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饑渴症

好歌饑渴症

好歌饑渴症語出作者貓毛卯帽的文章,作者認為,好歌饑渴症“並非重症絕症”,其病況無非愛感慨、愛懷舊,“說白了,就是對當下時興歌曲的不滿,以及渴望聽新歌、聽好歌”。

基本信息

常見症狀

症狀一

熱衷感慨如下論調:“搖滾已死/民謠不夠反骨/中國電音太落後/diss中國有嘻哈”等等。

症狀二

時而懷念曾經的X樂黃金時代,時而心碎烏托邦。

說白了,就是對當下時興歌曲的不滿,以及渴望聽新歌、聽好歌的需求。人們渴望偶像的創作,尤其是非花瓶偶像的創作。

原因

當前中國的樂壇,仍然缺少後世回顧為之驚嘆的、可以流傳的”經典”。這個”缺乏“不是像阿肆唱的清清淺淺、情情愛愛的《缺乏》,而是深入骨髓的、源自基因、迫在眉睫的缺乏。

如何治

病急不能亂投醫
好歌饑渴症好歌饑渴症
缺乏經典和對經典的呼喚是時代的常態。商業擁有巨大的優勢和能量,但是光靠商業是遠遠不夠的。
梁歡在微博寫道,音樂作為單一藝術形態面對影視和遊戲這種綜合藝術形態時,會有天然的無力感。音樂這件事,光是文化人做,容易走進缺錢的死胡同;光是生意人做,大浪淘沙後可能只剩金。於是就有了此起彼伏的音樂人計畫,我方唱罷你登場。有直接砸現金的,在網路平台甄選歌曲的,也有在平台上為音樂進行功能最佳化的,還有的把音樂人直接送到倫敦AbbeyRoadStudios。這些音樂人計畫著實擺出了誠意,成效仍待檢驗。不過,全中國的文化人和商業聯合起來,音樂行業就在混沌之中有希望了。某網紅曾說:作家不能等有了靈感才寫作。同樣的道理,行業不能等到大眾的“好歌缺乏症”病入膏肓才開始鼓勵創作。這一波“中國有嘻哈”的浪潮已起,下一波“中國有搖滾”、“中國有古風”等等眼見著也不會甘心落後。《中國有嘻哈》之所以為雞血,在於其對樂壇的正向激勵已經實現了,這點毋庸置疑。但是長遠來看,雞湯好喝,沒勺子不行。而國民的“好歌饑渴症”可能隨時伴隨著過分的焦慮升級成重症,也可能因為忽而湧現的一些“新人”症狀減輕。其實也可以將國民的”好歌饑渴症“比作流感,重感冒傷身,輕感冒可以讓人病癒後免疫,如此看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