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大石鄉抗日英烈園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距縣城30公里,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第五戰區第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在與日本侵略者作戰時陣亡的將士公墓,公墓內葬有100餘名抗日將士。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缺乏保護管理的機制和措施,英烈園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以至於隱藏在草叢之中,直到2009年夏天才得以重見天日,縣政府已將此處列為太湖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大石鄉政府組織人員蒐集抗日英烈園遺物,共蒐集 殘存碑刻15塊。
2009年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10年撥專款進行了搶救性保護。
2012年4月、6月先後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2015年安徽省文物局拔付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40萬元予以修繕。
2016年3月28日竣工,修繕了墓冢、拜台、紀念廣場,修建了墓園圍牆和殘存碑廊,完善了排水系統和綠化工程。
2016年3月31日被命名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發現
2009年初夏,在大安山腳下獅子山旁,一個新鮮盜洞被路過的村民發現並報告給鄉政府,據說奔著財富而來的盜賊最終被盜洞裡層層疊疊的白骨嚇得落荒而逃。隨後,聞訊而來的縣文管所專家現場勘察得出結論,這是一座近六十平米的圓型墓葬,並有三級半環帶形的夯土層祭台,進一步走訪周邊古稀老人查天水、陽甲貴老人,得到更為詳細的信息是,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十一游”的公墓,不僅建有墓,而且還有紀念塔、八角亭,均建在獅子山下無相寺旁。
再後來,一份更為詳細的回憶資料被找出,這是刊載在《太湖文史資料》1987年第四輯上,是一位名叫陽朝階老人的回憶,“一九四五年抗日勝利後,國民黨的‘十一游’和‘第八挺’,在我縣原相石鄉安良保無相寺建成一座烈士墓,形狀象撐開的巨傘。墓前,有一米多高的石碑,刻有‘抗日陣亡官兵之墓’八個大字,離墓二十多米處,建有一座青磚結構的十多米的紀念塔,塔頂上安裝了一隻人工製作的巨鷹,塔上有當時任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題字‘抗日英雄為國捐軀’八個大字。據說墓內埋葬有一百具屍骨,均系國民黨軍隊在安慶、月山、高河埠、望江等地與日軍作戰而陣亡的烈士。其中一具是儲大隊長的通訊員,正在那時急病而死,也葬在此墓內。離墓十多米處,建有一座八角亭,亭內有烈士的靈位。八角亭周圍有一米多高的石碑,上面刻有碑文。烈士碑落成時,八角亭內掛有不少綢軟匾。八角亭下,建有一座舞台,坐南朝北,利用無相寺的園壩,建有六個茶亭,坐在茶亭,能觀賞舞台上演出,烈士墓落成後,泊湖水警大隊京劇團和一個黃梅戲劇團,為慶祝烈士墓落成,演出五日五夜,轟動了太湖、宿松、望江三縣。人們接踵而至,前來觀看。往日幽靜的園地,變成了沸騰的人海,把三十多畝面積的無相寺,塞得水泄不通。” 以上三位老人的回憶,提供了兩個不爭的事實。一是烈士墓建設的時間為抗戰勝利之初;其二為烈士墓是為抗戰期間為國捐軀的“十一游”官兵而建。然而,“十一游”是一支怎樣的隊伍,墓內埋葬的官兵有多少,哪兒人?烈士墓為何修築於獅子山下,無相寺旁?一個個疑問,無從知曉。
