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恆[益陽市優秀教師]

夏永恆[益陽市優秀教師]

夏永恆,女,出生,安化樂安鎮中心學校國小高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複式教學分會會員,樂安鎮政協聯絡員,市青年骨幹教師。她不畏艱苦,在農村繁重的複式教學崗位上耕耘十三年,成績卓越。她承擔的《最佳化複式教學過程的實踐研究》課題,在縣、市、省三級教研行政部門的評審過程中均獲一等獎,教學經驗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1997年,她為縣複式骨幹教師培訓班上輔導課,2003年在全國十所實驗學校課題研討會上作了《複式教師如何走近新課程》的講座。她先後被評為益陽市十佳班主任、市芙蓉百崗明星、全國複式教學優秀教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選擇了當山村國小教師,也就選擇了清貧。1990年她走上工作崗位時,面臨的是學校的複式教學。複式班學生有差距,班級管理方式有差別,要搞好這項工作有難度。但她懷揣著一種坦然的心境,憑著對學生的拳拳愛心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她當起了“孩子王”。婚後,她與丈夫過著兩地分居的日子,在丈夫和學生之間,她把理解留給丈夫,把心血傾注給學生。當洶湧澎湃的市場經濟和拜金主義思潮把一些人推到風口浪尖時,有多少人禁不住高薪的誘惑,跳槽了。她也曾動心過。有誰不嚮往腰包鼓鼓的富裕生活啊?但她終究沒有走。她在心裡想:如果這樣一走了之,怎么對得起深愛自己的學生、家長以及給予自己信任與關懷的學校領導?為了山村學生,為了黨的教育事業,她把根深深扎在邊遠山村,整整堅持了17個春秋。

人生歷程中,災難不因她執著、堅強而遠離。那是1998年,夏老師的愛人患風濕性心臟病,醫院下發了病危通知單,夫妻相對,滿目淒情。一夜之間,滿頭的青絲里摻雜了不少白髮,坎坷和頑強進行了一場激戰,壓不垮的人生開始了。從此,病房多了辦公室的功能。她一面照顧生病的丈夫,一面鑽研初顯成效的課題。白天,背著一大摞作業去授課;晚上,給丈夫熬藥、餵飯、洗臉、擦身……然後就是備課,看作業。病人和學生都在考驗她。愛人離不開她,孩子離不開她,學生更離不開她,工作等著她幹得更出色。她記起巴爾扎克說過的話:“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她要做強者,就把這些苦難當作一種鍛鍊。她的意志更堅強,信心倍增,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如山的責任。

在醫生的精心治療和她的細心照料下,雖然負債累累,但丈夫終於戰勝了死神。為了還債,妹妹給她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當時的她有太多的理由,太多的苦衷離開山村國小,離開講壇。可是,她初衷不改,在苦難面前披荊斬棘,毅然堅守教學崗位,讓愛心結出豐碩成果。2005年底,一位親戚為她謀得了一份坐機關辦公室的工作,她同樣婉言謝絕了。她認為自己離不開摯愛的教育事業,她堅信自己能實現追求的夢想:成為一名科研型的教師。

苦練與積累,爭當教壇開拓者

夏老師知道,一切才學和本領都不是天生的。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學需練基本功。於是她不懈地努力,不敢怠慢每一天,抓緊時間,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天生不服輸的她下決心從一點一滴做起,苦練教學基本功。她每天利用課餘時間練字、簡筆畫、國語。從學校借來名師的光碟,有空就看,認真研究名家駕馭課堂、從容施教的多種教學藝術。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她的教學基本功大大提高。要做一名好教師,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的更新知識。為了使自己具有淵博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她有了對知識的渴求。

她堅持不懈地進行自修,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藝術水平。夏老師捨得花錢買書,購買了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佳化論》,《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等十幾本中外教育名著,每年都堅持自費訂閱四五種教育刊物。更捨得花時間潛心閱讀,課餘閒暇、節假日,她都在鑽研教育教學理論。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她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注意從各種教育刊物上捕捉教改信息,一有空就查找資料。寒暑假期,她總要背上幾十本教育刊物拿回家去看。幾年來,她寫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至今10多本寫滿密密麻麻學習體會的筆記珍藏在她的書櫃中。夏老師對它們情有獨鍾。因為它們時時告誡她:腳踏實地、厚積薄發、善於學習、重視積累、貴在堅持,在教育教學改革之路上絕無捷徑可走。

