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翊聖

始祖翊聖

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太和縣圳上早禾市(今禾市鎮)梅子村。進士及第,仕元為鳳閣學士,為元朝漢族高官。才高德劭,性梗志剛,懷憂國憂民之心,有濟世興邦之志,為當時京內名臣。

人物生平

入湘始祖劉翊聖(公元1306—1367),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早禾市梅子村,元至正年間,順帝荒淫無度,朝綱盡失,因直諫被貶為衡州別駕,晚年擇居湘鄉蟆潭,凡生十子,行行人丁發達,歷代溯漣水而上遷徙繁衍,廣布現漣源,邵陽,新化,安化,婁底等地。

始祖翊聖,元泰定間徙湘鄉譚市,其九子天賜,居石蹬江口沖,本房支祖為羅山(另外兩本族譜類似只是後面的一句不同,,,,本房支祖為辰山,,,,本房支祖為萬翊長子繼芳,字心田。)

翊聖公系堯嫡子受姓始祖第143世孫,前世系譜載系出漢高祖劉邦(邦為受姓始祖第75世孫)及文帝劉恆、景帝劉啟、長沙定王劉發、長沙王次子劉蒼……直至第92世祖允、93世祖歆、94世祖寬、95世祖貞,至淑、敬、素、聰、昭、正、槐、效、侃、道、完、辟、銘、副、徹、謀、麟、信、止、安、牧、類、廣、壹、伋、勉、豫、異(第123世祖)。翊聖公之曾祖吉星公,系文斌公第五子(幼子),其四兄分別為吉茂、吉祥、吉蘊、吉才。另述明文斌公字扶伯、號百萬,其高曾祖為吉公皆與《中華湘中劉氏五吉文獻》中其他四房所記相合(書中五吉即為文斌公五個兒子吉茂、吉祥、吉蘊、吉才、吉星五大房裔)。翊聖公即五吉中吉星公之曾孫。

湘鄉劉氏

石磴少山房劉氏

始祖翊聖公,字益贊,元泰定間由江西泰和縣遷居湖南湘鄉暮潭上車埠,第九子天錫,字太元(一字端甫),世居石磴,至十三世孫萬翊,字少山,明時由江口沖遷夏湖老屋灣,為該支支祖。長子繼芳,字心田,衍為福初、純初、玉初、榮初四房。清雍正4年(1726)建宗祠於石磴,嘉慶元年(1796)建少山支祠於夏家沖。少山房譜始修於道光19年(1839),光緒8年(1882)續修,1923年三修,1949年四修,1998年心田房五修房譜。舊班序:翊天銀文應,則楚汝思江,廷德萬繼元大。續班序:世能期悠遠,時亨景運昌,忠良扶上治,孝友秉家綱。再續班序:祖澤湘同壽,宗功漢肇祥,貽謀垂裕永,紹述迪前光。

湘鄉大田坊劉氏

始祖翊聖公,字益贊,原籍江西泰和縣圳上早禾市梅子邨,元大德10年生,官鳳閣學士,忤當道,屈為潭州別駕,致仕後退居湘鄉潭市潭台,生十子,分徙不一。長子天禎生銀明,五派至文焴、文 、文煉、文炳,遂開四、六、八、九甲族。文焴裔至九派福瓊公,復遷湘鄉大田坊。清道光30年(1850)建祠賽里灣,曰“務本堂”。清同治6年(1867)大田坊始修族譜,宣統3年(1911)續修。班序:翊天銀延文添思汝福永萬榮春仕世朝宗祖江東理泰青日新兆祥呈嘉瑞慶衍毓奇英醇厚繼前緒詩書迪後昆孝友循家榘瓊林玉樹枝上國輝儀羽。

湘鄉城江劉氏

始祖翊聖公,字益贊,元泰定間自江西落籍湖南湘鄉,派衍十族。次子天祥自湘鄉遷居安化小沖,再傳至運泰公,復遷湘鄉南門。運泰公次子定亨,行庚二郎,再徙城江。族譜始修於清光緒10年(1884),1917年續修。宗祠建於嘉慶14年(1809)。十四派孫厚富,名松山,字壽卿,清同治9年(1870)督攻甘肅寧夏府吳忠堡,陣亡,謚忠壯。十五派孫顯謨,名錦棠,字毅齋,官甘肅、新疆巡撫,謚襄勤。派語:天文運定遠,永萬承一加,君玉世代秉,忠厚顯國家,詩書傳孝道,勳業廣聲名,祿閣先賢校,才華集士英。

根據分析,始祖翊聖公是從今吉安市泰和縣禾市鎮遷徙至湘鄉市譚市鎮的。譚市鎮離江口沖村直線距離15公里,潭市鎮離石蹬村直線距離13.6公里。

巴中漁溪五嶺山劉氏

翊聖公長子天禎公後裔,居巴中漁溪五嶺山,閬中老觀、方山、西山等地。

1. 劉翊聖 賴太君 *開基祖

2. 劉天禎 成太君

3. 劉銀明 曾太君

4. 劉延齡 楊太君 *廷齡公及楊氏太婆墓於一九九八年重新修繕 墓止離毛井屋場三公里

5. 劉文焇 蔣太君

6. 劉添德 劉太君 生三子 信義忠,三子忠公遷雲南失考,思信、思義公合碑墓在湖南漣源市斗笠山言忠村毛井屋場後山依存

7. 劉思信 肖太君

8. 劉汝淳 梁太君

9. 劉福綱 鄧太君

10. 劉永宗 鄧太君

11. 劉萬昇 吳太君

12. 劉榮灌 盧太君

13. 劉春嵩 郭太君

14. 劉仕安 邵太君

15. 劉世??(上產下典/兼) 李太君 生2子,衢行,衢公後裔居漣源市斗笠山言忠村

16. 劉朝行 鄔太君 * 雍正五年1727年遷入川,尊為入川始祖

朝行公生五子,長子宗迪置業巴中五嶺山、次子宗迎(字接武生康熙巳巳年四月十六辰時)置業閬中老觀關帝廟,其餘三子留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