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島上有一拱橋與中心堤連線,入口處是一拱門。東面與蔭梓崗對峙,附近是七星岩南門和蔭梓崗燒烤場,西面隔湖與星湖西路(北段稱百丈堤)相望,北面為秋島,且可望見七星岩景區的石山。島上的小道上兩側有較多的柳樹,綠樹成蔭,在島的中央有一個池塘,水中有鯉魚。此外有供兒童玩耍的沙灘。
島上有7個涼亭,按照天上的北斗七星排列設計,與七星岩七座岩峰相對應,為美麗的七星岩湖畔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七座古亭分別為圓形搖光亭、扇形開陽亭、三方玉衡亭、四方天權亭、五方天璣亭、六方天璇亭、八方天樞亭。其中主亭為三重檐的八方天樞亭,亭頂直徑5.6米,最顯眼的是它頭頂上的“金帽子”,是用了2萬張24K金箔鑲嵌而成,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氣派非凡,亭下的場地比較空曠,可打羽毛球。其中天樞亭和天璇亭的亭頂有彩畫,此外在大多數亭子上的樑上掛有書畫。無論四季,只要是晴朗的天氣,在島上眺望,湖面都是呈現出波光粼粼的景象,當有遊艇經過的時候,湖岸便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雖然波浪不是很大,但給人又是以一種獨特的享受。
描寫太陽島的詩句
(一)
垂釣橋邊楊柳依,亭旁水淺鯉魚肥。
兒童不解漁翁意,大叫一聲驚鳥飛。
(二)
湖中小島綠蔭濃,古塔穿楊入半空。
浪打翠堤來又去,輕舟搖盪淡煙籠。
(三)
雜聲水榭夜光杯,愜意湖風撲面來。
月掛西邊人未倦,猶聞隔岸鬧歌台。
“太歲”展覽
2003年,在廣東肇慶七星岩太陽島上,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遊人前往一睹“太歲”的真面目。在金頂八方天樞亭下的展場,一塊仍在緩慢生長的肉團重約一百五十公斤,被浸泡在一個裝有褐色營養液的八十厘米高、直徑一米的八角玻璃器皿中,略呈漂浮狀態,水中部分呈白色,像一塊汁液欲滴的“肥肉”,不時有從極小的氣泡從營養液中升起,產生的水氣附著在玻璃壁上。
工作人員介紹,該肉團就是傳說中的“太歲”、“肉靈芝”,學名“特大型罕見粘菌複合體”。
據島上的資料顯示,一九九二年陝西周至縣農民杜戰盟首先發現肉靈芝,當時稱為“不明生物體”、“怪肉”,為中國內地各媒體所關注。經生物科學家數年歷史考證和科學探究,證實“怪肉”是神話史書《山海經》及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視肉”、“聚肉”、“封”、“太歲”、“肉靈芝”,現代醫學將其取名為大型粘菌複合體。
太歲肉靈芝,其形如肉體,顏色多樣。形狀有珊瑚狀、肉狀脂肪狀、牛肝狀等,表面光滑洞徹恰如堅冰,分層性明顯,肉質細膩,富有彈性,生食其肉感覺如海蟄,在零下十八攝氏度低溫下冷凍存放後不失活,肉體在脫離營養液後,置於高溫和強光直射下多日不腐敗。
作為生物體的太歲是確實存在的。
先秦時期的《山海經》中記載“海中有土肉,黑色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明代田汝成在《西湖志》中稱:董表儀拆屋掘土得一塊肉,術士雲“太歲也”。
當年李政道博士親臨參觀肉靈芝時,曾盛讚此物很有開發價值;有生物學家認為,肉靈芝生物體是大自然遺留的古生物或化石,產生的年代可上溯到白堊紀,是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美國有生物科學家研究後認為,它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祖先。
內地專家認為肉靈芝為活的生物體,它以細菌、酵母菌、霉孢子等其他微生物為食,纖維素、幾丁質、甲殼質等為營養,肌體含百分之五十蛋白質與核酸,以及酵母菌和黴菌等。生物學家李廣民教授認為,肉靈芝是可以蠕行的一種很古老的原質生物體,既有原生物的特點,又有真菌及生物的特點。顯微觀察,可見其具有兩根鞭毛結構的遊動細胞,並可看到遊動細胞鞭毛一端無選擇性地攝取食物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