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古田縣轄鎮。位於縣境中南部,東鄰卓洋,西接泮洋,北靠吉巷,南與閩清縣、閩侯縣交界。面積2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7787人(2010年六普)。轄3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下安章,距縣城31千米。景點有臨水官。
沿革
宋代屬元和鄉邵南里,元至明代屬元和鄉四十四都、小東鄉四十四都。民國時期改為第二區大中鎮。解放初期改為第四區,1958年成立大橋公社,1984年10月改為大橋鎮。1990年,面積202平方千米,轄33個行政村,人口7999戶39407人,其中少數民族1466人。1996年,面積202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大橋、沜洋、蒼岩、瑞岩、沽洋、洋中、橫洋、中村、錢厝、坑頭、潘厝、周厝、銀場、梅坪、高洋、潮洋、雙橋、石步坑、丘地、蘭坦、隆德洋、常洋、葛藤灣、珍山、澄洋、嶺南、門裡、張洋、牛峰、橫坑、廣勝、籌洋、明洋、金坑裡34個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39560人(五普)。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922102:~201 121大橋村 ~202 220沂洋村 ~203 220蒼岩村 ~204 220瑞岩村 ~205 220沽洋村 ~206 220金坑裡村 ~207 220洋中村 ~208 220橫洋村 ~209 220中村 ~210 220錢厝村 ~211 220坑頭村 ~212 220潘厝村 ~213 220周厝村 ~214 220銀場村 ~215 220梅坪村 ~216 220高洋村 ~217 220潮洋村 ~218 220雙橋村 ~219 220石步坑村 ~220 220丘地村 ~221 220蘭坦村 ~222 220隆德洋村 ~223 220常洋村 ~224 220葛藤灣村 ~225 220下珍山村 ~226 220上珍山村 ~227 220澄洋村 ~228 220嶺南村 ~229 220張洋村 ~230 220牛峰村 ~231 220橫坑村 ~232 220明洋村 ~233 220廣勝村 ~234 220籌洋村 ~235 220門裡村 ~236 220溪源里村
行政區劃
轄36個村委會:大橋村、沂洋村、蒼岩村、瑞岩村、沽洋村、金坑裡村、洋中村、橫洋村、中村村、錢厝村、坑頭村、潘厝村、周厝村、銀場村、梅坪村、高洋村、潮洋村、雙橋村、石步坑村、丘地村、蘭坦村、隆德洋村、常洋村、葛藤灣村、下珍山村、上珍山村、澄洋村、嶺南村、張洋村、牛峰村、橫坑村、明洋村、廣勝村、籌洋村、門裡村、溪源里村。
自然資源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盛產林、茶、果、竹等經濟作物,油柰、四季柚、 檳榔芋、芙蓉李、無核柿等均為果蔬珍品,“大橋柿丸”更是飲譽東南亞。食用菌產業馳名海內外,普及千萬家,有銀耳、香菇、竹蓀、金針菇、茶薪菇、杏鮑菇等二十多個品種,形成了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生產,是全縣食用菌產量最大、品種最全、 從業人員最多的食用菌產區。
經濟狀況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也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機遇、攻堅克難、奮力前進的一年。該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圍繞“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的目標,凝聚合力、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實幹求效,保持了經濟持續較快的增長,社會事業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黨的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繼續呈現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局面。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1億元,比2005年增長10.7%;其中工業總產值1.38億元,農業總產值1.72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4.88%和5%;鄉鎮企業總產值1.81億元,增長7.75%;農民人均純收入3856元;自然增長率為5‰,政策符合率91%。
民俗文化
信仰
主要信仰順天聖母,是道教中救助婦女難產之神,又稱陳夫人,臨水夫人。是福建地區普遍信仰的順產女神,即幫助婦女順利分娩的女神。據說朝廷曾封她為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順懿夫人等。
