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丁培仁 編著
出 版 社:巴蜀書社
出版時間:2008-3-1
版 次:1頁 數:728字 數:580000印刷時間:2008-3-1開 本:32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I S B N:9787807520689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研究道教,自然不能不閱道藏。從南朝宋道士陸修靜的《三洞經書》算起,歷史上曾編修過多部道藏,但大多早已亡佚,現存的只有明刊道藏。明道藏收書只1473種(加上附錄,一計1487種),且歸類混亂,按照今日的觀點來看有種種缺陷。筆者認為:僅僅重修明道藏,而且因襲早已過時的三洞四輔十二部分類法,價值不大;如果能把明道藏以外的道書都蒐集起來,與明道藏合為一體,用新的分類法編成一部新的道藏,那將是一項功德無量的壯舉。在做這項工作之前,首先應編一部搜書目錄,該目錄應有較為科學的一套分類法作為框架,以便完全涵蓋一切現有的和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道教典籍,將它們組織成一個有序的體系。然而,卷帙浩繁的道書特別是題為“經”的典籍往往沒有著者、編著年代等信息。為此,本書參考歷代書目,從現存與道教相關的文獻及其稱引中,爬梳剔抉,錄出近6000種道書,是明道藏的4倍,悉數納入編著者新的分類體系之中,予大多數道書加以斷代,系統地考證主要道書的著者、編著年代、內容、傳承、流變等著述情況。繼承和發揚傳統目錄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精神,除了設計大的分類框架之外,還以類為經,以時代、流派和人物為緯,並以“存目”一例酌情收入已佚或編者所未經見的道書,旨在給研究者提供一幅關於道書流變的草圖。由於大的分類是按照道教本身的性質特徵和內部結構對道書重新加以區分,因此普通讀者也能從中領略道教的精神實質。
書末附有“參考文獻”和拙文《道書分類法之我見》。“參考文獻”所列論著並不一定代表本書作者的觀點,而只是展現不甚全面的相關研究狀況。
本書編著的目的主要是為學術研究服務,特以目錄之學為主,而以版本之學次之。但因參考明清時代版本目錄之便,亦借鑑其法,兼記版本,故對古書收藏家也不無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