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溝村[山東萊蕪市萊城區鎮下轄村]

大橋溝村隸屬濟南市萊蕪區楊莊鎮,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2.5公里處。南鄰閆橋村,北接司家嶺村,東與小橋溝毗鄰,西去是泰萊高速公路楊莊路口立交橋。耕地1698畝,1008口人。 據村中原關帝廟碑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喬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村南有水溝,並建有橋樑,曾名橋溝。因重名,冠一大字,名大橋溝。大橋溝村現有馬、薛、張、盧、李、郝、劉等10餘姓氏,其中以馬、薛、張三姓居多,約占全村70%左右。

村情介紹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辛莊保·大橋溝”。據《中共楊莊黨史大事記》載:大橋溝村1939年4月至1943年7月隸屬萊蕪縣九區阜豐鄉;1943年7月至1945年10月,歸屬張里區;1945年10月至1946年9月,張里合併至水北區,大橋溝村併入水北區管轄;1946年9月至1951年3月,歸屬楊莊區閆橋鄉;1951年3月至5月,楊莊區改稱十五區;1951年5月至1953年5月,所屬閆橋鄉劃歸魯西區;1953年5月至1955年10日閆橋鄉劃回,仍屬十五區;1956年10月楊莊區將9個鄉合併為5個鄉,大橋溝村劃歸魯西鄉;1959年劃歸楊莊公社,後為楊莊鎮至今。
大橋溝村雖由喬姓遷此建立,但今無一喬姓村民,不知所終。村東南現有喬家墓林,皆為油簍墳。1972年長埠嶺大會戰時,墓林被破壞。
村中現存有一老槐,其樹齡已無人能說清,樹幹需幾人合抱。古槐閱盡滄桑,老枝幹枯,主幹中空,村童在樹洞內玩耍嬉戲。老槐生命力極強,枯枝又吐新芽,可謂老樹新花,成為該村一大景觀。村原有藥王廟,白衣廟。據老人們回憶,廟內原有藥王老爺泥像、白衣奶奶泥像等,村人逢病遭災,常到廟內拜神問卜,以求祛病消災,廟內香火不斷。解放前,村民馬洪儒帶頭破除迷信,拉倒神像,借廟宇開辦學堂。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村里組建業餘劇團,演員有30多人,演出《楊家將》等十幾個傳統劇目。劇團常到外地義演,影響頗大。
大橋溝村一村民亓瑞雲,清宣統元年(1909年)生,現已93歲,仍神清體健,善言談,能自己趕集、走親、串門。全村人有愛家報國之志。革命戰爭年代,大橋溝村先後有20多人參軍入伍,其中馬祥雲、盧志甲、高俊用、亓法貞四烈士在解放戰爭中以身殉國。
1966年曾在黑羊山石坡上建起占地8畝的磚瓦窯一座,以產塊磚、石瓦為主,手工操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因設備落後而停產。1976年楊莊人民公社徵用大橋溝村南土地5畝,建立楊莊沙場,由汶河灘向司家嶺火車站運沙。運沙隊伍多以大橋溝村民為主,工具由小推車、地排車一直發展到拖拉機。20世紀80年代中期達到鼎盛時期,當時大橋溝村拖拉機發展到120多台,成為聞名十里八鄉的河沙運輸專業村。河沙遠銷德州、滄州等地。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公路運輸的發展,火車站沙場停辦,運輸隊漸衰。1991年沙場改建為造紙廠,1992年劃歸大橋溝村,1996年改制為私營企業,成立恆利紙業公司,公司工人以大橋溝村民居多。
