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主義

奧古斯丁主義

奧古斯丁主義是指西方哲學中以古羅馬奧古斯丁的思想和理論為根據的一種把哲學與神學混為一體的學說。是一種主張以上帝為核心、信仰為前提、基督教教義為原理、新柏拉圖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宗教唯心主義體系。主要代表為安瑟倫和波那義圖拉等。認為柏拉圖的“至善”即基督教的上帝,上帝本身是精神實體、純現實;宇宙萬物為上帝所創造,由形式與質料構成的組合體。至善本身是完滿的根源,宇宙萬物的存在是對至善的分享。人的本性必然以至善為最終目的,自然地回歸上帝,以獲得幸福。斷言理念永恆地存在於上帝理智之中,理念永恆不變,理念是上帝創造字宙萬物的原型。人不認識理念,不算真知。主張人的靈魂是獨立的精神實體,與肉體不是實體性的結合,而是偶性的結合,所以人要獲得真知,必須依靠上帝給予靈魂直接的照明。斷言信仰為最高知識,突出“信仰為了理解”的著名格言和上帝的“光照論”。13世紀日趨衰落。

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主義(Augustinism),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奧古斯丁的神學學說。其論述涵蓋宇宙論、恩寵論、聖事論、教會論、歷史觀等神學和哲學的領域。宇宙論主要論述上帝是宇宙宇宙間唯一的真實存有,其他一切存有都依賴於上帝,是上帝從虛無中造出的。上帝既是永恆的實在又是無所不能的人格的神,順應上帝的意志即為善,反之就是邪惡。惡並非實體,而是善的匱乏。人犯罪正是因為他悖逆了上帝的神聖意志,拒絕承認其主權。恩寵論主要論述人類由於始祖犯罪,本性已經敗壞,無力行善避惡,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寵才能得救。上帝出於慈悲,預定了某些蒙恩的人,推動他們改惡從善,最終得救。聖事論則著重論述,凡按照教會所規定的明確禮儀,經由正式領受神職的人所施行的聖事,本身便具有客觀效能,與施禮者個人的品德是否端莊無關。教會論則劃分“有形教會”和“無形教會”。前者指由基督指派使徒們在地上設立的、看得見的聖而公之教會;後者指由全部得到基督救贖者的靈魂(包括已去世的聖徒的靈魂)所組成的、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屬靈的天上的教會。歷史論的主題是區分“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認為上帝的國度必將戰勝世俗的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