教育教學實踐使她深深懂得:教中學,學中教,教學才能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在繁重的複式教學工作之餘,她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筆不算菲薄的費用,學完了中文本科的課程,拿到了本科文憑,使得自己在給學生“一杯水”的時候,有滿滿的“一桶水”,乃至有源源不斷的“長流水”。她冷靜地思考:做教師可不能僅僅滿足課堂教學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做一輩子教書匠,要善於思考,善於總結,要勇敢地向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努力。她更加自覺地學習教育科學理論,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幾年過去,她憑著幾分熱情,幾分自信,幾分執著,幾分刻苦,寫出了70多篇論文獲國家、省級、市級、縣級獎。2005年撰寫的《整合學科資源,構建開放的數學課堂》發表在2005年第8期的《湖南教育》上;《湖南第一師範學報》刊發了《在自主選擇學習中發展學生的個性》;2008年2月,由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主辦的《校長閱刊》發表了她的《反思學習互助合作 專業發展》;《教學探索》雜誌發表了她的《生活,讓作文“天塹”變通途》;2008年3月,吉林省數學學會主辦的《數學學習與研究》發表了她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數學情境教學談》。

多年的教改實踐使她認識到,在教學工作中人人都會產生點點滴滴的體會,或深刻,或膚淺,如果放鬆,則稍縱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記下來,哪怕是膚淺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覺思維,都會帶來日後冷靜的思考。點點滴滴,積少成多,厚積薄發,拿起手中的筆,善於思考,勤於筆耕,做教學的有心人。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夏老師走近名師,用心學習研究名家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並與自己的課堂教學做比較,找差距。於是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詢、購買光碟、閱讀雜誌”來模仿名師,用心揣摩王崧舟的“詩意語文”,竇桂梅的“主題教學法”、語文課的“三個超越”,孫雙金的“情智語文”,薛法根的“清新樸實”……這一次,他把名師的經驗、“巨人”的理論移植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來,為自己所用,融化成自己的東西。在不斷的思考中,夏老師明白要在發現、模仿、借鑑、融合、創新的過程中凝結出自己的智慧之花,實踐之果。

她理想中的教學應當是科學地再現求“知”與藝術地表現求“美”,進而使師生雙方成長的完美統一。這是夏老師追求的教學藝術境界。由於她在不斷探索課堂教學藝術,努力形成了“讀為基本,悟為核心,用為宗旨”的紮實、靈動、開放、和諧的教學風格。

傾心與求精,做新時代園丁

夏老師鍾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育管理學生,她的最大感受就是對學生要有愛。對後進生施以愛心,做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寬容、善待,生活上給予關心,學習上給予輔導。對學困生施以愛心,幾乎每天都當面批改他們的作業,發現他們做題的錯誤,及時糾正;經常留下來幫他們補課,學生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優秀生施以愛心,自買紙筆,一筆一划教他們畫畫,訓練節目主持人,老師前面做示範,學生後面跟著練,模仿姿勢與表情,注重語調與語音;為培養小助手,一符一號反覆練。對特困生施以愛心,帶領全班同學捐錢獻物,送學習用品,使他們能重返校園,安心上課。正是憑著對學生的一片愛心,她帶出了一個個“先進班集體”,治理了一個個亂班,轉化了一個個後進生。

