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匡山位於四川江油市大康鎮西北,其山勢如筐,諧音匡山距市區20公里。山勢險峻,林壑深邃,風景秀麗,背倚龍門山余脈諸峰,下臨清澈明淨的讓水河,西有天然溶洞佛爺洞景區相鄰。,
大匡山於唐代就有寺廟。《江油縣誌》載:“匡山寺,唐貞觀中,僧法雲開堂於此,僖宗幸蜀,敕賜中和寺,寺右有李白祠。”宋乾道六年
(1170年)匡山碑文記載:“本寺原是古蹟,唐李白讀書所在。”詩聖杜甫入蜀到江油曾吟詩云:“匡山讀書處,白頭好歸來”。
現存江油李白紀念館內的宋碑《敕賜中和大明寺住持記》載:“玄宗朝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為當縣小吏,後於此山讀書,於喬松滴翠之坪,有十載。厥初,有題寺詩云:‘曉峰如畫碧參差,藤影搖風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謂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大匡山遺址上的碑刻於1981年全部運至李白紀念館保存。
李白詩歌《別匡山》、據江油縣誌(清)記載:大匡山,在縣西三十里,一名大康山,又名戴天山。楊天惠《彰明逸事》云:“李白本邑人,隱居戴天大匡山。”吳曾《漫錄》云:“白嘗讀書於大、小康山。”杜甫寄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太白集有《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名勝志》云:“高聳亭亭,形如匡字。”
大匡山是李白少年讀書的地方,貞觀年間就修建了經堂、廟宇。公元883年唐僖宗賜大明寺“中和大明寺”額,公元1888年清光緒年間修建匡山書院,包括李白祠、太白樓、雙桂堂和中和殿等建築。如今,原來那些精美的建築早已不見蹤影,“匡山書院”石碑也被擺放在清蓮鎮去了。只有近年來人們修建的新建築不斷完善,一塊不鏽鋼匾牌上書“匡山寺”,掛在三清殿門上,室內供奉著著上清、玉清、太清(即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元始天尊)三尊泥塑像以及其他神靈。山門也是通常的彌勒佛開心地迎接著每一個人。山門前是一條水泥石砌的小徑,順著山勢靜靜地藏在濃郁的樹木中。寺廟附近修建了涼亭、拱橋、水池。
相關詞條
-
匡姓
匡姓,主要起源於商王沃丁封其子羊於一個叫匡國的部落(今湖北省東部),建立侯國,是為匡侯,其後代有漢朝丞相匡衡。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3位。在2007年...
姓氏源流 支姓始祖 郡望堂號 家譜文獻 歷史名人 -
匡山村
匡山村位於濟南市西北隅,東與堤口莊為鄰,西與南沙村接壤,南與老屯村、後屯村、楊莊村相連,北依小清河。全村轄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隸屬於濟南市槐蔭區匡山...
地名來歷 基本介紹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村莊建設 -
山岸秀匡
山岸秀匡,男。日本人,奧林匹亞大賽前十五名。亞洲健美標桿人物,亞洲健美唯一一個沖入世界前十強健美選手。出生於1973年6月30日。身高163厘米(5英尺...
生涯成績 主持點評 人生經歷 -
匡山國家森林公園
匡山地處閩北邊陲浦城縣富嶺鎮境內,與浙江龍泉接壤。因山形“四周奮起、而中窳下,形似筐廬”而得名。公園總面積達2175.13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92.6%。
簡介 歷史 籌建 -
匡源
匡源(1815-1881年), 字本如,號鶴泉,山東膠州人。晚清大臣,鹹豐帝顧命八大臣之一。書畫家,教育家。 出生於書香人家,自幼聰敏好學,才思敏捷,認...
人物生平 主要功績 家族淵源 軼事典故 個人作品 -
匡山佛爺洞
匡山佛爺洞位於李白故里——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處,是神密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此處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連李白讀書台;東臨觀霧、團嶺...
簡介 特點 遊玩須知 交通指南 -
匡特家族
作為德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匡特家族一直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內。這並非這個家族已經沒落的原因。其實這正是這個家族的特徵——低調。從家族的奠基者埃爾米匡特開...
匡特家譜 家族大事年表 -
匡堰鎮
匡堰鎮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的滬杭甬沿海開放地區的杭州灣南,緊靠慈谿城區,東離寧波56公里,西距杭州150公里,南倚四明山麓,北與上海一水之隔;行政區域...
鄉鎮概況 自然環境 地理氣候 經濟發展 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