築墓樹碑,是華夏民族殯葬文化一慣模式,有墓必有碑,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碑為石制,經幾十年、甚至數百年風雨侵蝕都不易損壞,且過去百姓敬畏於天地神鬼,廟宇、祠堂、墳塋遺物都不會搬至家中,於是,尋找烈士墓碑成為解開上述疑團的突破口。通過廣發傳單,廣泛發動,一條條線索被收集到,第一塊石碑在溝渠上發現,第二塊石碑在田埂上被找到,第三塊,第四塊……,一共找到十二塊石碑。碑一高兩米,中書“第五戰區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抗戰陣亡烈士公墓”,其右有四字為“先烈之血”,其左四字為“革命之花”;碑二為“第五戰區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墓志銘”,落款時間為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十一月穀旦,即1944年,為支隊長潘覺民撰書;碑三為“本支隊忠烈祠落成碑記”,亦為支隊長潘覺民所志;碑四為“中校支隊副羅君鴻輝墓碑記”;碑五為第一大隊長許作榮為本支隊烈士祠墓落成紀念而題,文為“嗟我弟兄,隨我從征,身冒鋒刃,至死為榮,功在豐碑,並垂祠墓,山高水長,同斯千古”;第六塊碑為支隊副陳某某所題,“將士英烈,震爍人寰;江淮轉戰,偉績斑斑;浩氣磅礴,充塞南國。留茲祠墓,永壯河山”;第七塊碑為時宿松縣長朱尚文所題,文為“民族之光”四個大字;碑八是一名為楊士德人所題詩;碑九為烈士祠墓界碑;碑十、十一為烈士名錄;碑十二佚名,文為“甲馬行空”。碑二烈士墓志銘及碑三忠烈祠落成碑記內容多有雷同,囿有篇幅,僅錄墓志銘文如下:“安徽穎亳之間代出英傑,民風剛勁,民氣激昂,淮上向與關西並駕齊驅,就余親歷益信前言之不謬也。余束髮讀書,壯年遊學於東瀛,返國後廁身軍旅。民二十八夏應皖省前故主席廖公之命收編穎阜渦亳四縣人民自為軍,改為第五戰區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余充支隊長,是軍官兵胥足,毀家紓難,眾志成城,原未取民間一帛一粟,其志亦良苦,從余以來自皖北移防望江今已數年。外摧頑敵內盪梟寇。大小數十餘戰。其間抗敵如亳縣十二里廟、白沙南埠、臨渙三集、巢縣盛家橋、望江石牛山,各殲敵數十名或數百名,斃其少佐二人,奪取戰利品無算。尤以盛家橋石牛山兩役為最壯烈,予敵大創,不敢正視。剿匪於巢縣銀屏山、槐林咀、郭家山及宿松望江交界之泊湖,靡不肅清天遺,民得安忱。尤以泊湖一役摧毀異軍數年老巢,論者謂與衛將軍金家寨一役相媲美,實則不敢擬耳,茲數役也,雖戰功標炳而在石牛山一勝之下我官兵為國家爭生存,為人民謀安謐,奮不顧身死亡枕籍,暴屍露骨,良用慨然。是旭我同胞節約集資建烈士墓及忠烈祠於泊湖陽,蓋所以表英烈慰前壤也。後之過斯墓者當必憑弔依依不置矣。因為之銘曰:“吁我同胞為國宣勞,生為俊傑歿為英豪,山河壯色祠墓巍巍,軍人天職斯德所歸。”潘覺民撰書的這篇墓志銘為我們提供以下幾個方面信息,其一,潘覺民是一位留學日本的愛國志士;其二,第五戰區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是1939年應時省政府主席廖磊之命改編的;其三,第一支隊的組成人員主要為穎、阜、亳、渦四縣人民自衛軍;其四,第一支隊是一支抗日武裝,自成立後數年間大小戰鬥十餘次,重創日軍;其五,無庸諱言,第一支隊曾與新四軍有摩擦,但抗日是其主流;其六,地方政府、民眾踴躍資助烈士祠墓建設,從發現的墓碑上依稀可辨的“乾隆”或“嘉靖”等字樣也可提供佐證,這是一些名門望族捐出的祖祠大石碑。
史海溝沉是一件異常枯燥而細緻的工作。在安慶市檔案局、安徽省檔案局、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從浩如煙海的一卷卷檔案資料中我們仔細地查找,關於潘覺民、關於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關於民國時期烈士祠墓建設、關於烈士名錄求證等等,耐心細緻的查找終於有了收穫。在《安徽省志·軍事志》中,詳細記錄了這支部隊的改編過程,抗戰之初,安徽省各地抗日自衛地方武裝風起雲湧,尤以淮河兩岸為最,“民國28年1月,民政廳長陳良佐與廖磊恐安徽地方部隊搞‘皖人治皖’,遂謀定對安徽人民自衛軍強行整編。