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漈護關橋

大漈護關橋

大漈護關橋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大漈鄉省級風景名勝區境內,護關橋是一座廊橋,始建於清乾隆辛丑(1782)年,橋長28米,寬9.5米,高9米,有廊屋9間,供奉了關公和魁星。護關橋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三層建構廊橋,它兩端接山,橫跨於龍溪鶴水匯流的總水口,如障屏一般,故名“護關橋”。

大漈護關橋,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大漈鄉境內。始建於清乾隆辛丑(1782)年,正當村口龍溪和沐鶴溪交匯處。
這也是一座肩負多重功用的廊橋。
首先是衛護關卡,這可以從“護關橋”的命名直觀讀取。
傳說,荒蠻年代的大漈只有少數刀耕火種的畲民。大約北宋年間,有梅氏家族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便舉族遷徙,世代居住、繁衍於此。守著“雲中桃源”,梅氏家族,也很過了一段清靜平和的日子。
隨著銀礦的發現,桃花源被世外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一撥又一撥的淘金者聚集山谷,寧靜的山谷有了槍聲,起了叛亂,不再有不設防的和平日子了。梅氏家族不得不建造保護家園、守護家族的防禦設施。這就有了這座護關的廊橋。
然而,崇尚耕讀的梅氏家族,並不希望有爭鬥。因而,護關橋的建造,就又同時賦予了諸多文化功能。
護關橋,全長28米,寬10餘米,十間三層。
第一層是關帝廟,正中供奉紅臉關羽,還是戲劇舞台上的忠義雙全,勇武蓋世的英雄形象。把關羽當作武聖人來崇拜,與護關橋的鎮關、護關寓意比較吻合的。但左右供奉的財神爺等,又傳達出關帝神祗信仰因素。這也不奇怪,明清以降,關公大帝早成了集司命祿,佑科舉,賜康福,乃至招財進寶,庇護百業的全能神祗。在我的家鄉,還有關羽父子助智者大師華頂降魔的傳說,是佛界也信仰的神靈。
第二層是文昌閣,供奉的是傳說中主宰功名、祿位的文昌帝君。這也是各地文昌閣普遍供奉的神祗了,沒什麼奇怪。讓我感到不解的是,已有文昌閣了,為何還要在廊橋的第三層另闢魁星閣,單獨供奉金雞獨立、手持毛筆的魁星爺。
我看過多處文昌閣,或供奉文昌帝君,或供奉文魁星神,或同時供奉文昌帝君與文魁星神,也有魁星閣、文昌閣互為稱謂的,取“魁星點斗,文運昌盛”之意。就是沒見過樓上樓下同設文昌閣與魁星閣的。
一旁的陳金榮先生說,那是因為梅氏家族特別鼓勵讀書成才。說著話,陳先生讓我從魁星閣的一扇窗欞向東眺望,能看到一座古老的寺廟建築。陳先生說,那是梅氏宗祠時思寺,那裡有梅氏家族的祭壇,專辟了讀書人的領齋區,又專為期待中的魁首留著正門出入的大門道。
這一說,我也就理解為何要文昌閣連著魁星閣了,那是既鼓勵群體層面上的文運昌盛,又鼓勵個體的折桂奪魁,也就是全民教育與精英教育並重。看來梅氏家族對於文化教育的重視還是很科學的。
聽陳先生說,受梅氏家族的影響,大漈人信奉一句古訓,一切始於教育。這理念至今還深深影響著梅氏後人和所有的大漈人。護關橋的東側就是大漈國小,很普通的一所完全國小,六個年級,六個班級,140名學生,14名教師。但年年都會有從這裡走出去的優秀中學生,隔不幾年,他們中又會產生一批批優秀的大學生、碩士生和博士生。
一個深藏大山的小村,居然同時擁有文昌閣和魁星閣,還同處一座廊橋。很讓你驚訝吧。
憑依魁星閣的窗台,還能看清護關橋下臨龍溪、鶴水,左右連線獅山、象山,橋內是寧靜的村舍,橋外是平展的良田,真有一橋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應該還是一風水橋和觀景樓。
大漈的護關橋很不一般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