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貴鎮位於陝西省平利縣城西部,距縣城25公里,距安康35公里。東與城關鎮相連,南與洛河相依,西以三陽為界,北與老縣為鄰。總面積121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08個村民小組,13509人。

源於成語大富大貴而得名。

社會經濟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

201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年均增長15%;本級財政收入達到1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綠茶總面積達到10000畝,設施蔬菜達到500畝,生豬年飼養量達到5萬頭,鞏固發展烤菸產業,實現勞務收入3500萬元。

實施移民搬遷500戶2000人,推進有條件農民進城入鎮定居350戶105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城鄉統籌發展初步實現,民眾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物華天寶迎嘉賓,人傑地靈待英才。

民風純樸,民豐殷實的大貴,熱誠歡迎八方來客,來休閒旅遊、投資開發

優勢資源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近年來,全鎮提出“突出綠色抓產業、圍繞生態促發展”工作思路,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已形成了“桑、茶、白山羊”的三大主導產業格局。

目前,全鎮已建成高效密植桑園 3000畝;建成高效無性系密植茶園 2500畝;圈養白山羊15000隻,葉金溝村獲得“陝南養羊第一村”的美譽。

隨著產業建設的逐步深入,在實行建管並重的同時,鎮黨委、鎮政府辦為產業後期的加工生產打建服務平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造優越的發展空間、打造精品品牌、提高產業效益,使豐富的資源優勢逐漸化為經濟優勢。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

被喻為的“黑黃金”的鈮鉭礦,存量相當可觀”、“娘娘廟”等八大人文景觀目前尚保存完好,黃洋河河水清澈,婉轉流淌,河道兩岸樹木蔥鬱,鳥語花香,非常適於進行漂流等度假休閒,這些資源和人文景觀都在亟待開發當中。

蘊藏巨大生態產業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大貴鎮[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安康黃洋河流域:巨大的生態產業百廢待興

地處陝南的安康黃洋河,巴山兒女的母親河。清澈、美麗、蜿蜒,南水北調中線漢江的一級支流;全長126公里,匯集清水河、凡溪河、洛河、豐河、南坪河、線河、淑河、菜溪河、湖河、縣河等12條支流,自南向北流經平利縣、漢濱區6鎮。

■水力資源豐富,昔日繁榮了沿河居民帶。

安康黃洋河,發源於大巴山南麓的平利縣洛河鎮光頭山;安康城區旁、奠安古塔下,與漢江交匯;全長126公里,流域面積964平方公里。

——串珠式的田壩谷地,琳琅滿目。

黃洋河流域,山勢由南向北,逐次降低,群峰疊起,溝壑縱橫,形成秋山、藥婦山、西岱頂和平頭山四大支脈。

黃洋河流域,特殊的山脈,造成了串珠式寬闊谷階地、數百田壩子和盆地,小的幾十畝,大則數百畝至千畝以上,高程多在700米以下。

黃洋河下游,流經縣河、張灘、新城辦等3個鎮辦30多個村;屬川道丘陵區,形成了張灘盆地、縣河迎風川道、財梁丘陵;河漫灘只有1~2米的小土坎,高出常水面5~15米,地面寬100~4000米;盆地、川道耕地面積超15000畝。

——勤勞興水利,糧作物兩年五熟。

黃洋河流域,田壩谷地耕種歷史悠久,以水稻土及黃泥巴為主,耕墾率和複種指數都很高,土地肥沃,作物一年兩熟、兩年五熟。

黃洋河河床切割較深,沿河道地區的張灘、縣河、財梁、大貴等水利,採用提水方式灌溉農田。

建國前安裝有筒車54處,建國後陸續興建了一些抽水機站和水輪泵站,其中較大的兩處是縣河鎮紅霞水輪泵站、新城辦東風水輪泵站,灌溉面積分別為770畝和400畝。

黃洋河下游漢濱境內全長30餘公里,東起縣河蘇壩,西至漢江入口。流經縣河、張灘、新城辦等3個鎮辦30多個村,其中縣河涉及20多個村、近3萬人。

下游耕地面積15000畝,集體林地64400畝,涉及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該區域農民過去常年以農業生產為主,現在多以勞務經濟為主,超半耕地撂了荒。

