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輪寺

大興輪寺,韓國佛教寺院。位於慶州古金橋東天鏡林,即今大陵苑以南。綜合《三國史記》、《三國遺事》的記載,大興輪寺動工興建於新羅法興王十五年(528),二十一年大伐天境林以取材,階礎、石龕皆有之,至真興王五年(544)竣工,國王及群臣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數年後,新羅入華學僧覺德自南朝梁攜佛舍利回國,國王將其奉安於興輪寺。至文武王時(661—681),大興輪寺的主要建築有彌勒殿、金堂、山門及迴廊等。殿、堂內分別供奉彌勒像、阿彌陀佛像;因此地是法興王下令在全國大興佛教時大臣厭髑(即異次頓)護法殉教處,故寺中還有異次頓墓。至新羅憲德王九年(817),國統惠隆、法主孝圓與金相郎、大統鹿風、大書省真恕、波珍湌金嶷同修異次頓墓,並立碑紀念。不久,水秀禪師再次修墓,自此時起,每逢異次頓殉教日(八月初五日)皆循例在寺中舉行為先聖祈禱發願法會。大約在此前後,金堂內塑立新羅佛教“十聖”像。景文王時(917—924),寺院南門和迴廊被火,但殿、塔完好。不久後修復,並在壁間畫普賢菩薩像。至高麗王朝後期以後,寺院毀壞。1978年對遺址進行了發掘,現已開始修復。現有建築為異次頓紀念塔、八角碑亭、大雄殿三間、偏殿五間,皆為仿古木構歇山頂建築。此外有僧寮及其他生活用房十餘間。大興輪寺是新羅國在佛教傳入後所建立的第一所寺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