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頭坡

墩頭坡,安慶九頭石三坡之一,古名游家坡,東連大觀亭街,西接廣濟橋,南鄰橫壩頭,北為採菊巷,全長不過百餘米,坡勢平緩。
清末民初,隨著上海、蕪湖兩地紡織業興起,市場對棉花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安慶周邊的棉花種植業隨之擴大,棉行也隨之增多,這也大大地刺激安慶紡紗織布作坊的發展。1950年代前,西門外的后街,已形成一家一機的家庭式作坊,以錢、畢、昂氏三家規模最大,作坊主們大都來自合肥。在墩頭坡街頭巷尾,隨時聽見“哐啷、哐啷”的織布機聲。循聲望去,皆是一間堂屋擺著一台或幾台織機。
1955年在一片公私合營大潮中,城西機房人家全部“合作化”,分別成立了幾個棉織生產合作社,1963年並轉到安慶市染織廠。墩頭坡機房人家幾代人為之奮鬥近半個世紀的產業,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城西延綿數百年的機杼聲也隨之戛然而止。
民國初,西門外的后街(大觀亭至大王廟)是繁華的商業區,可謂寸土寸金,大小商店及貨攤有數百家,而墩頭坡只是其中很短的一段。墩頭坡在老城九頭十三坡中,算是保留最好的坡之一,隨著大觀亭的修復,興許站在墩頭坡會重新看到昔日西門外繁華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