——昔日水上交通,火了流域經濟。

上世紀80年代前,黃洋河流域中上游流域沒有公路,黃洋河水運暢通,成了重要交通樞紐。

從黃洋河口通航111公里至洛河鎮南坪河口狗鑽洞,是古絲綢之路——大巴山重要的水上鹽馬道組成部分。

沿迎風、財梁謝壩、楊家河、蘇壩、大貴後灣、柳林黃石板、洛河獅子壩渡船口、南坪河口狗鑽洞,都有水碼頭,停泊船隻。

清末最繁榮的碼頭是百家灣,外埠資本家“太永恆”、“太盛隆”、“吉發生”等行商座賈,紛紛聚集,河運往來船隻常在百條左右。

■黃洋河流域生態產業開發,今日方興未艾。

2000年來,安康撤區並鄉建鎮,黃洋河流域經濟開發,進入萎縮期,沿流域的扶貧開發,僅限於鎮政府所在地方圓2公里內,黃洋河流域的超百處田壩、谷地荒蕪,昔日的繁榮,已經成為歷史。

——縣河鎮4村生旅遊,帶動了數百戶農民致富。

近年來,漢濱區縣河鎮聚全鎮財力、物力、人力,扶持黃洋河沿線——祁家溝至縣河口4村,發展休閒農家樂,建起了清雅山莊、毛壩田園、河源山莊生態旅遊觀光園,成為鄉村休閒旅遊的靚點。

據了解,祁家溝到縣河口,全程不足5公里,沿途4個村受惠村民不足千戶,鎮域內村民從事旅遊服務業的有200多戶800多人(其中80餘戶從事商服業),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

除此外,縣河鎮還有近20個村,扶貧產業不明顯,扶貧力度與4村相比,有“前娘後母”受歧視之嫌,村民脫貧致富屬於自我發展狀態。

——縣財路延伸至蘇壩貫通,水生態游柳暗花明。

過去,黃洋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只顧臉上塗脂抹粉,不顧光屁股漏光”,當地政府部門眼睛只盯著政府所在地,方圓2公里內的開發,其餘的村組任其自生自滅。

自2014年以來,漢濱區縣河鎮改變了過去“只顧臉上塗脂抹粉,不顧光屁股漏光”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啟動了財梁片區11個村的新農村建設。

目前,安康市、漢濱區相關部門,加大了對財梁片區幫扶力度,11個村近萬人的基礎設施條件有了較大改觀。

沿黃洋河河道,延伸新修1條通村水泥路10多公里,直至與平利交界的蘇壩村簡同灣,為封閉的桃花源——財梁片區,脫貧致富、水上生態觀光、現代農業園採摘旅遊產業,注入了了新契機。

—— 山奇水急,人文薈萃,蘊藏巨大的生態產業。

黃洋河口逆流而上,直至洛河鎮,山奇水急,人文景點多。

黃洋河三灣,是李自成兵困車廂峽的有名的河谷,經過的人,都說這是安康的“小三峽”;財梁片區內,有安康明清時代的四大岳王廟的——南嶽王廟,垮塌待修建。

除此外,黃洋河上游有岱峽溶洞、唐代白雲寺、清朝畫家甘棠故里;中游有“車廂峽”三灣子漂流、南藥王廟、平安宮;下游有清朝道教聖地“林香寺”、唐代奠安古塔,解放安康的著名牛蹄嶺戰役。

這些百廢待興,有待於全盤規劃,招商引資,搞生態產業開發。

黃洋河車廂峽、三峽過後,水急灘多田壩多,有“了化潭”、“馬潭”、“黑潭”,謝壩、蘇壩、糧壩、尚家壩。僅這地名,就讓旅遊的人浮想聯翩了。

如果借用水力,發揮過去水碼頭的作用,開發水上觀光旅遊,讓安康城區的人們,沿著黃洋河撐船、拉縴、喊著號子,不乏為一種好的運動產業、時尚的健身休閒方式。

■安康“黃洋河之春”,需有人文特色底蘊。

安康舉辦的“黃洋河之春”活動,到底辦了多少期,有多少人參加?那些人參加?

