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澤村[山東煙臺市海陽小紀鎮下轄村]

夏澤村[山東煙臺市海陽小紀鎮下轄村]

夏澤村是山東煙臺市海陽小紀鎮下轄村,明朝末年建村。因村處沼澤地下部,故命村名下澤。後嫌“下”字不雅,改為“夏”。

簡介

夏澤村位於海陽市西部,。西與南洪溝村為鄰,北與駒鳳頭村相接,東與子推後村相連,南與辛家夼村、書院村交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隸屬小紀鎮。

現狀

2002年,全村544戶,1482人,有孫、林、張、辛等姓,均為漢族,其中孫姓人口較多。 全村轄區總面積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275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梨、蘋果、板栗、蔬菜等。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0年,成立夏澤國小。1947年,成立夏澤完小。1968年,村里投資5萬元,擴建夏澤國小。1976年,由6個村共同集資20萬元,修建新校舍,建立了夏澤聯中。1978年,聯中改為三年制,有教職工20多人,學生300餘人。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4人,其中研究生6人。村民有19人獲助理農藝師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多公斤,只能免強維持生活。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全村總收入31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4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260輛,機車69輛,電話127部,電視機590台,電冰櫃24台,洗衣機5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住房面積僅6平方米。1975年,村里投資30多萬元,動員全村村民肩挑人抬,將村前河道向南改道0.2公里;統一規劃村內街道和房屋建設,投資5萬元,修建平整街道600米;投資5萬元修建大橋1座,與市里通上了公共汽車。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9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1年,村里成立了合作醫療站,村民平常用藥報銷藥費50%,病重住院報銷60%。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村民的福利逐漸提高。1975年,本村自行發電,家家用上了電燈。1980年,村里購買了電影機,自放電影。1982年投資12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2年投資16萬元,全村安裝了閉路電視,1999年改裝為有線電視。1996年安裝了程控電話100部。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26年春,萊陽縣宋海艇介紹本村孫傑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海陽境內第一名黨員。1928年春,萊陽南石莊共產黨員於典君,到夏澤村與孫傑三一起,發展了孫明瑞、孫際秋(西堂)、孫學之、孫作人等十幾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主持成立了黨小組,孫傑三任組長。此為海陽境內第一個中共黨小組,受萊陽縣委領導。 1932年成立中共夏澤村黨支部。先後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孫傑三、孫作英、林德儉。1947年3月至1956年8月,夏澤村曾分為東、西兩個村,各自成立黨支部。西村有林德儉、孫顯中先後任黨支部書記。東村有孫俊清、孫俊儉、孫銘章、孫銘寬先後任黨支部書記。1956年9月兩村合併後,孫俊儉、孫銘陽、孫顯武、孫國令先後任黨支部書記。1976年8月起,孫俊超任村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12個,黨員71名。自孫俊超任支部書記職務以來,村黨支部多次被市、鄉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8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大隊管委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分村前,先後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孫俊儉、孫學聖。分村後,西村有孫作起、孫世雲、孫志學;東村有孫明禮、孫明昌、孫俊盛、孫明寬、孫明壽;合併後,有孫明章、孫顯武、孫明敬、孫俊太、孫顯文、孫健民、孫海濤、孫全國、孫華、孫俊超任村主要負責人。1999年,孫俊超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1985年,夏澤村被煙臺市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後期改選以孫俊平為村主任,孫華為黨委書記的村委班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