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團結村
遵義市團結村,地處偏僻,峰聚壑連,海拔落差大,地力貧瘠且土地支離破碎,屬於貴州典型的偏遠山區。世代居住於此的村民經常面臨著有水吃不上,有河用不上的尷尬境地,莊稼也是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出身於此的黃大發立志要為村里開通一條灌溉之渠,讓村民吃上幾十代人望而不及的大米飯。
黃大發
男,漢族,1935年11月出生,貴州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半坎組人,國小文化,195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草王壩大隊大隊長、村長、村支部書記等職務,現任團結村名譽村支書。
2017年4月25日,榮獲中宣部頒發的“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17年5月13日,榮獲貴州省委頒發的“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17年9月13日,榮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2017年11月9日,榮獲中央文明委頒發的“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2018年3月1日,當選中央電視台“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大發渠
上世紀60年代,在公社的支持,黃大發的帶領下,村民們開始了第一次鑿渠行動,經過十三年的努力,村民們通過原始的工具硬生生的鑿穿了一個110多米的隧洞和10多公里的水渠,眼看著大山背後的螺絲河水就要引到了草王壩,但一場突發的洪水沖毀了所有的水渠,水渠不得不廢棄。村民們氣餒了,但黃大發並沒有放棄。而是認真總結失敗的原因,找到時機,重頭再來。
為了早日鑿渠成功,只有國小文化且年過半百的黃大發,主動請纓到水利站工作,跟班學習水利知識和開鑿技術,在此期間,黃髮大發非常刻苦,付出了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
上世紀90年代,遵義地區的一場大旱讓黃大發再次堅定了鑿渠的信心,但之前十多年努力而廢棄的水渠始終橫亘在村民心中,成為他們的痛,他們早已放棄的鑿渠的念頭,黃大發不止要幫助他們重拾鑿渠的信心和當年的幹勁,更要動員村民堅信,這次一定能成功。經過耐心的勸導,很多村民決定再乾一次。於是,第二次鑿渠行動在二月的風雪中開工了。而這一年,黃大發年近6旬。
面對懸崖絕壁,黃大發風餐露宿,衝鋒在前,堅守一線,毫不懈怠,甚至無暇顧及家中的兩次變故,為了鼓舞大家的信心,黃大發立下了”水過不去,拿命來換“的誓言,在如此鐵一般的意志面前,鑿渠團隊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用了3年多的時間,一條地跨3個村、經過3座大山、9個懸崖、10多處峻岭,全長9.4公里的水渠終於竣工。清清粼粼的河水,第一次滿滿當當地流進了草王壩村,流進了亘古乾旱的坡地。而這一年,距離黃大發鑿渠的初心,已經過去了36年。
黃大發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為村民鑿渠的事業,36年的堅守,終於為亘古乾旱的土地,引來了一泓滋潤的生命之水,讓村民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米飯,所以,村民親切的稱這條渠為大發天渠。
正式開園
2018年9月1日,以黔北山村原鄉風貌為依託,以黃大發及大發精神為核心的“世界韌文化踐行地”大發天渠旅遊景區正式開園營業。
主要景點
步量大發渠
翻越河谷溯溪
穿越原鄉村落
徒步高山草場
景點特色
特色民宿
特色餐飲
旅遊信息
自駕路線
貴陽(G75)→遵義(G4215)→平正(189鄉道)→團結村大發天渠景區(全程203.3公里)
重慶(G75)→遵義(G4215)→平正(189鄉道)→團結村大發天渠景區(全程328公里)
仁懷(G4215)→平正(189鄉道)→團結村大發天渠景區(全程55公里)
飛機路線
貴陽機場→遵義忠莊客運站→平正仡佬族鄉→野彪
遵義機場→遵義忠莊客運站→平正仡佬族鄉→野彪
高鐵路線
遵義南站(苟江展)→忠莊客運站→野彪
遵義站→忠莊客運站→野彪
客運線路
遵義忠莊客運站→平正仡佬族鄉→野彪
遵義站→忠莊客運站→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