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夫人與甕安草塘

奢香夫人(1361—1396)彝名舍茲,四川敘永人。明代著名女政治家,水西彝族傑出領袖。她是彝族恆部扯勒奢氏後裔,藺州宣撫使奢氏之女。明太祖洪武八年嫁給貴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首領藹翠為妻,年14歲。

簡介

奢香夫人(1361—1396)彝名舍茲,四川敘永人。明代著名女政治家,水西彝族傑出領袖。她是彝族恆部扯勒奢氏後裔,藺州宣撫使奢氏之女。明太祖洪武八年嫁給貴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首領藹翠為妻,年14歲。她聰慧過人,輔助於內,洪武十一年代丈夫入朝進貢。洪武十四年,明軍征伐雲南,時水西避免了一場戰禍,並積極輔助靄翠籌備戰馬一萬匹、米一萬石、氈一萬領、刀弩牛羊各萬隻,以助明軍。這一年靄翠去世,因子年幼,由奢香代偷襲宣慰使職。洪武十六年,明朝貴州都指揮使馬耀欲激變水西彝族,以便藉故踏平水西,所以故意製造事端,裸達奢香,激怒了水西四十八部集於奢香軍門,欲造反報仇。奢香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沒有中馬曄的奸計,而是說服了四十八部,並在貴州宣慰使同知、水東首領劉淑珍的幫助下,忍辱負重,甘冒風險,親自進京告御狀,揭露馬曄罪行,朱元璋將馬曄調回京城治罪,從而使貴州又避免了一場戰禍。此後,她率領貴州人民積極開修驛道,建立驛站,溝通了內地與西南的交通,增強了貴州與中央及內地的聯繫,促進了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

由來

在有名的龍場九驛中,其中一條驛道由貴陽至甕安草堂,1396年,草堂的驛道修通後,她不顧路途遙遠,與劉淑芬一道前往草堂,住達三個月。

奢香在草塘下司期間,在劉淑芬的陪同下,經常到後岩觀一帶活動,當時的後岩就是有名的風景名勝地,草堂安撫使宋氏在此建有別業,安撫使本人也經常在此處理公務,人們稱其為後衙。後明末監軍御史錢邦藝隱規草堂,建起了道觀,取名後衙觀,久而久之,後衙變成了後岩。

除了後岩之外,奢香還到下司附近的現龍寺、普安寺、五顯廟等燒香化紙,敬奉菩薩。受奢香夫人和劉淑珍的影響下,下司在較短的時間內建起了九座道觀和寺廟,晨鐘暮鼓,誦經朗朗,香火極為旺盛。“三山九座廟,無水一洞橋”,高度慨括了下司的宗教文化盛況。

奢香還積極發展貴州的文化事業,曾派其子安的等到南京太學學習,又在貴州宣慰使創辦儒學,引進中原文化,促進了貴州文化的發展。

由於當時缺醫少藥,奢香生病後沒有得到很好的醫治,從下司返回貴陽不久,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因病逝世,享年35歲。英年早逝,噩耗傳到南京,明朝廷派出大臣前往貴州祭奠,封奢香為“大明順德夫人”給了很高的榮譽。

奢香死後,彝於大方縣雲龍山,現建有奢香墓,奢香紀念館等,供遊人參觀瞻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