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出自】:《論語·雍也第六》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拼音】:zhī zhī zhě bù rú hào zhī zhě,hào zhī zhě bù rú lè zhī zhě 好(去聲),喜愛。樂,音“勒”。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其弟子編篡
譯文解釋
【譯文】
孔子說:“知道知識的人不如喜愛知識的人;喜愛知識的人比不上以知識為樂趣的人。”
【解釋】
對於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比喻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快。
【分析】 此則講的是關於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知識的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事,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學到的才能夠靈活地運用。
就學習而言,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闡述讀書求學問的態度是以求學為快樂。
興趣者,愛好,好也。更高的境界,則是樂。
因何而好,為何而好,因何而樂,為何而樂,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
學習的三層境界:知 、好、 樂。
【注釋】
樂:以……為樂
好:愛好。
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