……5月,第五戰司令長官部命令,將戰區內各游擊部隊統一進行調整,確定番號名稱及編制經費,對以前各路、各總隊、各支隊及各大隊等人民自衛軍和游擊隊之龐雜組織,加以改造。省即遵令復對各路人民自衛軍進行整編,統編為游擊縱隊。……全省共編為7個游擊縱隊,委季光思為第八游擊縱隊司令,陳樹森為第九游擊縱隊司令,第五區專員李本一兼第十游擊縱隊司令,皖北行署主任顏紅毅兼為第二游擊縱隊司令,黃帥岳為第十四游擊縱隊司令,第三區專員李盛宗兼第十一游擊縱隊司令(後更委馬馨亭),趙鳳藻為第二十游擊縱隊司令。” 關於部隊的編制為,“各路人民抗日自衛軍編制,根據省國民政府和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規定,指揮部設指揮官1人,副指揮官1—2人,下設參謀、副官、秘書、軍需、軍法、軍醫、政訓等8處,直屬1個特務營。指揮部下設支隊、大隊、中隊、分隊。每支隊直屬1個特務中隊,1個重機槍中隊。各路指揮部相當於師的編制,支隊、大隊、中隊、分隊相當於團、營、連、排的編制。” 上面這段材料印證了潘覺民所書第一支隊始建時間,為1939年,同時也闡述這支部隊成立之原因,是因為以廖磊為首的桂系軍閥為防止肘下生變,箍制安徽地方抗日武裝的一項舉措;還有,第一支隊的編制相當於團的編制。安徽省檔案館藏00044卷中,第五戰區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官佐名冊也證實了這一點,上校支隊長潘覺民名列榜首,其下依次為“中校支隊附卓伯明、少校支隊附黃海帆、上尉副官宋光漢、少慰副官葛舜賢……”。第十一縱隊第一支隊長上校潘覺民,四川三台人,1910年出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其部隊官佐骨幹兩廣人居多。據省檔案館1943年5月資料記載,該支部隊計有官兵1059人,轄第一大隊、第二大隊、第三大隊、支隊部和機槍中隊,武器裝備有79式步槍651支,65式步槍22支,79式機槍、重機槍14挺、3挺,82返擊炮1門,駁殼槍16支,部隊成立後,轉戰江淮,參加大小戰役數十起,後移防懷寧、望江、太湖、宿松沿江一帶。90年《懷寧縣誌》亦有記載,“民國30年5月,第五戰區第十一游擊縱隊(後改為挺進縱隊)第一支隊進駐高河、集賢嶺、青草鎮地區,上校支隊長潘覺民。33年11月部隊移駐望江,其第二大隊副隊長李位九率兩個分隊駐上石牌,第三大隊第七中隊長張宗文率隊駐懷寧金潭河兩岸(今皖河農場),第三支隊長郝文波進駐江鎮、三橋、秀山等地。”該部治軍嚴明、秋毫不犯,“不取百姓一米一粟”,深得駐地百姓愛戴。抗倭著名戰役有亳縣十二里廟戰鬥、白沙南埠戰鬥、臨渙三集戰鬥、廬江盛家橋戰鬥、望江太陽山、石牛山戰鬥、各役殲死數十名或數百名,斃其少佐二人,奪取戰利品無數,給日寇以沉重打擊。
第一支隊轉戰江淮數年間,在重創日寇的同時自身傷亡也不少,達六百人之多,支隊長潘覺民在墓志銘中用“死亡枕籍,暴死路骨”八字以概括,為抗撫英靈,1944年底,在抗戰即將勝利前夕,報經第五戰區司令部和國民安徽省政府同意,由太、宿、望、懷四縣政府動議,襄助,當地民眾捐資投勞,第一支隊利用兩年時間,在泊湖之陽,即太湖縣大石鄉境內之無相寺旁,建成抗日英烈園,供人瞻仰,烈士園背靠大安山青巒,面臨煙波泊湖,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風光絕佳。第一支隊官佐以兩廣人為主,但士兵以皖北籍居多,公墓中埋葬的官兵數據老人們回憶為100多人,但從發現的十號、十一號碑刻中,可考的烈士名錄競達160人之多,還有幾十人姓名字跡模糊無法辨認,二者相加估計超出200之數。試想一下,這些累累疊疊在一起的白骨,曾經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省檔案局館藏00040卷有一份第五戰區第十一縱隊第一支隊第二大隊學科安排表,從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九時三十分至十時三十分,十時四十分至十一時四十分,下午一時至二時都安排有教程。