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作品名稱】《太陽城札記》
【創作年代】現代
【作者姓名】北島
【作品題材】新詩
【作品出處】《北島詩集》
作品原文
藝術
億萬個輝煌的太陽
呈現在打碎的鏡子上
命運
孩子隨意敲打著欄桿
欄桿隨意敲打著夜晚
祖國
她被鑄在青銅的盾牌上
靠著博物館黑色的板牆
和平
在帝王死去的地方
那支老槍抽枝 發芽
成了殘廢者的拐杖
愛情
恬靜。雁群飛過
荒蕪的處女地
老樹倒下了,嘎然一聲
空中飄落著鹹澀的雨
自由
飄
撕碎的紙屑
生活
網
作者簡介
北島,1949年出生,本名趙振開,曾用筆名: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於北京。 1978年同詩人芒克創辦民間詩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國,現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大學。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2007年,他接受香港中文大學的聘請,定居香港。 他的詩刺穿了烏托邦的虛偽,呈現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吶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們。代表作:《回答》、《結局或開始》、《一切》。
點評
北島的詩歌創作開始於十年動亂後期,反映了從迷惘到覺醒的一代青年的心聲,十年動亂的荒誕現實,造成了詩人獨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靜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靜的觀察中,發現了“那從蠅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價值的全面崩潰、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他想“通過作品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而獨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北島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為準繩,重新確定人的價值,恢復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審判劊子手;嘲諷怪異和異化的世界,反思歷史和現實;呼喚人性的富貴,尋找“生命的湖”和“紅帆船”。清醒的思辨與直覺思維產生的隱喻、象徵意象相結合,是北島詩顯著的藝術特徵,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論式警句,造成了北島詩獨有的振聾發聵的藝術力量。著有詩集《太陽城札記》、《北島詩選》、《北島顧城詩選》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如果海洋注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注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