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
103.9
第二屆“北京市創業青年首都貢獻獎”評選中,北京交通廣播記者、主持 人姚博獲得金獎。這次評獎是由團市委聯合有關部門推出的“2006北京青年榜樣”系列活動之一。“創業青年首都貢獻獎”評選活動旨在樹立和表彰非北京籍創業青年的先進典型,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建功立業、成才發展;推進首都青年人力資源開發和青年人才培養,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最佳化廣大青年創業發展的社會環境,為首都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個人經歷
寧當鳳尾,不做雞頭 2000年,26歲的姚博在陝西省收聽率、廣告創收最好的廣播電台——西安交通旅遊台承擔名牌節目《相伴到黎明》的主持人工作。那時,她一面在學校當老師,一面做主持人,收入並不低。但姚博說,自己是個寧當鳳尾不做雞頭、喜歡周圍有很多優秀同事去刺激自己的人,她渴望北京更大的舞台。她隻身來到北京,6年中從不敢懈怠、浮躁。 這一年, 姚博來到了北京交通廣播。雖然她的國語聽上去不太標準,但她對工作的執著和韌勁給當時的交通廣播台長汪良留下深刻印象。半年後,姚博成為那批試用者中唯一留用的,也是全台第一個外地籍的主持人。 也許是“天道酬勤”,姚博的工作一直有聲有色,榮譽疊至,成了名副其實的“獲獎專業戶”。從工作的第一年起,姚博就在北京台每年進行的“十佳節目”、“北京廣播獎”、“北京電台優秀節目”、“主持人節目展播”、“最佳節目”等評選中脫穎而出,並先後獲得“中國廣播電視獎”一等獎、“中國交通廣播獎”一等獎;2006年,她主持的《警法時空》欄目被聽眾評為“十佳名牌欄目”。她也獲得了市級的諸多榮譽:北京市消防宣傳十佳記者、北京市廣播影視系統四·五普法先進新聞工作者。
大膽創新
法制節目也能文娛化 自從來到北京電台,姚博一直熱衷於法制節目的製作。作 為法制節目主持人,她一方面夯實法律專業知識,努力提高節目的專業水準,另一方面,她也大膽嘗試法律節目更有效的傳播手段。在節目的製作中,不僅強調內容上的公正客觀、嚴謹翔實、貼近生活,更強調節目形式的深入淺出、豐富多彩。 她在節目中大量引入藝術手段,如曲藝、電影、音樂等聲音資料,彌補了廣播節目缺乏畫面感的不足。在製作上,她追求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宣傳效果,一改法制節目平、板、僵、直的說教形式,開創了一種法制節目文娛化的新宣傳理念。這一探索得到業內專家的認可。 姚博常年深度採訪,深入生活,寫下了大量的採訪手記,她說,“生活是主持人的職業命脈”。她經常出入事故現場,旁聽庭審。採訪火災現場時,為了接近現場掌握一手資料,別人往外跑,她往裡跑;她隻身來到大貨車超載嚴重、社會危害大的昌平、房山、密雲等地,和交警、運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在路面溫度50多度的戶外攔截超載車,了解車輛超載原因,做出了《治理大貨車超載的現狀與出路》系列廣播節目。
志存高遠
服務不僅在節目內 在高質量完成節目製作播出外,姚博還組織很多社會公益活動:她帶聽眾參觀北京警察博物館,在反扒大隊和民警學習反扒技能;到消防培訓基地體驗救火防災設施;體驗鐵路警察春運工作。 作為一檔法制節目的主持人,她也沒有忘記為聽眾排憂解難,及時提供法律服務。在姚博的倡導和組織下,一個24小時為聽眾提供法律服務的簡訊號碼 958810391來到北京市民的生活中。這個法律互動平台每天收到數百位聽眾的問題,欄目組織的律師團都在兩天內給出回復,這是這檔法制節目為聽眾奉上的延伸服務。 姚博深知,志當存高遠。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她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她先後通過了經濟師職稱和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她正在系統學習法律知識,準備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她主張“學習中工作,工作中學習;學以致用,學習、工作相輔相成。”只有油箱不斷加大,職業的車輪才能馳騁在更廣袤的原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