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綠東方魨

墨綠東方魨

下部灰黃色。體長可達355mm。分布於黃海北部和渤海,為地方性種類。生殖期在6月前後。內臟等劇毒,為有毒魚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墨綠東方魨T.basilevskianus(Basilewsky);Dark-greenpuffer

背鰭14;臀鰭13;胸鰭16。體長為體高3.8倍,為頭長3.9倍;頭長為吻長2.4倍,為眼徑6.0倍。體延長,近亞圓筒形。頭中大,吻鈍圓。口小,前位;上下頜各具2喙狀牙板。頭部及體背部、腹部具較細弱的小刺,背刺區與腹刺區分離,體側光滑無刺。背鰭1個,鐮刀形,臀鰭與背鰭相似,胸鰭寬短,尾鰭截形。體背部和上側部一致墨綠色,向下漸灰白,腹部白色,沿腹褶略帶黃色;胸鰭後上方有一黑色大斑,周緣無淺色邊環,大部不為胸鰭所蓋;背鰭基亦有一黑色大斑;胸鰭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體長可達355mm。分布於黃海北部和渤海,為地方性種類。生殖期在6月前後。內臟等劇毒,為有毒魚類。

形態特徵

體亞圓筒形,向後漸狹小。體長為頭長的3.1~3.3倍,頭中大,微尖。額骨縱走隆起線伸向前側方,達前額骨後緣中部。眼小,上側位。鼻孔每側2個,上、下頜各具2個喙狀牙板,唇發達。鰓孔中大,側位。

頭部、體背及腹面均具小刺,小刺極微弱而不明顯(新鮮標本幾乎摸不到),背刺區與腹刺區分離。

背鰭略呈鐮刀形,始於肛門後上方;臀鰭與背鰭同形,基底幾乎與背鰭基底相對;尾鰭截形。

體黑色,微綠。胸鰭後上方有一大黑斑,背鰭基亦具一黑色斑。

分布

我國產於渤海黃海北部。

習性

為近海底層雜魚。體長310~345毫米。產卵期約在5月中下旬。

毒性

卵巢和肝臟有強毒,皮膚有弱毒,腸亦有毒;肌肉和精巢無毒。

開發現狀及前景

個體較大,肌肉無毒,產區人們喜食,市場前景較好,是具有一定開發潛力的河豚漁業種類。但人工繁殖和飼養技術待開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