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山海經》自古被稱為奇書,學者或據以考地理,或籍之以考神話,世人所津津樂道者則無非充斥其中的四海神奇、遠方怪物。本書憑藉縝密分析,澄清關於《山海經》其書的本來面目——一本曾經對華夏世界觀發生過巨大影響的“天書”。
作者簡介
1963年生,山東即墨人,副研究員。1979年入南京大學氣象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入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哲學碩士學位;1998年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法學博士學位;2001年入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03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方向:民俗學,神話學,先秦文獻,口頭傳統,民間文學。
編輯推薦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山海經”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異數。在古代,“山海經”一直是被作為的地理書看待的;但是,自漢迄清,任憑學者們上下求索,卻誰也說不清書中那些山在何方?水流何處?更同時,書中充斥著繆悠荒誕、非常奇怪之言論,因此又將此書視為神話之淵藪,但對於那些所謂神話的解釋卻仍是人言言殊,眾說紛紜,到頭來,“山海經”還是一個不解之謎,就像一個虛無飄渺的海外仙境,依然是煙波微茫信難求……
目錄
導言《山海經》一個未解之謎
上編歲月圖畫《山海經》中的時間觀
第一章仰觀俯察《大荒經》與原始天文學
第一節前人對《大荒經》與天文曆法關係的認識
第二節《大荒經》與華夏上古曆法諸環節
……
書摘
……
不過,在一頭鑽進故紙堆之前,為了避免在縱橫交錯的文字叢林中誤入歧途、迷失方向,還是應該先對我們研究的取徑略作勾勒。迄今為止,關於《山海經》尤其是其中的《海經》部分的解釋之所以一直聚訟紛紜,除了不明《海經》其書的性質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研究的方法。文獻考據一直就是《山海經》研究的一種主要方法,由於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整體的研究視野,更由於《山海經》的繆悠荒唐本身就給研究者提供了“神遊四海,精騖八極”的想像空間。因此,文獻考據的方法往往流於東拉西扯、痴人說夢般的牽強附會。
《山海經》是一本古老的文獻,為了疏通詞句,求解名物,就必多涉及文獻考據,此在本書也不可避,為免蹈牽強附會的覆轍,本書在研究過程中,力求做到如下兩點:
第一,考據與義理相結合。讀解古書,尤其是像《山海經》這樣莫測高深的古書,離不開考據,但是,考據要使人心服口服,就不僅要做到信而可征,即對字詞、名物、制度的解釋不僅要有文獻上的例證,而且必須言之成理,即這種考據必須要能從道理上講得通,因為字詞的互訓、詞義的引申都不是單純的語言學現象,其背後都是有歷史的文化的邏輯的背景作為鋪墊的。考證,就不應僅僅滿足於文字的輾轉相訓,而更應該揭示出這種語言學關係背後的歷史、文化和邏輯關聯,惟其如此,這種考證才能站得住腳,讓人心服口服。傳統經學的文獻考據方法,從來就不是單純文字語辭的勾連疏通,在其背後總有諸如儒家倫理、陰陽五行等大義作為鋪墊,學術史上將文字訓詁之學歸於國小,而將義理之學歸於大學,其實只是一種方便教學的權宜之說,並不意味著兩者可以毫不相干,各行其是。從漢唐經師,到宋代大儒,直到清代宗師,無一不是義理與詁訓兼修、國小與大學並通,清人所謂漢學與宋學之分,也主要是就其側重點和思想傾向而言。清代乾嘉學者以實學著名,但未嘗不通於義理,其考證文字,辨析文物,皆以其對儒家禮儀和義理的整體把握為基礎。但清代學者因側重訓詁,遂使文字音韻之學成長為一個專門和獨立的學科,從而為國小與大學、訓詁與義理的明確分家奠定了基礎。再加上清末以來,廢除科舉引進西學,學統與道統俱絕,雖然文字訓詁之學作為一種有用的工具性學科被在大學中文系保留下來,但這個學科卻被從其原來的知識和學術背景中剝離下來,後者被當成歷史陳跡束之高閣。但是,這些知識和思想背景原本是傳統文人耳濡目染的安身立命之地,也是他們閱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