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品概況
名稱:外國音樂家 枚數:4枚(1套)圖序/圖名/面值 (4—1)J 巴赫 1.20元 (4—2)J 海頓 1.20元 (4—3)J 莫扎特 1.20元 (4—4)J 貝多芬 4.50元 郵票規格:44×33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整張枚數:12枚 整張規格:202×160毫米 版別:雕刻 設計者:王虎鳴 雕刻者:馬丁·莫克(丹麥) 繪畫:李志宏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郵品簡介:《外國音樂家》是中國首套以外國藝術家為題材的郵票,對集郵者有著高度吸引力。本套郵票一套四枚,四位西方古典音樂代表人物為圖案,採用膠雕套印工藝,四位音樂家的頭像由國際知名的丹麥雕刻師雕版製作,生動傳神,是近幾年來難得一見的高水平雕刻版郵票,用簡潔大氣的設計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向公眾展示了四位聞名於世的歐洲古典樂派代表音樂家形象。本套郵票定於2010年7月25日發行,適逢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在中國召開,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教育意義。
郵品欣賞
(4—1)J 巴赫 | (4—2)J 海頓 |
(4—3)J 莫扎特 | (4—4)J 貝多芬 |
發行背景
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將於2010年8月1日至6日在北京召開。《外國音樂家》郵票於2010年7月25日在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召開之前發行,可以看成是對這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的預熱和前奏。通過郵票,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外國音樂家,知道這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對於音樂,羅曼·羅蘭曾說過:“只有脫離了語言的音樂,才能向我們真誠地表達人們的心靈。這是一種包羅萬象、普及四方的語言,能夠揭示出世界的本質。”音樂和音樂家是人類共同的財富,郵票的題材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這套郵票的發行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人們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和開放的中國。
《外國音樂家》郵票早在2002年就通過了郵票圖稿評審委員會的審定,但8年後才發行,8年的時間並不意味著一直在等待。集郵者從近幾年發行的很多郵票中應當有切身的感受,比如《唐詩三百首》郵票和《中國古代書法——行書》宣紙郵票、《崑曲》郵票等,總之,郵票發行部門一直在不懈地對郵票選題、設計及印製工藝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力爭把最好的工藝用在最恰當的郵票選題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探索和創新,通過不斷地努力實踐,才能厚積薄發,為中國郵票發行事業的發展積累豐富的資源。
郵票發行是個系統工程,從選題確定、圖稿設計到郵票印製,每個環節缺一不可,尤其是最後的印製實現環節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著最終呈現在集郵者面前的郵票的形象。可以說這套郵票最終能成功發行,是郵票發行和印製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晶。
這套郵票採用了膠雕套印的印製工藝,雕刻部分是由丹麥雕刻家完成的。當時為提升這套郵票的印製水平,郵票印製局邀請了丹麥的雕刻家和中國的雕刻家同時進行創作,雖然最終採用的是丹麥雕刻師的作品,但參與的雕刻師都為這套郵票的設計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圖案元素
這套郵票是以人物肖像、曲譜、簽名等元素來表現的。“巴赫”票中的曲譜為《合唱前奏曲》的,“海頓”郵票中的曲譜為《C大調弦樂四重奏》的,“莫扎特”票中的曲譜為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第二幕的,“貝多芬”票中的曲譜為《第九交響曲“合唱”》。另外,在郵票全張票邊飾上還採用了四位音樂家生活、工作過的地點。“巴赫”全張票邊飾上是他生活了27年的萊比錫的一景;“海頓”全張票邊飾上維也納的一景,海頓大部分後期作品在維也納完成;“莫扎特”全張票邊飾上他的出生地薩爾茨堡;“貝多芬”全張票邊飾上是維也納劇院,1805年貝多芬的歌劇《費黛里奧》首次在此與世人見面。
作者資訊
【設計】——王虎鳴(中國),1987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設計系,從事郵票設計工作至今。設計作品曾在聯合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及國內多次展出。現為郵票印.制局圖稿編輯部主任,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攝影協會會員。他設計的《韓熙載夜宴圖》(1990年)、《計畫生育》(1991年)、《中國皮影》(1995年)、《何香凝國畫作品選》(1998年),《癸未年》(2003年),《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2009年),《中國古代書法——行書》(2010年)等郵票深受好評。
【雕刻】——馬丁·莫克(丹麥),享譽世界的著名鋼凹雕大師,為丹麥、格林蘭、法羅群島、冰島、瑞典、挪威、芬蘭、阿蘭、法國、摩納哥、奧地利、比利時、蒙塞拉特、加拿大、美國、聯合國和中國等十七個國家和地區雕刻了近500枚郵票,郵票題材廣泛,人物、動物、交通工具、體育項目樣樣精通。他手握雕刻工具,揮灑在鋼(刻)板之上,駕輕就熟、遊刃有餘,所出作品張張是精品,深得廣大凹雕郵票收藏者的喜愛。
名人故事
【巴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國著名的作曲家、管風琴家,是將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渾然融為一體的開山大師。他萃集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對後來將近三百年整個德國音樂文化乃至世界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巴赫生於在德國愛森納赫,巴赫九歲喪母,十歲成了孤兒。由於他嗓音美妙,經濟拮据,少年時期靠獎學金進了在呂訥堡的聖·米歇爾學校。1702年他從聖·米歇爾學校畢業,翌年在一家室內樂隊當一名小提琴手。在隨後的二十年中,他乾過許多行當。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風琴家而聞名,雖然他還是一位作曲家、教師以及樂隊指揮。1723年巴赫三十八歲時開始在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任歌詠班領唱,他在餘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擔任此角。