她班上曾經轉來一個這樣的女學生,整天不修邊幅,新作業本剛到她手裡,撕的四分五裂,從不做作業,從來不認真聽講,考試很少及格,還有不少壞毛病。父母拿她沒辦法。把她送到夏老師班上,對於這樣的學生,夏老師沒有嫌棄,也沒有放棄。針對這個學生“吃軟不吃硬的”特點,夏老師採取了以柔克剛的辦法,首先融洽師生感情。課餘主動與她接近,跟她聊天,拉家常,幫她梳理頭髮,洗淨小臉,還有意安排她幫老師做一些事情。如到辦公室取書,幫老師謄分,給老師做教具等等。時間長了,她感到老師看得起她,沒防備她,處處想著她,壞習慣也有所改變。與此同時,經常幫她補課。為了便於對她監督指導,在班級排座位時,夏老師特意安排她坐在前排。上課提問時,估計它能夠回答的問題,就讓她回答,對她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為了掌握她的學習情況,夏老師每天都面批作業,通過面批,使她及時發現做題的錯誤,及時糾正。由於她知識基礎差,學習上“欠帳”太多,放學後,夏老師還經常留下來幫她補課,有時乾脆把她領到家中輔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漸漸地,她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壞習慣也改變了,上課愛回答問題了,作業也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前後判若兩人,心裡非常感激,說:“夏老師,要不是你,我家婷婷就無藥可救了。”現在,這個孩子讀五年級了,各方面都出類拔萃。

夏老師欣慰地想: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對自己所付出心血的最好成績回報。經夏老師輔導的袁曼黎同學,於2002年11月,在縣快速作文比賽中獲二等獎;2004年9月,在縣“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的讀書徵文中獲一等獎;2005年,在縣“做誠信人、辦誠信事”的讀書徵文中獲一等獎;戴波同學於2006年在縣“八榮八恥”的讀書徵文中獲一等獎;張慧同學於2007年參加省教育廳和省藝術教育委員會組織的繪畫比賽獲一等獎,夏老師被評為優秀輔導員。每年在縣教研室命題、鄉聯校組考的同年級考試中,學生成績合格率均是100%,優秀率均是90%以上。

鑽研與追求,勇為科研攀登者

在教學實踐中她深深地體會到:國小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不斷探索,勇於創新,大膽實踐。

為改變複式教學中特殊的動靜結構、任務重等問題,提高複式教學質量,她進行了艱苦的探索。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複式教學的特殊性,以及學科特點,結合巴班斯基的“最佳化教學過程論”,從小助手的使用,啞語符號和多功能複式盤的套用,最佳化複式教學手段;打破傳統的知識單元,把題材相近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實現“同科兼教、異科並教、異科聯教”的教材搭配;新的動靜結構做到“動靜有序、動靜有格,動靜有致”;引進先進的、科學的單式班教學方法,努力探索適合複式教學特點,又適合現代教育理論的教學模式:“自學輔導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式”、“導趣、導探、導思、導創”式,“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式等九種模式。將上述這些加以最佳化組合,複式教學過程達到整體最佳化。承擔的《最佳化複式教學過程的實踐研究》已結題,送省教育科研規劃辦參加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獎,2007年6月被評為一等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廣,如何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課堂上如何真正關注學生,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最佳化課堂教學,使學生經歷和體驗探究學習;如何在課堂上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目標等,她大膽改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潛心研究課題《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國小數學教學方式的研究》和《整合課程資源,提高語文素養的研究》。《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國小數學教學方式的研究》的課題於2007年12月經湖南省教科院基礎教育所的專家鑑定已結題,並獲一等獎。

由於她在教學第一線的不斷探索,她的教案和說課稿在全國複式教學說課賽、全國小語會上獲一等獎,所授課獲省一等獎。但她並不滿足於在教學上所取得的成績,“不當教書匠,要當科研型教師”是她對事業的永恆追求。她承擔的課題《最佳化複式教學過程的實踐研究》在中國教育學會榮獲一等獎。

對於她的努力,組織上給予充分肯定。她的事跡在《科技導報》、《益陽日報》上刊登。1997年、1998年、1999年連續三年獲得縣嘉獎、立縣二等功,先後被評為第三輪“芙蓉杯”雙文明先進個人、縣複式教學學科帶頭人、益陽市青年骨幹教師、益陽市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益陽市十佳班主任、益陽名教師、湖南省國小數學骨幹教師、全國複式教學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2006年,再次立縣三等功。夏老師所在的文市國小2000年被定全國複式教學實驗校,2001年被益陽市政府督導為示範性村級國小,被收錄為省名校。年輕的夏老師的優秀事跡已傳遍了三湘四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