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蜜蜂[昆蟲綱動物]

大蜜蜂[昆蟲綱動物]

大蜜蜂( Fabricius,1793)是蜜蜂屬體大的一種,單脾成排,俗稱排蜂。分布於南亞、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南部、廣西南部和海南等地。工蜂體細長,頭、胸、足及腹部端部3節黑色,基部3節蜜黃色;上唇及下唇栗褐色;觸角柄節及口器黃褐色;翅黑褐色,具紫色光澤,以前緣室及亞前緣室色最深,後翅色稍淺。雄蜂觸節鞭節褐色;胸部黑色;並胸腹節、腹部第1—6節背板大部分、中足及後足均紅褐色;前足黑褐色;後足脛節長度與基跗節長度的比為5:3。大蜜蜂為野生蜂,性較兇猛。棲息環境隨季節不同有遷徙習性;由於處在野生狀態,故天敵較多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大蜜蜂 大蜜蜂

工蜂體 長16一18mm;體細長。唇基刻點稀。頭、胸、足及腹部端部3節黑色,基部3節蜜黃色;上唇及下唇栗褐色;觸角柄節及口器黃褐色;翅黑褐色,具紫色光澤,以前緣室及亞前緣室色最深,後翅色稍淺。體密被短毛;頭、顏面毛稀而短,灰白色;顱頂、中胸背板及胸側板被密而長的黑褐至黑色毛;小盾片及並胸腹節被蜜黃色長毛;足被黑色毛;前足各節外側毛黃色,較長;中足及後足基跗節內側被金黃褐色毛;腹部第1—3節背板密被黃色短毛,其餘各節被褐至黑褐色短毛。

雄蜂體長16—17mm;複眼大,頂端相接,褐色;觸節鞭節褐色;胸部黑色;並胸腹節、腹部第1—6節背板大部分(除亞端緣黑褐色)、中足及後足均紅褐色;前足黑褐色;後足脛節長度與基跗節長度的比為5:3。體毛淺黃至灰黃色;複眼密被短的黃毛;唇基被黑毛;單眼周圍、頰、前足腿節外側、胸部及腹部第1—2節背板及腹板均被黃色長絨毛 。

地理分布

海南、廣西、雲南;日本,泰國,緬甸,寮國,越南,高棉,孟加拉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

生物學習性

大蜜蜂為野生蜂,性較兇猛。棲息環境隨季節不同有遷徙習性,5—8月在高大的樹上築巢繁殖,子代蜂出巢後,由於受胡蜂等天敵襲擊,而在林間流動。9月以後,遷至較低河谷的岩石處及茂密的灌叢中,築巢貯蜜越冬。一般在海拔2500m左右活動,巢築於高出地面10m以上的樹叉處,一棵樹上有蜂1群至數群甚至百群。巢脾為單一垂直方向,長約0.5—1m,寬約3—10cm。脾上部和兩側為貯蜜區,下部為繁殖區。年可產蜂蜜25--40kg。由於處在野生狀態,故天敵較多,有多種鳥類、胡蜂類,巢內有蠟螟及小蜂蟎等 。

採訪植物

砂仁、粗葉懸鉤子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