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3.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00元。
大陳村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近年來,大陳村加強文化融入,充分挖掘、傳承和發揚“麻糍文化”、“古祠文化”、“崇尚教育”等傳統文化,以文化薰陶大陳人,以文化繁榮大陳村,著力打造“文化大陳、幸福鄉村”;以“學習、創新、文化、和諧、發展”理念來經營村莊,抓實一系列惠民工程,充分調動村民參與建設主動性,有力提升了村級管理水平。相繼完成汪氏宗祠修繕、村道硬化、村莊綠化、亮化工程、戶廁改造和污水處理等項目;建立健全衛生長效保潔機制,村容村貌長年整潔。先後榮獲衢州市先進基層組織,衢州市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衢州市最具歷史文化村莊,江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江山市和諧新農村、江山市首批中國幸福鄉村等多項榮譽。大陳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和《大陳,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兩首村歌,榮獲“中國村歌十大金曲”、“中國村歌十佳作詞”等大獎。
明永樂年間(1403~1424),源自徽州婺源的常山人汪普賢“愛其山環如城,水瀠如帶,林木蔥鬱,土厚泉甘,遂挈家而居”並賦名環山;及至清代,大陳已是“煙居數百家,雲連鱗次皆其一姓”的汪氏聚居村落。其村莊、村巷和房屋,均依山建造與分布。青石鋪砌的村巷,邐迤曲折。始建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建於同治二年(1863)的三進二天井汪氏宗祠與二進一天井的文昌閣,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大都建於清代中晚期、現存較為完整的43幢民居,用材用工均相對簡單,裝飾質樸。白牆黛瓦,穿斗架梁,呈現顯著的徽派特色。
大陳汪氏曾以“家弦戶誦”、子弟“銳志書籍,蜚聲藝苑”名噪一時,族人汪開年(新士)系西冷印社早期會員。但大陳汪氏最值得稱道的還是崇教辦學。清同治十一年(1872),嘉定(今屬上海)縣丞、族人汪膏在村中創立萃文會和萃文義塾。其後汪膏子汪乃恕擴大義塾規模,在衢州設立環山試館。1909年,汪乃恕將義塾改為“萃文初級國小”。1942年,曾任浙江省嘉善縣長、南京國民政府工商部參事、福建稅務局局長等職的汪膏族孫汪漢滔,創辦了“大陳初級中學(萃文中學)”,當年錄取新生150人。此後,萃文中學又舉辦高中班,將招生範圍擴大到衢州、常山、龍游、開化等地,學校興盛時有十二個班級,優秀學生享受公費制度,教學質量與縣立中學齊名。建國後,萃文中學改為江山初級師範學校,歷時七年,為衢州地區培養了一大批教學骨幹。此後,大陳一直都辦有中學,大陳汪氏薪火相傳致力辦學的精神與歷史,更是成為中國近代教育發展的縮影和佳話。
近年,大陳村充分挖掘和發揚“麻糍文化”、“古祠文化”等傳統,以文化薰陶大陳人,以文化繁榮大陳村,著力打造“文化大陳、幸福鄉村”。大陳村成為中國村歌發源地,《媽媽的那碗大陳面》和《大陳,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兩首村歌,榮獲“中國村歌十大金曲”、“中國村歌十佳作詞”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