【海頓】
弗朗茲·約瑟夫·海頓(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1732年生於奧地利與匈牙利邊境下奧地利的一個村鎮羅勞,1809年卒於維也納。他的父親是世代相傳的車匠,母親是貴族府中的廚工,家境貧困,12個孩子有6個夭折,海頓是12個孩子中的第2個。海頓一生創作了不下於104首交響曲(有人估計達150首之多)。他早期的交響曲多為生活娛樂題材,形式接近室內樂。18世紀70年代起才更多地吸收了北德樂派的成就,具有較深刻的內容和古典風格,往往既嚴肅又幽默。海頓開創了交響曲的新的主調音樂風格,並使復調手法在功能和聲的基礎上發展。他擯棄了古老復調中那種拘謹而神秘的性質,而代之以率真、生動的音樂語言;海頓完善了4個樂章的奏鳴交響套曲形式,使作品的4個樂章體現統一的藝術構思,表現生活的各個方面,海頓發展了奏鳴曲快板的結構,並往往採用從速度、調性等方面與主題形成強烈對比的引子,展開部獲得顯著發展,確立了以短小動機進行展開的發展原則,直接啟發了貝多芬。
【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糧食街9號,奧地利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創作了22部歌劇、41 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等作品。莫扎特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他對於歐洲器樂協奏曲的發展同樣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莫扎特的《安魂曲》也成為宗教音樂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傑作。作為18世紀末時的歐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樂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尤其是體現在歌劇作品中的市民階層的思想,無疑在當時具有進步的意義。莫扎特賦予音樂以歌唱優美歡樂性,然而,其中又深合著悲傷,這正反映了莫扎特時代知識分子的命運。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逝世於維也納,享年36歲。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
相關郵品
【首日封】《外國音樂家》首日封一套四枚,各含2010-19(4-1)J 巴赫郵票一枚;2010-19(4-2)J海頓郵票一枚;2010-19(4-3)J 莫扎特郵票一枚;2010-19(4-4)J 貝多芬郵票一枚,銷“外國音樂家”中英文紀念戳。首日封用素描的手法分別刻畫了西方古典音樂大師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在日常生活場景中音樂靈感迸發的瞬間,用精心的構圖和細膩的筆法勾勒出四位古典音樂大師不同的習慣和神態,體現了飄逸灑脫的藝術氣質,與同屬素描風格的郵票相呼應,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四位音樂家的神韻和風采。構思富有創意,風格素淨雅致,具備高度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巴赫 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
巴赫 | 海頓 |
莫扎特 | 貝多芬 |
【極限片】《外國音樂家》仿雕刻版極限片一套四張,各貼2010-19(4-1)J 巴赫郵票一枚;2010-19(4-2)J海頓郵票一枚;2010-19(4-3)J 莫扎特郵票一枚;2010-19(4-4)J 貝多芬郵票一枚. 極限片採用特種紙印刷,用仿雕刻手法將四枚郵票原圖放大,將原圖的黑色線條淡化為高雅灰色,既體現了郵票原稿對四位音樂家神態特徵的準確把握,又襯託了郵票的主體地位,配以四位音樂家簽名手跡,整體風格乾淨清爽,層次分明,體現了高層次的設計和工藝水準。極限片的日戳地點定為音樂愛好者心中的朝聖之地: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中山音樂堂匯聚的北京西長安街。
巴赫 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
巴赫 | 海頓 |
莫扎特 | 貝多芬 |
【本票冊】
配合中國郵政2010-19J《外國音樂家》紀念郵票發行,編號為BPC-2,這是中國郵政公開發行的第二本本票冊。
內文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協會會員李近朱撰寫,文字優美流暢,以古典音樂為主題,將四位音樂家的背景進行有機結合,穿插四位大師不同藝術形式的形象、作品手稿、故地風光等,生動細膩地展現了大師們的風采和內心世界,使郵冊具有高度的知識性、藝術性和審美價值。 本票冊由《外國音樂家》郵票設計師王虎鳴親自設計,採用西方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設計風格,整體色調既古樸典雅又靈動活潑。本票冊採用國際流行的小方型畫冊形式,帶半透明插套,封面為啞光米色特種紙材,燙鐳射古銅啞金、起凸,音樂符號局部UV,體現了高雅精美的質感。
內頁包含設計精美的四枚郵票頁和一枚小全張頁,本票冊規格為180毫米X171毫米;郵票內頁規格為180毫米X65毫米或180毫米X171毫米。
【《世界共聆聽——外國音樂家》郵票珍藏冊】
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將在中國北京、上海、杭州、長春、瀋陽、開封和青島舉辦,值此古典音樂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契機,在中國《外國音樂家》郵票發行之際,中國集郵總公司特別推出《世界共聆聽 · 外國音樂家》郵票珍藏。內含:2010-19J《外國音樂家》單枚票一套四枚、2010-19J《外國音樂家》四方聯四連十六枚、《音樂》注圖個性化票一版八枚、《外國音樂家》紀念張一枚、音樂家代表作黑膠CD一張。卡書設計結合古典主義裝飾風格和現代主義風格,內文採用黑白灰色主色調搭配巴洛克花紋、插套採用仿老唱片封套設計,插套和封面採用起鼓、UV、燙金、印銀等工藝,凸顯高檔質感。八枚版《音樂》主圖個性化郵票附圖為八種主要的西方樂器,風格懷舊經典,呼應卡書封面。為彌補四位音樂家未能出現在同一枚郵票上的遺憾,本產品內置一枚音樂家群像紀念張。為了使集郵者更好地了解四位大師的不同風格,產品封三嵌入音樂家代表作品黑膠CD一張,曲目再現郵票背景手稿作品,使聽眾獲得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