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本書是編者根據多年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經驗並結合我物理實驗中心新購置的實驗設備而編寫的。全書共分兩部分:緒論和實驗。緒論著重介紹測量與誤差、有效數字、數據處理的基本方法等。實驗部分共包括40個實驗,涵蓋力學、熱學、聲學、電磁學、光學,包括預備性實驗、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注重突出物理思想和物理實驗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各學科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實驗內容。
本書編寫思路清晰,原理講述透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從事相關教學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前言
2013年我校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得教育部專項資金項目的資助,以及近三年在學校教學實驗室建設項目的資助下,實驗中心新購進了一大批物理實驗教學儀器,更新率達到了80%以上,使得原有的實驗教材與實際教學儀器嚴重不符,學生在實驗前的預習內容和實際操作內容脫節。為使實驗教材更好地符合我中心的實驗儀器,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安排老師整理出這本實驗教材。本教材是在原有教材(《大學物理實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的基礎上,結合我校新進的儀器設備而重新編寫的,對原有的內容做了部分調整和修改,增加和刪減了部分實驗項目,內容更豐富。全書共列出實驗項目40個,覆蓋了我中心的絕大部分實驗儀器,完全能夠滿足理工科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實驗課的需求。
本書凝聚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數理學院物理系和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所有老師的教學成果,是在所有老師長期實踐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我實驗中心的實驗儀器,總結教學經驗編寫而成的。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有湯型正(改編了緒論及附表部分)、
王希成(編寫實驗1、實驗3、實驗18)、羅中傑(編寫實驗14、實驗15)、李鐵平(編寫實驗12、實驗28)、何開華(主持改編工作,編寫實驗2、實驗29)、杜秋姣(編寫實驗4、實驗26)、郭龍(編寫實驗5)、鄭安壽(編寫實驗6、實驗13)、石鐵鋼(編寫實驗16)、張自強(編寫實驗27)、景銳平(編寫實驗17、實驗24、實驗36、實驗40)、萬珍珠(編寫實驗19)、陳玲(編寫實驗20)、馬沖(編寫實驗21、實驗35)、呂濤(編寫實驗23)、吳娟(編寫實驗30)、王清波(編寫實驗31)、萬淼(編寫實驗32)、陳洪雲(編寫實驗33)、左小敏(編寫實驗34)、金三梅(編寫實驗25、實驗37)、張光勇(編寫實驗10、實驗11)、王美娟(編寫實驗38、實驗39)、汪禮勝(武漢理工大學,編寫實驗7、實驗22)、陳鳳翔(武漢理工大學,編寫實驗8、實驗9)。全書由何開華和湯型正組織改編、修訂和統稿,由羅中傑、景銳平和王美娟負責校對。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也廣泛參考了兄弟院校的相關教材,我們特別到武漢本地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兄弟院校的物理實驗中心進行了走訪,吸收了其中優秀的實驗內容和方法,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寫時間緊,參與編寫的老師多,多數老師初次編寫實驗教材,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衷心希望專家及廣大讀者對本書提出批評指正意見,以供我們再版時改正,提高本書的編寫質量。
編者2016年8月
目錄
緒論
實驗1拉伸法測量金屬的彈性模量
實驗2固體線膨脹係數
實驗3雙懸扭擺測轉動慣量
實驗4動態懸掛法測定楊氏彈性模量
實驗5弦振動的研究
實驗6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測量
實驗7超聲聲速的測定
實驗8分光計的調節
實驗9三稜鏡頂角測量
實驗10色散曲線的測定
實驗11光柵衍射
實驗12超聲光柵及其套用
實驗13薄透鏡焦距的測定
實驗14雙稜鏡干涉測量光波波長
實驗15等厚干涉及套用
實驗16麥可遜干涉儀的調節和使用
實驗17溫差電動勢實驗
實驗18惠斯通電橋測電阻及檢流計內阻測量設計
實驗19自組雙臂電橋測量低值電阻
實驗20示波器的原理及套用
實驗21新能源電池特性研究
實驗22模擬靜電場
實驗23霍爾效應及其套用
實驗24RLC電路特性的研究
實驗25金屬箔式應變片性能感測實驗
實驗26大功率白光LED發光特性研究
實驗27磁懸浮導軌實驗
實驗28光電效應及普朗克常數的測定
實驗29弗蘭克赫茲實驗
實驗30密立根油滴實驗
實驗31測定金屬鎢的電子逸出功
實驗32氣體比熱容比的測定
實驗33偏振光的觀測與研究
實驗34單縫單絲衍射
實驗35地磁場測量實驗
實驗36都卜勒測聲速
實驗37三線擺、扭擺
實驗38FDNSTI液體表面張力係數測定儀
實驗39準穩態法測量導熱係數和比熱
實驗40光纖通信及光纖感測綜合實驗
附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