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天祿又稱“天鹿”,也稱“挑撥”、“符撥”,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天命”和“祿位”有關。代多雕刻成形以避邪,謂能祓除不祥,永綏百祿,故稱為天祿。《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復修玉堂殿,鑄銅人四,黃鍾四,及天祿﹑蝦蟆。”或作天鹿。"
《急就章》說:“射魃辟邪除群凶”。顏師古注《急就篇》云:“射鬾、辟邪,皆神獸名”,多仝天祿,(又稱天鹿)對舉。《十州記》云:“聚窟州有辟邪天鹿”。
辟邪和天祿是漢代沿起的鎮墓獸,天祿頭上單角,辟邪為雙角,兩者似獅,古人認為獅虎兇猛,可除凶祟,所以用這種神獸來看守闕門和神道,亦作為升仙之座騎。
辟邪
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似獅而帶翼。《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凶。”唐顏師古註:“射鬾、辟邪、皆神獸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小爾雅·廣言》:“辟,除也。”可見辟邪之義,是驅走邪穢,被除不祥。古代織物、軍旗、帶鉤、印紐、鐘紐等物,常用辟邪為飾,《博古圖》有辟邪車。南朝陵墓前常有辟邪石雕。據考古界研究“辟邪”即“符拔”。現都統稱“辟邪”。
經過考證,原來這類辟邪神獸總稱為符拔,一角為“天祿”(鹿);二角為“辟邪”;無角叫“符拔”。其實符拔就是桃拔,應該總稱為“辟邪”,細分有三種: 辟邪:有翼的獅虎(有的翼獅徑稱“辟邪”) 天祿:天鹿(麒麟一類吉祥動物) 桃拔:符拔或扶拔(由羚羊尊化而來的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