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簡介
大坪醫院是全軍唯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軍隊醫療衛生機構。大坪醫院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中心是由院所多學科參與組建而成。中心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擁有軍內傑出醫療人才,並配備有國際化標準GMP實驗室。主要從事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分離、培養、誘導分化和製備,使細胞質量達到國際標準。我中心現採用多項針對不同腫瘤患者的細胞治療方案,如DC、CIK、DC-CIK等,為腫瘤前期、術後及晚期患者提供了差異化的臨床治療方案以及評估體系,對腫瘤治療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專家簡介
陳東風: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消化內科、消化內鏡中心及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近5年來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論文9篇。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科技部國家支撐計畫等課題共8項。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ERCP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酒精肝與脂肪肝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病分會委員、全軍消化內科專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重慶市消化疾病專委會主任委員,獲全軍育才“銀獎”。擅長消化內鏡、消化血管介入的診斷與治療、在西南地區率先開展幹細胞移植治療終末期肝病、清醒鎮靜內鏡及細徑內鏡的臨床套用。研究領域主要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診治、幹細胞的分化調控及消化系腫瘤的表觀遺傳學三個方向。任《中華肝臟病雜誌》等8家雜誌編委,主編《診斷學試題集》、《野戰內科急救學》、《消化系統疑難病例診治思維》三部專著。培養碩、博士研究生40名。徐祥:副主任醫師,副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匹茨堡大學博士後。現任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中心副主任,兼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一室副主任。擅長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各種實體瘤的病員篩查和臨床診治工作,專注於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分離、培養、誘導和分化基礎和臨床轉化套用研究。先後承擔國家863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項、973項目分題1項、全軍科研課題1項,重慶市課題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於《EMBOReports》、《JBioChem》和《MolecularTherapy》等國際知名SCI雜誌上發表論文8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
余健: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和匹茲堡大學腫瘤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大坪醫院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中心客座教授及副主任,是《Gens&Dev》、《PNAS》、《JExpMed》、《EMBOJ》、《Gut》等多種國際知名雜誌的審稿人。獲美國NIH,ACSandFMARI等16項基金課題資助,累計經費達6百多萬美元。於《Science》、《Cellstemcell》、《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CancerCell》、《CancerResearch》、《Gut》和《Blood》等國際知名的SCI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累計影響因子達570分,累計引用次數達到7400餘次。在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基礎和臨床轉化套用研究方面有極深的造詣,為這一領域內的國際知名專家。
林星石:現任解放軍總醫院腫瘤免疫生物治療研究室教授、醫學教授,免疫細胞抗腫瘤治療專家、臨床腫瘤治療專家,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腫瘤中心腫瘤免疫生物治療室研究員,長期從事免疫細胞抗腫瘤臨床套用和研究工作並且擔任中央首長的保健工作,有豐富的臨床與製備技術經驗,率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開展DC、CIK、NK、EAAL等細胞治療技術。先後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及德國進修。在外長期從事腫瘤細胞生物治療的研究並負責指導和參與細胞保健與治療第一線的工作,掌握製備各種相關免疫細胞的技術並具有豐富的臨床套用經驗。自2002年起,曾為解放軍總醫院逐步申請DC、CIK及NK等細胞製備和臨床套用審批,並分別於2006年和2009年獲得總後衛生部醫療管理局的DC-CIK與NK臨床套用級批號。
科室技術骨幹
學科特色
(一)先進設備
