性鮮明的人,哪能分類。”
他的經歷和作品都頗受爭議。因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談到社會中的各種現實,並透露出對某些現象的憤慨與譏諷,鮮明地體現獨立的思想。他的文學作品曾獲得 中國大陸許多獎項,並受到許多文學專家的關注,但他也因為其不佳的學習成績和特立獨行的作風而被遭許多非議。由姚新紀引發的相關社會現象被媒體稱為“姚某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