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莖潰瘍病菌

①種子表面1.25%的次氯酸鈉溶液滅菌3-4min 後,放在PDA或滅菌濾紙上,20-22℃條件下培養5-7天,觀察有無DPC分離菌產生。 後,用無菌水沖洗,將滅菌種子放在酸性PDA(用乳酸調至PH4.5)上,在25℃,連續光照條件下培養14天。

基本信息

病蟲害名稱 大豆莖潰瘍病菌
科學分類 真菌:核菌綱、球殼目、同座殼科
檢疫分類 外檢(進境三類)
分布地區 美國、加拿大、前南斯拉夫。

危害性狀

1977年開始於密西西比州,到1984年,已廣泛傳至整個東南部。1983年在佛羅里達州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在所調查的18個縣中有15個縣發生此病,其中一個縣81%的大豆地被侵染;1984年在密西西比州調查,在所調查的田間,有84%的大豆地被侵染,發病率0-50%,平均10%。在不少地區造成毀種。1983年,美國因此病造成的損失估計為5900萬美元。最新研究表明,發生在美國北方的大豆莖潰瘍病在症狀、致病性和病原菌生長等方面與發生在南方的大豆莖潰瘍病是有區別的。

生物特性

美國北方菌株在PDA上菌落白色,緻密,菌絲叢生,從培養基背面觀察,菌落無色。具黑色、圓形的子座,直徑小平2mm,彼此不融合。子囊殼黑色,球形,大小 165-340μm×282-412μm,具長而突出的喙,長度為 24-518μm,基部寬 85-192μm,頂部22-36μm。子囊無柄,大小 30-40μm×4-7μm,長棍棒形,具有一個薄的很快消失的壁。子囊孢子透明,長圓至橢圓形,雙細胞,分隔處稍縊縮,每個細胞具雙孢,大小8-12μm×3-4μm。在PDA上一般不產生分生孢子器。美國南方菌株的菌落白色,具厚垣孢子,棕褐色至淺黃色,子座形狀不規則,長度2-10μm,偶而融合形成較大子座,子囊殼喙的基部寬度是北方菌株的2倍。 在PDA上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pH為6-7。子囊殼和子囊孢子在光暗交替條件下,在PDA、乳酸――天門冬酸胺培養基和在經高壓滅菌的潮濕的大豆莖組織上均可大量產生。該真菌是同宗配合,子囊殼可由單個子囊孢子培養而成。連續光照可抑制子囊殼和子囊孢子的產生。

傳染途徑

l.種子。雖然發生在80年代早期的南方大豆莖潰瘍病的迅速傳播及大範圍內的多點發生與種子上所攜帶的病原菌是一致的,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Diaporthe phaseolorum caulivora是由種子傳播的。 2.其他途徑。DPC以菌絲和子囊殼在大豆植株殘體上越冬,可在-15至-18℃下存活14個月。在依阿華州發現,種植在埋有病殘體地塊上的植株可被侵染,而在未埋病殘體的地塊上,則不被侵染。在南方各州,子囊殼通常在上一茬作物(2-3月份)的殘體上發育,從4月末至6月均可釋放子囊孢子,並可通過雨水傳播,成為初浸染源。病害蔓延的範圍取決於品種抗病性和年份,蔓延的方向與土地坡度、盛行風、種植行向及水流等因素有關,最新研究表明被侵染的植株不會成為再次侵染的菌源)。

防疫方法

1.採用下述方法之一進行病原菌分離。①種子表面1.25%的次氯酸鈉溶液滅菌3-4min後,放在PDA或滅菌濾紙上,20-22℃條件下培養5-7天,觀察有無DPC分離菌產生。②種子表面用0.5%的次氯酸鈉溶液滅菌1min後,用無菌水沖洗,將滅菌種子放在酸性PDA(用乳酸調至PH4.5)上,在25℃,連續光照條件下培養14天。觀察有無DPC分離菌產生。③種子表面用1%次氯酸鈉溶液滅菌lmin後,用無菌水沖洗,每升水一瓊脂培養基中加入50mg2,4D鈉,500mg十四烷基硫酸鈉和500mg鏈黴素,將滅菌種子放在培養基上,23-25℃,12h近紫外光照和12h黑暗交替條件下培養8天,觀察有無DPC分離菌產生。 2.鑑定。將分離菌與DPC的病原形態比較,以確定分離到的菌株是否為DPC,並按照柯氏法則進行致病性測定。 致病性測定方法:將種子播種在含有酸性洗砂(6cm厚)的盤中,放在25℃,相對濕度為85%-90%和一個具有3h光照/3h黑暗交替條件的種子萌發箱中。播種8天后,用牙籤將分離菌插入下胚軸接種。接種10天后,觀察發病情況。 3.種子處理。研究表明,種子處理能夠大大減低莖潰瘍病的發生。以萎莠靈-福美雙和萎莠靈-福美雙-克菌丹處理種子效果最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