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大米

奉新大米

奉新縣素以“貢米產地”、“優質米之鄉”而聞名,奉新大米種植、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史》和《天工開物》中就有記載,選作貢品進入宮廷,至今有幾百年的歷史。奉新大米外觀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澤,呈半透明狀,米粒細長大小均勻,堅實豐滿,粒面光滑、完整。奉新是南方稻區第一個獲得AA級綠色食品標誌和有機食品標誌的縣。奉新大米遠銷北京、上海、廈門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為進一步提高奉新大米的知名度,提升產業優勢,奉新縣農業部聯合糧食局通過招商引資組建投資總額超6000萬元的江西聚豐米業有限公司,生產極具奉新特色的給力米、松竹米。為依法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奉新大米已申請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並於2009年12月正式通過認證保護。

奉新縣素以“貢米產地”、“優質米之鄉”而聞名,奉新大米種植、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史》和《天工開物》中就有記載,選作貢品進入宮廷,至今有幾百年的歷史。奉新大米外觀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澤,呈半透明狀,米粒細長大小均勻,堅實豐滿,粒面光滑、完整。奉新是南方稻區第一個獲得AA級綠色食品標誌和有機食品標誌的縣。奉新大米遠銷北京、上海、廈門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為進一步提高奉新大米的知名度,提升產業優勢,奉新縣農業部聯合糧食局通過招商引資組建投資總額超6000萬元的江西聚豐米業有限公司,生產極具奉新特色的給力米、松竹米。為依法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奉新大米已申請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並於2009年12月正式通過認證保護。
奉新最具代表性的大米品牌
 在農耕技藝上,奉新大米種植技藝有著重要的地位。千年來,奉新農人遵循著傳統耕作技藝,體現了深厚的傳統農耕文化,《奉新縣誌》(清同治版)“物產”篇中物別記載:“稻下鄉宜早,上鄉宜晚”充分說明了奉新大米種植幾百年來就稻作遵時的習慣,宋應星《天工開物》“稻工”、“稻宜”、“稻災”、“水利”篇中,也詳細記錄了以奉新為主的南方水稻種植技藝,同時奉新農人更重視水稻種植後期的收割、晾曬、儲存,加上奉新的土壤、氣候、水源的優勢。使奉新大米歷史上就成為江南特別優秀的稻米,從宋朝華林胡氏先祖國子監主簿胡仲堯進貢奉新大米開始,奉新大米就成為供皇帝食用的御用貢品,此後,奉新大米就一直因其特殊的種植技藝而成為歷代皇朝的貢品。奉新雖然作為半山半平原地區,地域面積也不算大,但因廣泛種植奉新大米,而成為農業大縣,自宋以後就列江南西道“望縣”之一,近代,省城南昌更是以奉新大米為優選的第一食用米品種。
奉新大米不但種植技藝傳承久遠,而且也因為奉新大米而滋生出許多美好傳說,在這種農耕文化種植技藝上,凝聚了中華傳統農耕文化的豐厚底蘊。奉新籍人宋應星《天工開物》第一卷記是記錄了水稻種植技藝,這更充分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中“貴五穀而賤珠玉”的耕讀一體傳統文化底蘊。
雖然這些傳統農耕技藝流傳很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基本上都瀕臨滅亡。奉新縣為保護奉新大米種植技藝等傳統技藝,專門建設了宋應星科技文化園,集中的把中國古代的傳統技藝進行了有效的保護、保存、展覽、展示。同時,奉新為發揚這些優秀的傳統技藝,大力保護原生態農業耕作區,大面積種植綠色無污染的奉新大米,使傳統農耕文化保護和科學現代農業耕作和諧結合,有效的進行了產業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