“星期一,游擊戰術,教官陳支隊附,野外勤務,教官蒙部隊長;星期二,內務規則,教官李大隊長;步兵操典李大隊附;星期三射擊教範,教官黃支隊附,夜間教育,教官李中隊長;星期五,射擊教範教官黃支隊附,衛生摘要教官溫醫官;星期六精神講話,教官支隊長,人生哲學,教官大隊長。”這是一份多么詳細的安排表,無論從時間上、內容上都十分周全。斯時斯地,有那樣一群人,既在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又在苦練殺敵本領,同時又在追求生活的完善,每一天生死未卜並未影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親情,有對生活的熱愛、留戀,有對死亡的恐懼,然而為了民族的存亡,人民的安寧,他們毅然決然地投身民族抗日大業,甚至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魂歸異域荒野。
英烈名錄
上尉, 朱從禮, 安徽臨泉, 陣亡不詳
上尉, 耿敬禹, 安徽亳縣, 三十一年二月一日陣亡
中尉 分隊長, 李雲強, 安徽渦陽, 三十年二月一日陣亡廬江
中尉 分隊長, 谷有亮, 山東, 三十一年一月二十一日陣亡懷寧
中尉 分隊長, 朝忠, 安徽亳縣, 三十一年三月一十七日陣亡宿松
中尉 副官, 易啟華, 貴州塔江, 三十二年一月五日陣亡潛山
少尉 分隊長, 胡云忠, 廣東灌陽, 三十年十月八日陣亡宿松
少尉 分隊長, 李意修, 安徽亳縣, 三十一年三月七日陣亡
少尉 分隊長, 田萬里, 二十八年六月十日病故鳳台
少尉 分隊長, 徐弘盛, 四川雙流, 二十八年四月十日陣亡懷寧
中士 班長, 劉興志, 安徽渦陽, 三十年三月二十一日陣亡巢縣
中士 班長, 馬雲端, 三十年三月二十一日陣亡巢縣
中士 班長, 李高生, 三十一年六月九日陣亡望江
中士 班長, 吳正明, 阜陽, 二十八年九月五日陣亡宿松
中士 班長, 姜春林, 渦陽, 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故望江
中士 班長, 呂景昌, 亳縣, 三十一年三月十七日陣亡宿松
中士 班長, 吳前斌, 霍邱, 三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病故懷寧
中士 班長, 孫成蘭, 亳縣, 三十一年三月十七日陣亡宿松
中士 班長, 孫芳明, 渦陽, 三十一年十一月八日陣亡望江
中士 班長, 高學雲, 蒙城, 三十一年十一月八日陣亡望江
中士 班長, 武俊才, 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陣亡懷寧
中士 班長, 解鳳俄, 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陣亡宿松
中士 班長, 王懷斌, 三十二年七月十日病故潛山
中士 班長, 胡金結, 渦陽, 三十年三月三日陣亡金城
中士 班長, 李鴻才, 三十年一月十日病故望江
中士 班長, 王父得, 山東, 二十七年一月十日陣亡阜陽
中士 班長, 王玉福, 阜陽,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陣亡廬江
下士 班長, 張惠成, 三十年十月二十日病故望江
上等炊事兵, 劉振華, 陣亡不詳
傳達兵, 李鴻輝, 廣東, 陣亡不詳
列兵, 藏廣才, 渦陽, 陣亡不詳
列兵, 王金玉, 阜陽, 陣亡不詳
列兵, 曹敬鼎, 陣亡不詳
列兵, 伍清福, 陣亡不詳
列兵, 張益之, 霍邱, 陣亡不詳
列兵, 王振超, 阜陽, 陣亡不詳
列兵, 韓國邦, 陣亡不詳
列兵, 隗魁, 壽縣, 陣亡不詳
列兵, 孫廣林, 亳縣, 陣亡不詳
列兵, 丁福, 陣亡不詳
列兵, 賈萬清, 蒙城, 陣亡不詳
列兵, 王玉昆, 陣亡不詳
列兵, 周興勝, 陣亡不詳
列兵, 耿東明, 陣亡不詳
列兵, 張子銀, 陣亡不詳
列兵, 王萬英, 陣亡不詳
列兵, 李殿勝, 陣亡不詳
列兵, 姚萬年, 陣亡不詳
列兵, 王敬德, 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 成德,阜陽,十月二十一日病故
