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奧地利使館舊址位於今東城區台基廠頭條6號,現僅存大門與主樓。
鴉片戰爭前,中國政府不允許外國使節常駐北京和設立使館。鴉片戰爭後,列強使節不斷提出在北京設立使館的要求,以期進一步控制中國政府,瓜分中國。鹹豐十年(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侵占北京,火燒賀明園,以租借為名,分別霸占了東交民巷地區的淳王府和純公府,作為英、法的使館,次年,其公使開始常駐北京。此後,俄、美、德、比、西、意、奧、日、荷九國也相繼在東交民巷地區設立了駐華使館。
奧地利使館設立於同治十年(1871年),首任公使是嘉理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奮起攻打外國使館與教堂,與其他使館相距較遠而孤立的奧地利使館於當年舊曆五月二十五日首批被攻占。但不久,義和團在清廷與列強合力鎮壓下慘遭失敗。八國聯軍侵占了北京,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整個東交民巷地區被洋人霸占。奧地利與列強一起恣意擴大使館的地盤,重修擴建使館,構築兵營,出租地產,經營銀行、郵局、洋行等,進行各種經濟活動。
現存奧地利使館舊址的大門與主樓,均為1900年以後所建。使館的大門作兩層外廊,檐上用西洋古典風格的山花作突出重點的裝飾。院內主樓地上兩層,立面中部與兩側檐上也採用山花作重點突出的裝飾,上下兩層都帶外廊。大門與主樓現皆保存完好。院內還遺存一個以四隻雕花鼓形石座托起的歐式石凳,造型頗為別致。1950年1月,原奧地利使館與東交民巷其他外國占用的房地一起,被中國政府收回、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