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西郊森林公園的風景資源以森林為主,所有山地均為森林所復蓋。有闊葉林、針葉林以及針葉闊葉混交林。其中,單純的闊葉林(主要是刺槐林)和針葉林(油松林、黑松林)主要是人工林;天然次生林以針闊混交林為主,主要樹種是各種櫟樹(麻櫟、栓皮櫟、蒙古櫟、遼東櫟)和赤松、油松。有喬木、有灌木、有草本。河谷地帶以及山麓坡度較緩的地方都種有各類果樹。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於2005年開始建設,2006年被納入大連市重點工程,並列入大連市“十一五”發展規劃。於2006年12月27日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大連市政府於2009年批准成立了大連西城國際旅遊商務區,將西郊國家森林公園納入其管理。並於2011年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大連市西郊,隸屬於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街道,位於遼東半島的西南角上,占地面積5958公頃。

山體地貌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山地相對高差多在200m以下。公園內山地岩性以元古代的陸源海相沉積岩及其形成的變質岩為主,經構造抬升、在內力作用下受到擠壓變形、破碎後,在外營力如流水等長期作用下遭到剝蝕、侵蝕形成如今的丘陵地貌形態。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的最高峰橫山,海拔僅393.2m,屬於丘陵。山勢總體和緩,接近山頂處偶有峭壁。整個山體渾圓和緩,風化殼發育,上復各類植物,偶有基岩出露。

水文條件

大連西郊森林公園遊覽圖大連西郊森林公園遊覽圖

公園內水體為馬欄河及其支流,以及建設在馬欄河幹流和支流上的各座水庫、塘壩。

馬欄河:全長20km,在公園範圍內長16km。馬欄河為季節性河流,冬春季節時有斷流。馬欄河主幹道上建有兩座水庫——大西山水庫、王家店水庫。為大連城市供水的水庫,水質良好。

大西山水庫:主體位於張家村內,水庫大壩地理位置:北緯38°55′21.1″,東經121°31′32.2″。於1934年建成,集水面積28.84km2,總庫容1680萬立方米,平水位時水域面積為305公頃,為一中型水庫。

王家店水庫 :王家店水庫大壩地理位置:北緯38°55′46.3″,東經121°28′36.6″。於1917年建成,集水面積31.01平方千米,總庫容535萬立方米。平水位時水域面積約95公頃,是一座小型水庫。 馬欄河支流,南側支流長,北側支流短,與馬欄河谷南北的不對稱分布相關。南側支流上多建有塘壩。原為農業生產水庫灌溉之用,現因水成景,成為山間悠然靈動的景色。

在二級、三級支溝上,山澗、溪流多見。由於構造和岩性原因常形成地形上的陡坎,常有瀑布發育。山溪、瀑布遍布溪谷。夏季雨季來臨時,這些瀑布雨量大增,形成景觀。

簡介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大連市西郊,位於遼東半島的西南角上。氣候上屬於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同時又具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地貌上屬於矮丘陵區,因此發育的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其自然植被類型應為落葉闊葉林,發育的頂極植被為落葉櫟林,其亞演替頂極應為松林。在公園內,丘陵山地上多為人工林,針葉林以油松和黑松林為主,闊葉林以刺槐林為主,多分布在山麓地帶。山坡上部,多為天然的針闊混交林。

公園風景秀麗,擁有茂林、秀木、雲海、瀑布、溪流、湖泊(水庫)等眾多自然風景資源;廟宇、道觀等人文景觀;同時,西郊森林公園還是重要的候鳥遷徙地。春秋兩季,候鳥遷徙過境,景象壯觀。

生物景觀

麻櫟林

分布在馬欄河谷兩側山地,主要是生長陽坡地薄層土上,具體在柳樹溝頭山地、岔鞍村西部鞍子嶺、南部魚皮砬子等地有較多分布,伴生樹種有槲樹、栓皮櫟、槲櫟和蒙古櫟。

栓皮櫟林

以栓皮櫟為建群種,伴生樹種有蒙古櫟、槲櫟、花曲柳、麻櫟等。

暖性雜木林

分布在馬欄河谷兩側山地上,無一定優勢種,由幾種或十餘種落葉闊葉樹種組成,或喬木層混生較多的暖溫性樹種;或灌草層中的優勢種由典型的暖溫性植物構成。組成喬木的主要樹種有瑟姆槭、花曲柳、核桃楸、糠椴、千金鵝耳櫪、臭椿、皂角、刺楸、元寶槭、槲櫟、蒙古櫟、赤松等。

