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陳軍,1968年出生於江蘇常熟,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總政歌舞團二胡首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國家一級演員(大校軍銜),中國音協二胡學會副會長,首屆民族器樂電視大賽二胡組第一名。陳軍錄製的二胡專集《胡弓傳奇》一、二、《梁祝》、《弦語》已在世界70多個國家發行。他經常以獨奏家身份在國內及海外演出,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林肯藝術中心、悉尼歌劇院、阿根廷歌劇院等世界著名藝術殿堂演出,曾多次在國內外為多國國家元首演奏。
陳軍結緣武當山時,找到了一種“根”的感覺,解開了困擾自己多年的疑惑。二胡音樂之根就是中國的傳統道家哲學,具體表現為太極文化。從此,他悟出了音樂的新境界,形成了“陰陽二弦”的概念。於是“太極琴俠”這一名字變成為他的代名詞。
太極音樂
太極胡是一個集旅遊、民生、文化於一體的系統工程。發源於世界文化遺產地武當山的太極湖畔。《太極讕胡聖典》作為太極胡文化工程中的一朵奇葩,走出國門,推向世界成為必然。陳軍,作為《太極讕胡聖典》的主要創作者,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2011年,他將攜帶一把二胡週遊歐美進行全球巡演,把聖典所代表的太極音樂打造成為中國傳統太極文化的一張名片。
“太極胡”是武當山太極湖集團專為盛大音樂史詩《太極·二胡聖典》設計定製的傳世名琴,全球編號限量發行六十九套,象徵陰陽生化萬物,無來無去,無終無始。太極胡琴桿和琴筒採用優質珍稀紫檀木精工細作,並在傳統二胡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在琴首與音窗部位分別按先天太極和卦象定音,以和正律。因其玄妙的太極文化語言和獨特靈性,承載了穿越時空的和諧價值精神而命名為“太極胡”。太極胡由中國民樂泰斗陳耀星先生和樂壇頂級演奏家、太極琴俠陳軍先生共同監製。
《太極·二胡聖典》由國寶級民樂演奏家、太極琴俠陳軍領銜,根植於武當山和太極湖承載的和諧文化內涵,通過古琴、笛簫、琵琶等經典民族樂器的對話,結合吟誦、演唱、舞蹈、武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巧妙融合“詩、舞、樂、武”等我國傳統經典藝術形式及現代舞台表現手法於一體,演繹東方文化的和諧本真之道,是一種全新的民樂藝術風格。
于丹對話
太極琴俠
“乘物以游心”,這是莊子說的一句話,在整個道家文化中這種心的遨遊可以說是最核心的概念,聽音樂是為了乘著琴聲的翅膀讓我們的心遨遊起來,登山臨水是為了給我們一種飛翔的感覺和飛翔的能力,就是因為今天的大地給我們的責任和我們的生活都顯得有一點沉重了。
道家有一句話“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我們心中那些至高的審美,當你心中飛揚起來的時候是可以完成超越的——剛才在這裡聽琴,我真的能夠聽見萬山合鳴,大家靜下來還可以聽到唧唧喳喳的鳥叫。
想起道家,大家都會覺得很瀟灑、很飄逸,這一切都不僅僅是衣袂飄飄,宛然若躚的外在風度,這是一種內心的淡定從容,是內心的飛揚超越,讓一顆心乘著琴聲的翅膀悠揚起來,這大概是我們聽琴能夠得到的最好詮釋。
在這樣一個豪奢的時代回到自然,在這個地方能夠喚醒我們心裡的溫柔,完成這樣的融合,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一個琴俠,能夠讓你自己的心在琴弦里去柔軟的悲鳴,同時又有那種俠客的豪邁。一個人細膩要細膩到極其的柔軟,不柔軟無法感知世界的真情;一個人浩蕩要浩蕩到闊達豪邁,不豪邁無以穿越世間的坎坷。
聽琴是一個影子,每一個人在陳軍老師的琴聲里會聽出一個自我,這個自我和武當有關嗎?和這一刻的風月有關嗎?和整個的社會人生有關嗎?也許當我們看到了更多的“乘物以游心”的時候,這場金融危機是可以用翅膀飛躍過去的。就讓我們來到這裡做一次豪奢的逍遙遊,讓我們做一次生命展翅翱翔,讓我們能夠如同大鵬九天,讓我們背負青天莫之夭閼做一次生命的展翅翱翔。
這是我自己的一個解讀,接下來陳軍老師會給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奉獻,我們大家一起來!他一個人坐在這裡是一個指揮家,他在指揮著鳥鳴、他在指揮著天籟、他在指揮著整個山間的松風,他也在調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希望他到這裡來的時候,我們今天場子裡面就是一個交響樂隊,每一個人來和他合奏,看一看我們有什麼感覺。
真實的感受就是你能夠聽見風從自己的心裡走過去,我聽他的這首曲子時就想起來李白聽他一個好朋友——那是一個和尚從峨眉峰抱了把好琴下來給他彈——李白說他聽的時候有一種什麼感覺呢?剛才天很熱,但是琴聲一起的時候風起了,風走過心裡的時候,輕輕的流水從心上而過的時候,人、風、琴聲一切都融入山巒。我就是這樣的感受。