二等列兵,張文昌,臨泉,十二月二十一日陣亡懷寧
二等列兵,方振卿,太湖,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孫發堂,蒙城,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韋思功,廣西,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李玉田,臨泉,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段發坤,蒙城,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葛思言,九月十日陣亡望江
二等列兵,燕體勝,渦陽,二月十七日病故太湖
二等列兵,侯桂如,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陣亡潛山
二等列兵,孫富寶,蒙城,三十年八月十三日陣亡望江
二等列兵,楊廣傑,渦陽,三月二十一日陣亡
二等列兵,盛振華,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周振東,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劉廷之,蒙城,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楊芳春,渦陽,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孫文海,陣亡不詳
二等列兵,袁振武,廣西賀縣,三十年陣亡望江
重建構想
皖西南扼長江天險,居大別山之雄,吳頭楚尾,交通鄂贛, 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抗日戰爭期間,這裡亦為重要之戰場。國民政府四十八軍,第五戰區第十一游擊縱隊,中共抗日武裝,日偽反動派武裝,犬牙交錯,盤根錯節,鏖戰不休,許多中華兒女在此為國捐軀,可歌可泣。1944年底,在抗戰即將勝利前夕,報經第五戰區司令部和國民安徽省政府同意,由太、宿、望、懷四縣政府動議、襄助,當地民眾捐資投勞,駐防在望江、太湖、懷寧和宿松沿江一帶的第五戰區第十一游擊縱隊第一支隊,利用二年時間,在太湖縣大石鄉境內之無相寺旁,建成抗日英烈園,供人瞻仰。
由於歷史原因,這座陵園一度遭毀,為時光所湮埋。在二十一世紀,傳承民族不屈精神,彰顯英烈模範,不忘國恥,奮發有為,以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炎黃子孫共同心聲。重建抗日英烈園,還原歷史,以勵後人,意義尤為深遠。重建皖西南抗日英烈園目的在於藉此增強民族的責任感、民族憂患意識、民族的凝聚力。使之成為愛國主義、鄉土教育、開展紅色旅遊的重要基地。重建應本著直面歷史,還原歷史的原則,在恢復原有的建築規模風格基礎上,增設一些新的服務功能。皖西南抗日英烈園原址位於大石鄉境內。該處背靠大安山青巒,面臨煙波泊湖,交通便捷,自然風光絕佳,秀美的湖光山色本身就使人流連忘返。一旦陵園得以恢復,結合原有的大石嶺農民暴動紀念園,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有機統一,將達到珠聯璧合、渾然一體之功效,產生的社會效應將不可估量,同時紅色旅遊也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建設構想:恢復原來的烈士墓,恢復原來的忠烈祠,恢復原來的紀念碑、雕塑、茶亭、戲台,恢復守軍營房和操場,恢復千年古寺——無相寺;新建3000平米集現代聲、光、電科技為一體紀念館一座,以實物、文字、音像等文物資料再現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和先烈英勇殺敵、不屈不撓鬥爭事跡;新建6000平米紀念廣場,整個陵園占地面積80畝,計畫總投資8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