各種典籍都說陳夫人為福建人,名叫陳靖姑,或陳進故,但有關她的家世,卻又有不同的說法。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陳靖姑是唐朝人,祖居福州府羅源縣,她的父親在朝廷官拜戶部郎中,母親葛氏。陳靖姑有個兄長叫陳二相,另外還有個義兄叫人,村里人只好立廟奉祀,每年重陽節要買童男童女二人供祭大蛇。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觀音菩薩赴群仙會後回南海,途中見福州惡氣沖天,知有妖孽為害,於是決心派神人前去除害。她剪一指甲,化作金光一道,直透葛氏之腹,葛氏感孕,在唐大曆年間甲寅歲(774年)正月十五寅時生下陳靖姑。陳靖姑生下來時,“瑞氣祥光罩體,異香繞闥,金鼓聲若有群仙護 送而進者,因諱進姑”。陳靖姑十七歲的時候,帶劍斬殺為害一方的毒蛇,除掉了長期危害百姓的妖怪。陳靖姑立了大功,這事傳到了朝廷,唐惠宗封她為“順懿夫人”。
後來,唐王皇后難產,生命垂危。陳靖姑知道了這件事,就進入宮中,用法術幫助皇后順利生下太子。宮娥上奏,皇上非常高興,敕封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並在古田建廟祭祀陳靖姑。民間則相信陳靖姑法力大,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妖不為災。
據清朝姚福均《鑄鼎余聞》卷三引謝金鑾《台灣縣誌》載,陳靖姑為福州人陳昌的女兒,這是另一種說法。當時,古田臨水鄉有白蛇於洞中吐氣為疫癘之害。一天,鄉人看見一穿朱衣人仗劍斬蛇,為民除害。鄉人打探其來歷,朱衣人對大家說:“我是江南下渡陳昌的女兒。”說罷就消失了。人們就在朱衣人斬白蛇的洞旁修建祠廟供奉朱衣人。從此以後,朱衣人有祈必應,有應必靈,名聲大噪。宋淳祜(1241~1252年)年間封崇福昭惠慈濟夫人,所賜扁額上書“順懿”。後來又加封天仙聖母青靈普化碧霞元君。
浦城有個叫徐清叟的,他的兒媳婦難產,有生命危險。陳靖姑幻化身形,來到徐家幫助產婦順利生下孩子。徐家給予厚謝,陳靖姑堅辭不受。徐家人問起她的姓名和住處。她只是說:“古田人,姓陳。”說完就離去了。後來,徐清叟到福州做官,就派人到古田去查訪陳靖姑。來人見到廟中神像,酷似那個幫助分娩的女子,就回去報告,徐清叟也來廟中看那神像,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到他家去助產的是陳靖姑的化身。於是,上奏朝廷,請求為陳靖姑加封。福建地區的人都很崇拜陳靖姑,婦人分娩,必然掛她的神像在房中,以祈得順利分娩 。到嬰兒生下三天后舉行洗兒誕生禮時,才將神像取下燒掉。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說陳靖姑是福建古田縣臨水鄉人。與劉杞成婚,懷孕數月,遇上大旱。她為了解救鄉親,消除旱情,便用墮胎的方法來祈雨,結果雨是祈來了,她自己卻由於墮胎而亡,死的時候還只有二十四歲。她臨終前說:“我死後必成神,專門幫助產婦分娩。”後來,婦女分娩,必掛陳靖姑神像,才能順產。
陳靖姑的身世雖然說法不一,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都與助產或分娩有關。
奉祀
臨水夫人曾授閭山道法,當有鎮妖驅邪之道術,但民間卻以救產保胎為臨水夫人之主要靈績。《鑄鼎餘聞》卷三引同治《麗水縣誌》稱,婦女敬事夫人,即所稱順懿夫人、 護國馬夫人也。
凡求子者,必赴廟虔禱於臨水夫人。兒生後,自洗兒及滿月、周歲,必設臨水夫人之位於家,供奉香火。有的還招瞽者唱夫人遺事,稱為唱夫人。每年上元前二日,司事擇婦人福壽者數人,為夫人沐浴更衣。次日,平明升座,各官行禮,信徒焚香膜拜,絡繹不絕。當晚,還從廟中抬夫人像巡行街上,張燈結彩,鼓吹喧闐。小兒數百人皆執花燈跨馬列前隊。觀夫人出巡者,比肩路塞。
周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 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白溪草場
古田白溪天然草場位於距離杉洋鎮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總面積2.4萬多畝。這裡重巒疊嶂、風光旖妮,芳草連天 景色秀麗。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雲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岩、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
翠屏湖
位於福建省會福州的“後花園”古田縣城東郊,距城區3公里,距福州2小時車程。1958年,國家在此興建“一五”計畫重點工程、我國第一座地下水電站——古田溪水電站, 築起長412米、高71米的大壩蓄水,淹沒了逾千年歷史的古田舊縣城,形成了水域面積達37.1平方公里、蓄水量為6.41億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 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這裡四周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四季如春;湖面煙波浩淼,空氣清新,水質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島湖”之美 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