大橋溝村人自古尊師重教,崇尚文化,先後有30餘人從教,其中以馬姓居多。從教最早者當屬20世紀40年代的馬洪儒、馬登江、盧之慶等人,並出現了馬登海“一門七教”三世教師之家。村辦學堂最早是在原藥王廟、白衣廟舊址上改建的,時杯大僑溝學校,有國小5個年級,中學兩個年級,招收大橋溝、小橋溝、大閆橋、小閆橋等4村學生。20世紀70年代,大橋溝學校保留國小,中學併入胡家宅聯中。1982年在村支書張鳳海積極帶領下,全村人慷慨解囊,捐資辦學,投資十幾萬元蓋起二層教學樓,當時屬楊莊鎮村級第二座教學樓。學校更名大橋溝國小,在校生200多人。1996年胡宅學區開辦聯合國小,大橋溝國小四、五年級全部併到胡宅聯小。2000年三年級又併入胡宅聯小,現大橋溝國小僅保留一、二年級和幼稚園。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大橋溝村有50多人考入大中專院校,僅1980年全村就有20餘人考入全國各大中專院校。
大橋溝村自建國以來,就設有村衛生室,最早的赤腳醫生為村民馬德富等人。2001年春,村衛生室成為楊莊衛生院下屬的大橋溝村衛生所,設有藥房、診斷室、注射室,並配有常用醫療設備,4名專職醫務人員,鄰村小橋溝、閆橋村村民有病都來醫治。
解放前,大橋溝村農業作物以高梁、地瓜等為主。因高粱秸資源豐富,大橋溝村家家戶戶有編席的傳統。1946年至1960年間非常盛行,主要產品有摺子、席簍子、鋪席、大鍋蓋等。1955年入社後種高梁的少了,集體出工,村民沒有時間自主經營,編席這種手工業漸衰。大橋溝村大麻種植歷史悠久,多分布於村南汶河北岸一帶。生麻多用於繩經加工,村內20世紀四、五十年代盛行家庭作坊式經營。除麻繩外,還有豬毛繩,因其堅固耐用,遠銷東北等地.,麻稈因用硫磺烤過,用其點火炙烤,對外傷有較好的殺菌止血功效。據說北京博物館裡展示有萊蕪戰役時村民用麻稈點火、救護解放軍士兵燃過的麻稈。1977年楊莊供銷社在大橋溝村扶持大麻種植,定產定購,20世紀80年代末漸衰,現村民多已改種其他經濟作物。
1965年縣政府組成駐大橋溝村工作組,組長為宋登雲縣長。他們帶領全體村民大搞農業開發,推廣科學種田,挖抗旱溝,在黑羊山上建養殖廠,推廣烏克蘭豬、約克夏豬等畜牧新品種,計畫把大橋溝村建成全縣新農村示範點,全體村民熱情高漲,工作組計畫在全村統一輸電,線桿已立好。此時,“文化大革命”已經開始,1966年下半年工作組撤銷,整個示範點建設項目擱淺。1976年時任縣長孫其松帶領縣屬各局主要負責人在黑羊山扎防震棚,參加勞動,大搞秋種現場會,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生產1972年至1974年,楊莊鎮開展長埠嶺大會戰。在張里管區人民的參與下,全村1700餘畝地深翻整平,削高填窪,全部改造成大畦田。1975年7月雪野水庫東乾渠建成,大橋溝村在東嶺、北嶺挖建兩個水塘蓄水澆田,俗稱“鈴鐺水庫”。1972年楊莊人民公社出資在村南坡打直徑6米機井一眼,駕起黑羊山揚水站。1999年埋設地下管道2000多米,直通石家河村嶺頂。大橋溝、石家河等4村受益。1987年大橋溝村藉助雪野乾渠水源和黑羊山地勢之便利大搞攔水壩蓄水工程,解決了南窪200多畝地的灌溉水源。1989年大早,村里投資18萬元在汶河北岸挖5米直徑大機井一眼,埋設地下管道1600多米,南水北調,大大緩解了村北坡大片土地的用水問題。
大橋溝村民有經商傳統。村民馬登躍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常年到安徽、浙江一代購買茶葉、棉布。當時店面較大,生意興隆,家業富足。勤勞智慧的大橋溝村人,在做好農業增產增收文章後,致富路子越走越寬,湧現出大量致富能人。現在村裡有百貨商店6家,豬、牛、蠶、雞養殖戶5家,飯店兩家,古典家具廠1個,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外出從事麵食加工業、建築業的村民更是逐年見增,全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1999年開始,大橋溝村部分村民走出國門到日本、韓國等地打工掙“洋錢”。2001年大橋溝村建成電話村。彩電、影碟機、電冰櫃、機車大量進入尋常百姓家,有些家庭購置了電腦、汽車。

