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5240.75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5.4℃,年降水量2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包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436.35畝,人均耕地0.96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7.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4.14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05戶通自來水,有275戶飲用井水,有17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0%)。有575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8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4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5戶(分別占總數的52%和49%)。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0公里,建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拖拉機6輛,機車48輛。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85畝(其中:田1650畝,地 1035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278.1畝,草地173畝;荒山荒地353.3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7.4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2.82萬元, 占總收入的46%;畜牧業收入56.19萬元,占總收入的3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67頭,肉牛18頭);林業收入10.84萬元,占總收入的6%;第二、三產業收入8.52萬元,占總收入的4.8%;工資性收入19.1萬元,占總收入的10.7%。農民人均純收入2400元。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9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人(占勞動力的0.6%),在省內務工9人,到省外務工2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教師 13人,距離蘇帕河中學1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生校學生296人:其中小學生198人,中學生98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6戶,共鄉村人口2616人,其中男性1455人,女性1161人。其中農業人口2616人,勞動力178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僳僳族混居地),漢族2164人,白族9人,僳僳族44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人,占人口總數的0.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13人,參合率58.1%;享受低保7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543戶,占農戶總數的98.5%。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7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71.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公開、政務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