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過程
2015年8月12日生成熱帶擾亂,1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熱帶低氣壓16W”名稱,15日17時在馬里亞納群島(北緯13°00′、東經148°20′)加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將其命名為“天鵝”。另外,16號颱風“艾莎尼”在“天鵝”的東方,同一時間生成。
2015年第15號颱風“天鵝”(熱帶風暴級,英文名:Goni;名字來源:韓國;名字意義:一種鳥)於15日凌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中央氣象台預計,第15號颱風“天鵝”未來將趨向我國移動,8月20日後或影響我國東南沿海。
8月15日早晨5點鐘,“天鵝”中心位於美國關島偏東方約3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緯12.9度、東經147.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8百帕,7級風圈半徑為200-300公里。
颱風特點
“天鵝”主要的特點是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強度強,且多變。生成後經歷了三次增強三次減弱,且三次增強都達到了超強颱風級別,分別是17日上午、19日晚上和23日晚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均曾達到16級,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比較少見。而最新的這次增強主要是因為“天鵝”與其北側的西風帶急流結合導致強度迅速增強。另外,就是強度發展快,在16日08時至17日08時,24小時內其強度經歷了3級跳,由強熱帶風暴級快速增強至超強颱風級。第三個特點是路徑異常,從路徑圖上可以看到,21日夜間,“天鵝”向右側發生近90度偏折;預計,26日後將在日本海再次折向北偏西方向,深入我國東北地區。最後一個特點就是預計“天鵝”後期北上後,在日本海其路徑將發生西折,將對東北地區產生較大的風雨影響,而颱風在高緯度地區發生西折的情況,在歷史上也是極為少見的。
颱風影響
提前預防
8月21日18時,莆田以北沿海養殖漁排上的老弱婦幼4798人,全部撤離上岸;8月22日9時,全省海上作業漁船32506艘,已全部進港避風。
24日8時以後,在廈門以南沿海港口避風的漁船可以進入閩南、台灣淺灘漁場作業;已撤離上岸的老弱婦幼人員由當地根據風浪影響情況決定是否可以返回漁排。
天鵝北上
24日,受颱風“天鵝”外圍環流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出現了強降水過程,降水最集中的區域出24日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東北部一帶。監測顯示,24日05時至25日05時,上海嘉定累計降水量達170.1毫米,其中在24日08至09時一小時裡就下了58.2毫米的暴雨,屬於短時強降水;另外江蘇南通、通州等站點降水量普遍也達到了大暴雨量級。
隨著“天鵝”北上逐漸靠近東北地區,華東沿海一帶風雨消退,東北地區降雨開始發展。中央氣象台預計,26至28日東北地區大部將有中到大雨,其中吉林東部、黑龍江東部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由於“天鵝”中心位於海上,因此在其北上過程中,東海、黃海等海區風浪依然較大。中央氣象台預計,25日東海中東部有7-8級大風,其中東海東北部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10級,陣風可達11-12級。由於“天鵝”對我國華東近海的影響基本結束,中央氣象台於25日早晨6點鐘解除颱風藍色預警。
降雨持續
8月以來,西南地區雨水頻繁,不少地方降水量和降水日數都較常年同期偏多。24日,四川、雲南、貴州西部、重慶西南部等地都被陰雨天氣覆蓋,其中四川東南部普遍出現大到暴雨。其中,雲南沐川24小時降水量達到81.1毫米,是這片區域中降雨最強的地方。
中央氣象台預計,25至27日,雲南東部、貴州大部、重慶南部和湖南西部等地自西向東將有一次大到暴雨降水天氣過程,局部有大暴雨。其中四川南部、雲南東北部和南部、貴州中西部有大到暴雨,上述地區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為此,中央氣象台8月25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預報。
近期西南地區降雨日數多,局地雨量大,需防範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城鄉內澇和中小河流洪水。
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聚焦熱點
焦點一 :“天鵝”和“蘇迪羅”有何相似之處
對於大眾最關心的路徑問題,專家表示,到25日為止,“天鵝”的路徑確實和“蘇迪羅”大致相同,這主要是因為副高的位置大致相同,兩者都是沿著副高南側移動。不過,由於“天鵝”面臨的影響因素更多,後期的路徑撲朔迷離,有可能登入,有可能沿著近海北上,也有可能在近海停滯,氣象部門將密切關注其最新動態,並及時發布信息。
焦點二:雙颱風效應,可能相互影響強度、路徑
25日,兩個颱風的中心相距近兩千公里,距離還在慢慢縮短。氣象專家說,隨著兩者越來越近,在路徑和強度上都會受影響。氣象專家稱,25日,“天鵝”和“艾莎尼”大致都是往西偏北方向移動,如果這兩個颱風發生相互作用,偏東側的“天鵝”北上的趨勢將會被略微壓制,而偏西側的“艾莎尼”則會更加往北,不過大致的方向並不會改變。“換句話說,就是‘天鵝’偏西走得更明顯,而‘艾莎尼’則是轉向西北方向移動。”
焦點三:是什麼因素導致“天鵝”變換路徑北上?
首先是因為北方有高空低渦活動,並伴隨冷空氣東移南下,這種作用使得“天鵝”北側的副熱帶高壓減弱東退南落,同時在“天鵝”和2015年第16號颱風“艾莎尼”的南側向西伸展,與赤道附近北上的赤道緩衝帶相連通,這樣就在“天鵝”和“艾莎尼”的南側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高壓帶,從而使得引導“天鵝”的環境氣流由東南氣流轉變為西南氣流,導致“天鵝”在台灣東南部洋面發生近90度的直角轉向。
焦點四:天鵝”生成時我國已經立秋時節,立秋後的颱風有什麼樣的特點?
立秋後的天氣特點是冷空氣會比較活躍,冷空氣活躍會對立秋後生成的颱風的路徑、強度和降雨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2015年的立秋日為8月8日,但其實尚未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在氣象學上,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氣溫跌破22℃,才算入秋,我國一般進入9月以後才能算是進入氣象學上的秋天。所以“天鵝”雖是8月中旬生成的颱風,只是算是立秋後生成的颱風,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秋颱風。而對於一般的秋颱風而言,由於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具有路徑複雜、強度強且多變和降雨強度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