人文自然

古時,村“泉子崖”頭有一泉眼,如大鍋蓋般大小,常年噴涌不斷,多次發生過洪水。後來村中人用大鐵鍋將泉眼蓋住,泉水小,不再成患。現“泉子崖”常年流水不斷,皆為鐵鍋四周泉水溢出所致。
為防土匪人村騷擾,民國年間村中築有土夯圍子牆。東西各築有一門,北有大北門、小北門,大北門為正門;圍子牆高約8米有餘,厚1米左右,牆中間有一土樓。牆中有梯,人可在土樓上放哨,晾望。圍子牆東西長百餘米,甚為壯觀,在當時成為護村安民的一大屏障;後匪亂漸平,社會安定,失去作用,無人修復,逐漸坍塌。築牆成溝,因溝植樹,溝多樹多,成為該村一大特點。築圍子牆時取土挖壕而成的大溝,多年來成為該村的主泄洪渠道。該溝南北縱貫全村,北接村“鈴鐺水庫”,南直通汶河,寬5米多,長千餘米。近年來,村民砌邊築欄,在主要街口修鐵欄橋4座,排洪泄水能力日益增強。除此主溝外,分布於全村東西兩側的河溝達數十條之多。細水長流,常年不枯,終匯流於汶河之中,村中人皆曰“福水長流”。其中以泉子崖和薛林溝較為有名,並流傳有“鍋蓋泉”的美麗傳說。“泉子崖”頭有一古井,位於地表,人稱“地上井”。此井受“鍋蓋泉”惠澤,大旱不竭,現為村西居民飲用之水,清洌甘甜,富含微量元素。村民攔溝蓄水,多用於灌溉,發展農業生產。村中姜、蒜較早的種植傳統多得益於此。
大橋溝村南有一陡坡,面積近百畝,產黑色大理石,俗稱豬肝子石。整坡造田時,一塊塊黑色巨石裸露地表,遠望似群羊上坡,土坡故得名“黑羊山”,黑羊山大理石由地表至地下近20米厚,貯量頗豐。因其質地堅硬、石色黑純、富含礦物質等而聞名四鄉。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羊山石逐漸被開發利用,大塊石料被解為石板,用於製作茶几、桌面等仿古家具。細石小塊多被軋碎成粉或拔絲用於建築,有隔音、防火之功效,大量進入曲阜、北京等大中城市。現石坡承包給個人,坡前坡後留有開鑿石料的大小石窩20餘處。20世紀60年代,村民在坡上栽種核桃樹、板栗樹等數千棵,成為一片蔥綠山林。後遭砍伐,現僅存300餘棵,皆水桶般粗細。其餘坡地現大都改為良田。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馬祥雲 盧志甲 高俊用 亓法貞
二、歷任村支書
1955年-1956年10月  馬德海
1957年01月-1958年12月 李煥之
1959年01月-1961年12月 馬德海
1962年01月-1962年12月 薛豐富
1963年01月-1982年12月 張風海
1983年01月-1990年03月 亓法榮
1990年04月-2000年12月 郝維洋
2000年01月-  馬子軍
三、歷任村主任
1946年-1947年6月   馬登岳
1948年01月-1954年12月 亓瑞讓
1955年01月-1956年08月 馬德海
1956後09月-1958年10月 馬登義
1958年01月-1961年12月 薛逢富
1962年01月-1964年05月 馬登義
1964年05月-1968年07月 薛逢富
1968年08月-1976年12月 馬德海
1976年12月-1981年12月 亓法榮
1982年01月-1990年   郝維洋
1990年-1991年  馬玉榮
1991年05月-1991年12月 馬玉慶
1992年-1998年12月   馬玉榮
1999年01月-2001年12月 劉炳禹
2002年01月-  馬子軍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劉海田 1946年“大動參”時入伍參軍,官至團級,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淮海戰役。
亓文忠 任濟南軍區某團政委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馬 麗 萊蕪市人民醫院高級統計師
盧松林 無錫輕工業學校畢業,山東廣寒宮集團總工程師
六、“一門七教”三世教師之家
馬登海(1914-1983)幼時在濟南一師求學,20世紀20年代末畢業後在山東省教育廳工作,抗戰爆發後從軍去南方,曾在黃浦軍校學習,加入國民黨,官至團參謀長,少校軍銜。解放戰爭時期率一個師起義,後回家。自1950年起乾教師,自城關實小、口鎮山口完小輾轉多處學校任教,1972年退休:馬登海二弟馬登江,20世紀30年代末在泰安英國人開辦的育英中學讀書,畢業後從教,於1975年工作中病故。馬登海四弟馬登湖,20世紀50年代泰安師範畢業後從教,在楊莊人民公社司家嶺、侯家窪、大橋溝等村任教20餘年,1978年退休。馬登海之子馬成龍,1951年從教,1978年退休。馬登江之子馬俊龍,1965年從教,中學一級教師。馬登湖之子馬滄龍,1978年從教,現在萊蕪第一職業中專任教。馬成龍之子馬保生,大學畢業後現在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工作。

特產展台

近年來,大橋溝村人以治水為重點,全村糧食產量大增。村民逐漸嘗試種植生薑、大蒜等經濟作物,已發展100餘畝,村民逐漸走上致富之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