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
記錄和反映歷屆奧運會比賽情況的影片,多數為新聞片和文獻紀錄片。保存了大量的現場鏡頭,部分影片突破記錄實況的範圍,成為具有高度藝術欣賞價值的藝術性影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大致與電影同齡。法國人呂米埃兄弟於1895年攝製出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工人下班》),而第一屆奧運會則舉行於1896年。遺憾的是,呂米埃兄弟並未注意到奧林匹克運動的偉大意義,以致第1、2屆奧運會均未留下“動作的影響”。直到1906年在雅典舉行屆間奧運會,由於希臘國王駕臨運動場才受到電影屆的注意,留下了一些比賽情況的電影鏡頭。奧運會與電影正式結緣始於1912年。法國電影業巨頭P.帕泰(1863~1957)與兄弟創辦帕泰兄弟公司(舊譯“百代兄弟公司”),拍攝了第5屆奧運會的紀錄片,拍下草地網球、足球、摔跤、跳高、鉛球、馬拉松賽的鏡頭。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只留下一些新聞片資料。1925年在巴黎完成的《1924年巴黎奧運會》,是第一部達到正片長度的紀錄片。這部電影中的最大明星是芬蘭長跑運動員P.努爾米。此後,又有10年之久未見反映奧運會的專題影片。
誕生
1936年是真正的奧林匹克電影誕生年。在此之前,奧運會只是新聞片的對象,而從1936年奧運會便以主角身份步入電影藝術的廳堂。這個功勞應歸於德國女電影導演L.里芬施塔爾(1902~),她是第一個認識到奧林匹克運動值得電影大書特書的人,為此組織了30位攝影師,為第11屆奧運會拍了100萬英尺的膠片(70%被她剪裁掉)。她的貢獻是賦予奧林匹克影片以藝術和浪漫主義。她花了兩年功夫剪裁膠片,最後凝結為兩集共4小時的巨片。影片分兩個部分:《人民的節日》以一組人體的象徵性鏡頭開端,引出田徑賽場的盛況,集中更多鏡頭於馬拉松賽。第二部分題為《美的節日》,更注重於體育的詩感,從清晨運動員入場開始引出體操的比賽的場面,以帆船、馬術和跳水比賽結束。跳高比賽是在夜幕背景下以慢鏡頭拍攝的,而撐桿跳高則以圓月為背景拍成剪影意味的畫面。馬術比賽拍的有趣,記錄了每隊在難度最大的一跳中的成功與失利。里芬施塔爾不顧德國當局鼓吹的雅利安人種優越論,強調了奧林匹克電影的非政治性,把美國黑人運動員J.歐文斯作為全片最大的明星。
發展
1984年,英國導演C.奈特攝製了130分鐘的新聞片《第14屆奧運會——體育的光彩》。1952、1956年的兩屆奧運會只留下一些新聞片。導演I.K.巴內爾攝下了第16屆奧運會的盛況。1960年羅馬奧運會,義大利導演R.馬爾切利尼想要接過里芬施塔爾的火炬,指揮120人的攝製隊伍上陣,雖然影片水平有所未及,但在表現奧運會激動人心的精彩場面上獲得了成功。特別是埃塞爾比亞運動員A.貝基拉和美國運動員W.魯道夫的鏡頭,都很精彩。
奧林匹克電影的第二個高峰是日本電影導演市川昆攝製的《東京奧運會》(1964)。這是一曲對人類精神的抒情讚歌。他帶著一支164人的攝製組,捕捉下奧運會的每一個精彩場面。市川昆比里芬施塔爾多了長焦鏡頭和彩色膠片的優勢。影片生動表現了運動員的拼搏精神,細膩地記敘了他們勝利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
1968年以後的奧林匹克電影,再未超越里芬施塔爾和市川昆的藝術水平。墨西哥導演A.伊薩卡攝製了《墨西哥城奧運會》,影片雖然平淡,但採用了一些新的技術,如拍攝游泳比賽時抑制場上雜音,突出遊泳選手D.邁耶的擊水聲與時鐘走動聲,增強了比賽的緊張氣氛。C.勒盧赫攝製了第10屆冬奧會的影片。德國製片人D.沃爾頗有氣魄,與10位名導演簽約,投巨資要把慕尼黑奧運會(1972)拍成一部史詩。因其班子不合,製成的影片風格混雜,但瑞典女導演M.賽特靈拍的舉重比賽特寫非常出色。
意義
奧林匹克電影作為傳播奧運會信息、表現奧林匹克精神的藝術手段,在奧運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