日本黑松人工林

分布在大西山水庫南岸,柳樹溝村所轄的山坡地以及王家店水庫北岸,棠梨溝村所轄山坡地。林下灌木層的優勢種為崖椒,混生有細葉胡枝子、南蛇藤等。

刺槐人工林

分布在鞍子嶺、公路兩側的山地處。每年四、五月份槐花盛開,香氣四溢。面積496公頃,成年樹高8-12米,胸徑20厘米以上,有些胸徑在40厘米以上。除路邊的行道樹,公園內刺槐林林齡均在30年以上。

野生動物景觀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內野生動物多見。大連西郊森林公園鄰近旅順口老鐵山,是候鳥遷徙必經之

地。春秋兩季的鳥類遷徙季節,共有約300餘種鳥類,常見的有數十種。西郊森林公園以猛禽類、鳴禽類、鳩鴿類為主,水禽類較少。主要的鳥類有:蒼鷹、蜂鷹、雀鷹、游隼、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大鵟等猛禽類;黃鸝、歌鴝、三寶鳥、白眉鶇、沙百靈、燕雀等鳴禽類;珍稀鳥類如白鸛、大天鵝、海鸕鶿、豆雁、針尾鴨、白眉鴨、黃嘴白鷺等偶見。森林公園內野生獸類計32種,主要有黃鼬、蒙古兔、狐、松鼠、狍子、獾等。其中,灰(松)鼠為東北地區的特有種。

鳥類常出現在老座山、魚皮砬子等公園西部各山峰處,獸類見於個公園內各溝頭,人們較少涉及的地方,朝陽寺所在的解家溝頭和最高峰——橫山所在的亂泥橋溝是野生動物常常出沒的地方。

景點簡介

大西山水庫

森林公園一瞥森林公園一瞥

大西山水庫位於張家村內,於1934年建成,集水面積28.84平方千米,總庫容1680萬立方米。為一中型水庫。大西山水庫是大連市的飲用水源,水質清澈。延水庫邊的道路邊還修建有仿木質的游步道。

朝陽寺

朝陽寺位於柳樹溝內的二級支溝——解家溝內,大北頂山南麓。寺廟坐北朝南,始建於清順治年間,新廟於1996年建成,為二進廟宇,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客堂、齋堂、鐘鼓二樓和東西配房組成,規模宏大。

成園溫泉山莊

成園溫泉山莊地處大連西郊休閒地段,馬欄河上游,柳樹溝村轄區內。遠離鬧市、交通便捷。山莊占地40多萬平方米,擁有山林近5O萬平方米。

山莊最大的特色就是溫泉水和礦泉水。成園溫泉山莊飲用水是取自地下410米的天然複合型礦泉水。山莊的溫泉水則取自地下3020米,是7億年前的“遠古時代”深藏在地下的深水溫泉。水中富含鈣、鋅、鎂等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風景資源

大西山水庫

位於張家村內,於1934年建成,集水面積28.84km2,總庫容1680萬m3。為一中型水庫。大西山水庫是大連市的飲用水源,水質清澈,周邊森林茂密,河谷蜿蜒曲折。延水庫邊的道路邊還修建有仿木質的游步道。

雲海

每年春秋兩季,以及夏季的雨後,由於西郊公園地處海邊,常易形成雲海現象,與地方性的海陸風相複合,常常有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候鳥遷徙

大連是重要的候鳥遷徙地,西郊森林公園由於其良好的植被,自然的水域,豐富的鳥類食源,成為候鳥遷徙途徑大連時重要的落腳點。每年春秋兩季,都有300餘種,百多萬隻候鳥從此經過,形成壯觀的景象。其中,飛經西郊公園的水禽類較少,猛禽、鳴禽和鳩鴿類較多。

朝陽寺

位於柳樹溝內的二級支溝——解家溝內,大北頂山南麓。寺廟坐北朝南,翠峰相擁,碧水為伴。朝陽寺始建於清順治年間,新廟於1996年建成,為二進廟宇,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客堂、齋堂、鐘鼓二樓和東西配房組成,氣勢壯觀,規模宏大。

所在地簡介

大連,位於歐亞大陸東岸,中國東北遼東半島最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面向黃海,有包括大小島嶼260個。是中國的副省級城市、計畫單列市,也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遼寧省的一個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內第二大城市,是中國東北主要的對外門戶;也是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

大連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全國5個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畫單列市(簡稱:計畫單列市)之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也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2011年全國兩會,大連被國家定位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及國家級戰略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核心城市。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環境絕佳,2009年被由聯合國的環境規劃署(UNEP)認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其支持並認可的非盈利性組織‘國際公園與康樂管理協會’(IFPRA)評選為國際花園城市的最高獎。

2010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大連綜合競爭力名列全國城市第八位。僅次於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廣州,天津。

