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和1928年安陽殷墟的發掘,證實了殷商的存在。對《史記·殷本紀》的肯定,必然引發出《史記夏本紀》也為信史的認識。由此,二十世紀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課題。1959年夏,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從此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經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穫,1977年,夏鼐先生根據新的考古成果又將這類文化遺存命名為“二里頭文化”。該遺址範圍為東西約2公里,南北1.5公里。包含的文化遺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下至東周、東漢時期。此遺址的興盛時期的年代為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的夏文化時期,考古界將其主要階段稱為“二里頭文化”。
相關詞條
-
偃師二里頭遺址
偃師二里頭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遺址位於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遺址上最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屬二里頭文化,其年...
簡介 意義 -
偃師二里頭遺址研究
內容介紹《偃師二里頭遺址研究》是關於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文化研究的綜合性論著。 《偃師二里頭遺址研究》分為四個部分,系統展示了學術界對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文...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
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崗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於豫...
發現過程 文化特點 文化類型及分期 分布地域 經濟狀況 -
二里頭
二里頭遺址位於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遺址上最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屬二里頭文化,其年代約已有3800~3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該遺址...
發掘歷程 出土遺蹟 發掘意義 遺址爭議 -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於洛陽市東約18公里,偃師縣二里頭村。地處伊、洛二水之間,為夏代都城遺址。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1959年開始大面積發掘,...
發掘歷史 文獻記載 遺址演變 遺蹟概覽 發掘意義 -
二里頭村
1985年底,全村共有住宅754處,總面積83668平方米。 經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穫。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
簡介 古蹟 -
二里頭陶塑
商代的早、中期,曾經是陶塑早期的一個繁榮時期,河南省偃師二里頭大型商代早期宮殿遺址附近、鄭州商代中期遺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塑小動物。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陶...
-
夏[中國第一個朝代]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 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夏[朝代]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
簡介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