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村[福建漳州漳浦縣六鰲鎮下轄村]

大澳村[福建漳州漳浦縣六鰲鎮下轄村]

大澳村是福建漳州漳浦縣六鰲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以單一自然村為行政村,位於六鰲半島中部,距六鰲鎮中心25公里。東臨外港大澳灣,西瀕內港浮頭灣,南鄰鰲東村,北連新厝村。解放前受兩大自然災害威脅,一是風沙,每年冬季刮北風,飛沙走石便把園地堙沒,來春必須將沙清走才能耕種。二是海水,每逢農曆九月大潮,海水往往涌淹園地,造成鹹漬,兩三年不能耕種。解放後造防護林和築海堤,才改變這種狀況。

政區沿革

大澳明代為陸鰲守御千戶所轄地,清初屬陸鰲保(後編並為龍鰲保)。民國初年為東區六鰲鄉大澳閭,民國29年為第一區六鰲鄉大澳保,民國33年為墩澳保。新中國初期先後屬四區(舊鎮區)、九區(深土區)管轄,1958年9月為大澳生產大隊,屬深土公社六鰲管理區,1961年7月屬六鰲公社,1984年9月,大隊改為村。以單一自然村為行政村。全村545戶,人口2098人。

姓氏來源

大澳在明代是陸鰲守御千戶所軍籍人氏住處,有多種姓氏,後來有的逃亡,有的住到清初,於“遷界”時被官府強制遷走。“復界”以後,佛曇大坑陳姓遷來開基,今98%皆是來自大坑陳姓之祖的後裔。

經濟發展

有沙質農地1200畝,沙丘林地1200畝,灘涂1200畝。過去以農業為主,漁業為副,農產品主要是種植番薯以餬口,漁業落後,產量不多,村民生活較困難。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多種經濟,圍墾造田400畝,蝦池780畝,種植胡蘿蔔600多畝,年產600噸;番薯400畝,年產600噸;養殖蝦、蟹780畝,年產15噸;紫菜養殖600畝,年產40噸,均銷往外地。村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左右。蝦池由村集體所有承包給村民經營,村財年收入20萬元。一般家庭都有電視、冰櫃、電話、電腦、機車、洗衣機等物件,平均每戶用電量100千瓦/時左右,90%的村民均已飲用自來水。

近幾年來,漳州大唐風力發電場坐落在我村,投資3億元;另有祥龍石英砂有限公司、華福石英砂有限公司均選址我村,在我村建造了3千噸級雜貨碼頭一座,使我村成為了一大吞吐口岸。

基礎設施

1、村委會辦公條件:村辦公場所擁有樓房一座,為一幢三層混磚樓房,面積400平方米。

2、老年人活動場所:與村委辦公樓同一處,設於第一層。

3、國小:擁有一所完全國小,學校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於2011年改建教學樓一座,面積1260平方米。設有10個班級,有教師14人,全村適齡兒童100%入學,現有新厝、上大澳自然村學齡兒童在本教學樓就讀。

4、水:90%的村民均已飲用自來水。

5、路:全村營運客貨車1輛,農用車5輛,小車5輛,機車420輛。

6、程控電話:全村有電話300台,手機1420部。

7、閉路電視:全村擁有電視機450台。

旅遊資源

嶗岈山,舊縣誌載為“大澳山,一名羅崎山”。海蝕岩石群被稱為“抽象畫廊”。

人物

1、新中國成立以來

A行政界

陳廣土,深土公社黨委副書記。

陳開河,漳浦縣水產局副局長。

陳德元,漳浦縣經濟局副局長。

陳盛林,漳浦縣-副主任科員。

陳銀龍,漳州市司法局辦公室副主任。

B醫衛界

陳加龍,西安解放軍323醫院主任醫師。

C歷任村(大隊、小鄉)黨支書、鄉長、大隊長、村委主任

陳廣土,1953年,黨支書。

陳水照,1950年,大隊長。

楊福乞,1961年,大隊長。

劉怣紅,1981年,黨支書。

陳福水,1981年,村委主任。

陳仕達,1984年,黨支書。

陳振義,1987年,黨支書。

陳茂法,1983-1986年,村委會主任。

陳秀法,1987-1993年,黨支書。

陳宗嚴,1993-1999年,村委會主任。

陳春發,1999-2008年,黨支書。

陳遠平,1999-2008年,村委會主任。

陳滿福,2009-至今,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