音樂也是我們心中的一段風,風這個東西看不見,但是它吹到你身上就很舒服,今天為什麼大家覺得還好呢?雖然太陽曬,但是一直有風,風掠過去的時候給人一種安寧,音樂就是這樣的東西。風是看不見的,但你能感覺到,音樂是無形的,能不能夠聽進去並懂得,靠每一個人的悟性。剛才我下去的時候希望陳軍老師作為一個指揮家來指揮一個交響樂隊,其實他是用他的琴指揮了一場風,風過了可以無痕,風也可以在心裏面激盪起樂曲,風在心裡留下了什麼答案每個人心裡知道。
我覺得天地把人還原到一個自然狀態,我們最接近本能生物的本性。所以天地是能夠讓人心胸開闊的,在天地里聽這樣一場音樂,那場風是可以入心的。今天所有人都在這裡完成一次和風的對話、和山的對話、和情的對話、和心的對話。
當我們能夠看清這個世界上有天籟比我們更永恆的時候,琴聲就變成我們內心的一種依賴,我想我們今天的生命需要太多的支撐,我們愛自然、我們愛音樂、我們愛生命、我們的心可以飛揚,這也許是道家文化在今天能夠給我們最好的啟發、最好的滋養,所以我祝福所有今天離開紫霄宮的朋友能夠唱著這樣的琴聲,如風飛翔,真正到達乘物以游心那種逍遙境界,讓我們不再困惑於當下,讓我們的臉上有那種自信的、從容的、而不是禮節性的笑容,心裡出來的笑也是一陣風。
陰陽的概念就是以融合的方式去解決,就像我們現在腳下踩的這幅太極圖,這裡面沒有直線,都是曲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實這種融合和共謀是最高級的智慧。所以我一直覺得陰陽不是一個簡單哲學研究的範疇,是我們今天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處事方式,是我們的一種生命態度。不再讓我們有那么多的聲色俱厲、劍拔弩張,我們會少掉很多無謂的指責和抱怨,更多考慮融合的、圓融的中國式智慧方式怎么樣去完成一種超越。其實我覺得在他的琴上全是陰陽,二弦給大家就是在最後境界上的一種圓融的超越。
琴俠談論
太極
談起藝術之路,太極琴俠陳軍稱自己拉了三十多年的二胡,雖小有成就但一直在探索。直到兩年前結緣武當山,找到了一種“根”的感覺,方才解開了困擾自己多年的疑惑。作為二胡音樂的根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在武當山,具體表現為太極文化。從此,他悟出了音樂的新境界形成了陰陽二弦的概念。
對於《太極讕胡聖典》,陳軍可謂是如數家珍。他斷言說:“這將是前所未有而又吸引眼球的曲子”。他介紹說該聖典將在今年完成編排、排練並將於觀眾見面。太極琴俠陳軍將用“最簡單的兩根弦,演繹中國最智慧的思想,讓觀眾在兩根弦中體會一個大世界”。
太極琴俠陳軍說過:“二胡被稱為中國民族樂器之王,它的那種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特性,與中國的太極思想有著意味深長的一致性,也與武當武術‘尚意不尚力,四兩撥千斤,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後發制人’的思想巧合天成。我一直認為音樂是可以跨越時空的。每個時代的藝術作品,都有他們特有的表現美的不同方式。太極文化以它的博大精深,融匯了東方的智慧。我們將懷著對自己祖先的崇敬,努力通過當代人的思想追求和審美習慣,為大家慢慢地展開這幅鋪滿東方哲學意境的精神畫卷”。在“太極湖論壇2009”活動現場接受主持人楊瀾的採訪時,陳軍表達了他對二胡以及太極文化精神的獨特解讀。
中西文化的差異
西方的東西進來以後,我們處於一種不抵抗的狀態。就是來就來了,沒什麼關係,因為我們堅信中華文化的容納性非常大。但是衝擊是相當大的,我們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經常喊的一個口號叫振興民樂,叫振興,就覺得國家應該推崇這個藝術,要幫助我們,我們國家的國粹。但是喊了十年以後就沒人喊了,喊的人都改行了。當時喊的最凶的,要么就退休了,他們已經不在舞台上來做這個事了,大家以前看好的一些工作單位,已經唰唰唰的失守了。部隊原來七十年代末期的時候從事民樂的應該有400到500人,而現在我們在北京的部隊,從事民族器樂演奏的超不過15人,就比例變得特別的小。我說的是全軍,你比如說像海軍,海政沒有民樂,空軍有一個,都是這樣的。這個叫總政歌劇團有一個,總政軍樂團有兩個,都是一個,兩個,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原來都說,總政歌舞團有一個中型的民樂隊,總政的軍樂團也有一個小型民樂隊,二炮有民樂隊。
關於民樂的觀點
中華文化一定會再次復興的,這是一定的!就跟西方文化曾經有過那種大面積的復興一樣,中華文化是一定會復興的。我這個行業是作為這箇中國文化中的一個枝杈,隨著大的文化的復興,它一定會有一個嶄新的形態出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