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遭擊落事件(KAL007,KE007),發生於當地時間1983年9月1日清晨(UTC時間為8月31日傍晚),大韓航空007號班機誤入蘇聯領空,遭蘇聯國土防空軍Su-15攔截機擊落於庫頁島西南方的公海。
班機機型波音747-230B,機身註冊編號HL7442,是波音公司製造的第186架747,1972年3月出廠並交付給德國神鷹航空,當時編號D-ABYH[note1],1979年2月轉予大韓航空,使用普惠JT9D-7A引擎。事發班機的機組人員為機長千炳寅、副機長孫東輝、飛航工程師金義東。8月31日,從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中停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加油,預計在9月1日當地時間06:00(即21:00(UTC))降落在韓國漢城的金浦國際機場。
機上搭載240名乘客以及29名機組員,包括韓國旅客72人、美國旅客61名、中國台灣旅客24人、日本旅客22人、香港旅客9人、其他國家旅客51人。美國眾議員拉里·麥唐諾(英語:LarryMcDonald)(LarryMcDonald)也搭乘這架班機預定前往漢城(今首爾)參加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簽訂30周年紀念儀式。
飛機起飛後不久,由於機師忘記將自動駕駛儀從起飛時的HEADING模式調到INS模式,導致飛機開始偏航,最終兩次進入蘇聯領空。
擊落的決定
蘇聯國土防空軍在007號進入蘇聯領空又離開的一個小時中一直監視著它,當它再次進入蘇聯領空時認定它是軍事飛機。三架從Dolinsk-Sokol起飛的蘇-15和一架從Smirnykh起飛的MiG-23成功地目視確認了這架飛機,Osipovich後來在1991年回憶:
我發射了四次,打了超過兩百發炮彈,看在上帝的份上,我裝的全是穿甲彈,不是能燃燒的曳光彈。我懷疑有沒有人能在夜裡看見它們……
1991年接受採訪時GenadiOsipovich“一個堅定的共產黨員”親手擊落007的蘇-15飛行員,講述了當時的情形,和蘇聯當時官方說法不同的是他說他告知地面控制中心007號“有閃動的燈光”。他又說“我看到了兩排窗戶,就知道那是一架波音飛機,我知道這是民用飛機(不是RC-135)但是這對我無所謂,要知道把民用機改裝為軍事用途是很容易的……”他也沒有向地面描述飛機的細節“我沒告訴地面人員那是一架波音,他們也沒有問我。”
當講到波音飛機從飛行層330爬升到350並下降速度,以及他自己發射飛彈前的動作時Osipovich說:
“他們很快降低了速度,正在以400km/h(249mph)飛行。我的速度則高於它,我沒法飛得更慢了,在我看來入侵機的意圖很明顯,如果我不想失速我就會超過他們,這件事正在發生。我們正在飛過薩哈林島,現在時間很緊迫,目標正要逃走了……這時地面上下了命令“摧毀目標”,說說當然很容易,但是怎么辦?用機炮嗎?我發射了243發穿甲彈了。撞擊它嗎?我可不願去體會那個滋味,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撞擊。正好這時我完成了一個轉圈來到了它的上方,這時我有了個主意。我拉到它後面兩千米處……打開飛彈猛地拉起機頭,成功了!我的飛彈鎖定了。”
“我們擊落它是合法的……之後我們開始就各種各樣的細節撒謊:說這架飛機沒有開燈光也沒開航行燈地飛行,說我們發射了曳光彈(21世紀時Osipovich在《空中浩劫》中又說他打開了自己的航行燈向客機示意闖入了蘇聯領空,又說他發射的是曳光彈,和先前的證詞相矛盾),又說我們試圖過在121.5M赫茲的緊急頻道上向它講話。”
蘇聯官方紀錄
1992年俄國總統葉爾欽公布了事件後幾周內的五項蘇聯最高機密備忘錄[note4]。其中包括了克格勃首腦克布里切夫和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的通訊,表明他們已經知道007號的殘骸位置,目前進行的搜救是做做樣子,讓美國海軍分心。他們在事件50天后的10月20日得到了黑匣子,並決定將此事件保密,因為黑匣子紀錄的座艙通話與蘇聯堅稱的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間諜飛行行動說法相矛盾。
“我們的艦隻正在日本海進行模擬搜救以誤導美國和日本。等到我們具體的計畫一完成就會停止這些活動……
而如果飛行紀錄儀被轉交給西方,將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就會得出與(我們說的)飛行性質相反的結論其結果必然又是一場反蘇風潮的歇斯底里。
考慮到這些事,不將紀錄儀轉交給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或任何有能力解讀的第三方團體是很有必要的,蘇聯擁有這一儀器的事實必須保密……
只要美國和日本一天對紀錄儀的事一無所知,我們就必須採取措施不泄漏訊息。
等待你的批准。
”
——D.烏斯季諾夫,V.克布里切夫(photo[note5])December1983"
第三份備忘錄表明了蘇-15截擊機飛行員沒有嘗試與KAL007進行無線電聯繫,截擊機也沒有發射警告的曳光彈。
"如果西方得到了飛行紀錄儀,其數據可用於:證明截擊機沒有試圖在121.5M赫茲上與入侵機建立對話,也沒有在最後階段發射警告曳光彈"
蘇聯海軍的搜尋只是佯動,而同時心知肚明殘骸在另一處的說法也得到了俄羅斯國家近代史檔案館副館長MikhailProzumentshchikov紀念擊落事件20周年的文章證明。他說:"正因為蘇聯自然而然地更清楚它落在哪兒...也就很難指望發現什麼,因此蘇聯對這個行動並不是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