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感覺,如果主角裡面有一個瘋子或哲學家,那多角度敘事的厲害就體現出來了。以瘋子兼哲學家尼採為例,常人看到一匹馬又老又瘦沒什麼感覺。可尼采不,他看到瘦馬會想到自己孑然奮鬥的一生,會想到自己的晚景就和這老馬一樣,會想到自己和這老馬一樣不被世人理解,還要忍受鞭子。如果我來寫這一段,我會先從旁觀者視角寫一匹老馬走在路上,周圍景物都平淡無奇,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在街邊散步。再以車夫的角度寫寫老馬,講講多少錢買來的,用了幾年,再抱怨幾句,這馬不行了,老了,不吃草也不幹活。再以尼采的視角來一段精彩的意識流,這是體現你功底的地方,你能理解幾成尼采?如果你心裡真把尼采當瘋子(國小生所理解的瘋子,見到還扔磚頭),那你還是老老實實從旁觀者角度寫尼采抱著老馬痛苦吧。
多角度敘事最怕的就是弄巧成拙,當然使用任何技巧都有這風險,因為表現手段的豐富會放大作者理解力上的欠缺。如果一個故事被你從多個嘴裡重複講了幾遍,那多沒勁啊,不如不用。像這樣:甲“我打了乙,他哭了”,乙“甲打了我,我很疼,我哭了”,如此的多角度敘事誰看了誰煩。
多角度敘事是多次使用第一人稱敘事,作者需要把自己投入不同的角色中。如果舞台上演員只要演一個角色,那么採用多角度敘事的作者就需要同時演幾個角色,至少要體現出視角的不同,因此情緒、價值觀和信念也不同。如果是語言高手,可以使用不同的語調和語氣(比如學究語言和草根語言),這個要求就比較高了。
最後總結一下,多角度敘事的功能十分強大,核心在於表現不同角色主觀視角的差異,如果寫不出差異就是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