我中心擁有細胞培養相配套的先進設備。美國ThermoCO2培養箱、Thermo生物安全櫃、Thermo超低溫冰櫃、日本OLYMPUSCKX41螢光倒置顯微鏡等。
(二)醫療技術
腫瘤生物治療是腫瘤患者康復的新希望。我中心引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最新最成熟的腫瘤治療方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作為最新最成熟的腫瘤治療方法,是指從患者自體外周血中分離出單個核細胞(抗癌相關因子)經過體外激活、修飾、擴增後回輸到患者體內,調節和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或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
(三)專科技術特色
1、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是將人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在體外用多種細胞因子共同培養一段時間後獲得的一群異質細胞,兼有T淋巴細胞強大的抗腫瘤活性和NK細胞的非MHC限制性殺瘤優點。
2、負載自體腫瘤裂解物的DC疫苗——樹突狀細胞(DendriticCell,DC)腫瘤疫苗治療技術是一項現代高科技生物技術。是將採集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體外誘導為大量樹突狀細胞並負載腫瘤細胞信息回輸給患者。回輸的DC腫瘤疫苗會在患者體內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效應細胞,精確“瞄準”腫瘤細胞進行殺傷,又具有特殊的抗原提呈能力,同時在患者體內誘發免疫記憶功能,使患者獲得長期持續的抗腫瘤效應。
既表達腫瘤的所有抗原成分,,可以有效的選擇靶細胞——腫瘤細胞,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免疫治療新手段。
服務宗旨
以患者為中心,保證患者的細胞生物治療安全,有效,符合臨床診斷。
質量方針
採用國際先進的設備、技術,規範化、信息化的管理
質量目標
1、契約履約率:100%
2、用戶滿意率:90%
3、產品細胞量不少於10×109
4、細胞活率在>95%
5、內部質量控制失控率:<0.1%
6、產品無菌試驗合格率100%
學術成就
在國外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數十篇
WangBin,WangJun,ChenDongfeng.Anunusualcauseofrecurrentmassiv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Gastroenterology.2012;143(3):542-872
LiYan,ChenDongfeng.Theoptimaldoseofomega-3supplementationfor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JournalofHepatology.2012(57):467-477
XiangXu,JayaVatsyayan,ChenxiGao,ChristopherJ.Bakkenist,andjingHu.SumoylationofeIF4EactivatesmRNAtranslation.EMBOReports,2010;11(4):299-304.(IF:7.82)
XiangXu,JayaVatsyayan,ChenxiGao,ChristopherJ.Bakkenist,andjingHu.HDAC2promotteseIF4EsumolationandactivatesmRNAtranslationgenespecifically.JBiolChem.2010;285(24):18139-18143.(IF:5.32)
YuFuWang,XiangXu#,XiaFan,ChunZhang,QiangWei,XiWang,WeiGuo,WeiXing,JianYu3,Jing-LongYan2andHua-PingLiang.ACell-penetratingPeptideSuppressesinflammationbyInhibitingNF-κBSignaling.MolecularTherapy,2011;19(10):1849-57.#Firstco-author.(IF:7.1)
LiNa,XuXiang#,XiaoBin,ZhuEn-Dong,LiBo-Sheng,LiuZhen,TangBin,ZouQuan-Min,LiangHua-Ping,MaoXu-Hu.H.pylorirelatedproinflammatorycytokinescontributetotheinductionofmiR-146ainhumangastricepithelialcells.MolBiolRep.2012;39(4):4655-61.#Firstco-author.(IF:2.03)
7、ZhangChun,LuFang,XuXiang,LiangHuaping.Evodiamineinducescaspase-dependentapoptosisandSphasearrestinhumancolonlovocells.AnticancerDrugs.2010;21(8):766-776.(IF:2.23)
8、YuJ,LazzeroniL,QinJ,HuangMM,NavidiW,ErlichH,ArnheimN.Individualvariationinrecombinationamonghumanmales.AmJHumGenet.1996;59(6):1186-92.
9、YuJ,ZhangL,HwangPM,RagoC,KinzlerKW,VogelsteinB.Identificationandclassificationofp53-regulatedgenes.ProcNatlAcadSciUSA.1999;96(25):14517-22.
10、YuJ,ZhangL,HwangPM,KinzlerKW,VogelsteinB.PUMAinducestherapidapoptosisincolorectalcancercells.Mol.Cell.2001;7(3):6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