煙花爆竹迎春會 達沃斯會議 大連啤酒節 大連服裝節 大連車展

夏朝建立時,大連地區儘管地廣人稀,但因與山東半島聯繫密切並深受影響,開始進入青銅時代。以大嘴子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時代遺址在大連地區廣為分布,多達七八十處。青銅器的廣泛套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生產領域進一步擴大。先商第三代王相土從今遼東一帶移居河南商丘,因懷戀故土,往返遼豫之間,開闢了今蓬萊至大連的航線,使大連與山東北部沿海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繁。約在公元前17世紀,商湯滅夏。至帝辛(紂)時期,大連地區社會已由地區性組織轉化為方國。今營城子地區雙坨子遺址出土的輪制陶器等文物證明,山東嶽石文化已影響到大連。

商末周初,今大連地區建有多處石棚,是遼東半島石棚分布最廣、類型最全、數量最多的地區,多數坐落在河流附近的丘陵上,其中大石棚7座、中小石棚18處38座,主要分布在金州區及普蘭店、瓦房店、莊河三市。金代遼東提刑使王寂《鴨江行部志》中對萬家嶺的“西山石棚”做了記述。莊河大荒地石棚蓋石長7.50米,寬5米,為遼東半島石棚之最。石棚內出土有人骨和隨葬品,專家認為是青銅時代墓葬。石棚從石料的開採、磨製、運輸、設計建造等方面均有物理學、建築學、美學等研究價值,反映了青銅時代大連地區的社會形態和生產力發展水平。

長海縣上馬石出土的曲刃青銅短劍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考古發掘表明,大連遠古時期逐漸南下的廟後山人和金牛山人,多居住在大連地區中部丘陵山地,以捕獵採集為生業;北上的山東半島古人,則多居住在島嶼或沿海地區,以捕魚采貝為生業。至夏商之際,先民開始向河谷平川地帶發展,農耕與畜牧業成為主要謀生方式。其時,來自山東半島的影響越來越大,其文化類型與山東半島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其間,儘管大連地區人口不多,但因有舟楫之利加之海洋資源豐富,自然形態多樣化,生產力發展水平已與山東半島相近。

春秋時期,大連地區青銅文化日趨繁榮,至今發現的遺址有近百處之多,其代表性遺物為曲刃青銅短劍。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齊桓公為開發遼東,向遼東地區批量移民,其間齊國還出兵伐山戎以救燕國,進一步確立了霸主地位。齊靈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齊國滅萊國(今膠東地區),齊控制區擴大到山東半島東部沿海。萊國人戰敗後,渡海逃亡,大規模移居遼東半島,大連地區人口有較大增長,官府在移民區建立村社組織並派官吏管理。齊、萊居民的大批北徙,使山東與遼東的文化進一步交融,生產力發展水平迅速提高。此外,黃河下游一帶居民逢戰亂和荒年也沿上述路線避難遼東,這些徙民部分在大連地區定居,部分向東北腹地遷徙,逐漸形成了由旅順至東北腹地的古道,商業與手工業隨之有了一定發展,集邑中設有專門為交易的“市”,實行以物易物。大連地區出土的西周末、春秋時期的重要文物除青銅短劍外,還有銅鑿、銅斧、銅刀、銅矛、銅鏡及陶器等,為研究大連地區青銅時代的社會經濟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齊桓公死後,諸子爭位,內亂不息,齊國漸失霸主地位,大連地區在內的遼東成為燕國領地,東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春秋時期結束,中國社會進入戰國時代,大連地區的經濟社會也隨之進入戰國紛爭時期。

大連地區至少有17000年的人類活動歷史。早在6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發了大連地區(青銅時代石棚文化萊國人逃亡遼東)。自戰國時期燕昭王在遼東設定“遼東郡”以來,一直到秦漢時期,大連地區都屬遼東郡轄區。西漢時期大連地區設定“遝氏縣”,三國時期又改稱“東遝縣”。唐朝初期,大連地區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的轄區。遼代時大連地區屬東京遼陽府的轄區,為漢區實行漢法。大連地區在魏晉時稱三山,唐朝時稱三山浦,明清時稱三山海口、青泥窪口。在清朝時因為清政府東北封禁政政策而處人煙稀少的狀態,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政府於今大連灣北岸建海港棧橋、築炮台、設水雷營,才成為小鎮。1897年,俄國人開建了這個城市。當時沙俄設計師揣著法國巴黎的城建圖紙想在東方再造就一個以廣場為主的城市,於是就來到了中國大連,給她起名“達爾尼”,意為遙遠的城市,一個遠離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地方。1905年,日本人占領了這個城市,把“達爾尼”音譯過來就成了漢語的“大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