據知情人介紹,黃洋河流域有7個鄉鎮,至少有5個鄉鎮沒有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僅僅是個別領導頭腦發熱,搞勞民傷財,自娛自樂粉飾太平的政績工程而已。

知情人人透露,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的賓客,大部分人不知黃洋河全長有126公里,不知道黃洋河由12條河流匯聚而成,不知黃洋河是古鹽馬道的水上重要通道,不知道流域的重要人文景觀。

記者網上搜尋了當地新聞報導,僅搜尋到幾張油菜花景觀照片,幾隊拔河比賽,一場文藝聯歡表演等文章,千篇一律等閒的活動而已;其餘均為地方政府不作為,媒體曝光文圖。

不能否認舉辦“黃洋河之春”的初衷,但是,從目前開辦的 “黃洋河之春”的活動看來,有待於改善。

“黃洋河之春”主辦者,需要認真學習安康市委書記郭青“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的發展戰略,沿河鄉鎮應該積極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給活動注入更多的高端招商引資內容,貫徹落實安康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郭青書記強調,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優先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通過生態友好型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全民就業和增收致富,促進經濟再生產和生態再生產同步發展,實現“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良性循環。

“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指示精神,應該引起黃洋河流域的7個鎮辦黨政領導和“黃洋河之春”主辦者的重視,為開發黃洋河流域的山、水、人文景觀產業助力,促進黃洋河流域村民脫貧致富,繁榮當地經濟。

■黃洋河流域搬遷,宜小集中、適度分散建房。

安康避災扶貧搬遷開發,是國家戰略;鎮辦扶貧開發,精準扶貧,扶貧資金傾斜,都應該瞄準“貧”字。

前幾年,鄉鎮領導,為了突出政績,扶貧開發,變了調、走了味;扶“貧”開發,變為扶“富”開發、扶“關係戶”開發、扶“交通要道”開發,搞政績開發。

近幾年,安康黃洋河流域鄉鎮,扶貧開發怎么樣了呢?不得而知。目前,安康扶貧搬遷,大集中安置的確是劑良藥,但不能醫百病,不適應黃洋河流域千家萬戶。

黃洋河流域,是生態聖地、天然氧吧,居住環境優美;具有悠久歷史,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水路鹽馬道,人文景點多;田壩土地平曠、谷地多;沿河流域有謝壩、蘇壩、糧壩、尚家壩等等超百個田壩、谷地,是開發生態產業的重要基地。

據了解,黃洋河流域大部分鄉鎮搞一刀切,搞大集中萬人社區安置;一個鄉鎮一個安置點,或數村一個安置點;對進城買房不進安置點的農戶,不予以政策資金扶持;對就地建房的,不管是否合理,一律不允許;導致真正的貧困戶、受災戶,搬不出,穩不住,難致富。

這樣搞大規模大集中搬遷的鄉鎮,顯然忘了實事求是這個準則,顯然犯了是官僚主義、教條主義;違背了陝西省移民搬遷的宗旨,違背了中央“三農”指示精神。

針對黃洋河流域移民扶貧搬遷問題,相關的專家建議,應該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精準搬遷,適宜小集中,比如一個田壩、一個村、或一個村民小組、或一個8戶、10戶的家族,建個小安居點;個別的村戶,也可以適度分散建房。

黃洋河,巴山兒女的母親河,希望黃洋河流域的居民和官員,緊跟時代的步伐,艱苦奮鬥發展產業,早點脫貧致富,實現“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宏偉藍圖。( 記者 王開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