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藝術[戶外藝術行為]

塗鴉藝術[戶外藝術行為]

塗鴉一詞起源於唐朝盧仝說其兒子亂寫亂畫頑皮之行,後逐漸演變成了帶有時代色彩的藝術行為。 塗鴉主要的介質為牆,但進入20世紀後期,塗鴉所創作的介質不只是牆了,其創作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多元化,並且其一度成為前衛時尚的設計師的專利。

基本信息

起源

塗鴉(圖2) 塗鴉(圖2)

塗鴉藝術和嘻哈音樂一樣都起源於紐約的布朗克斯區,布朗克斯(Bronx)是唯一一個和美國本土連在一起的街區,也是紐約最窮的街區。自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這裡就被黑人和來自中北美洲的拉丁裔居民所占領。他們住在政府修建的設備簡陋的貧民公寓裡,外面是破敗的街道和荒蕪的雜草。

多年的貧窮生活使得黑人青少年極度崇拜金錢,當職業運動員是他們迅速致富的一條捷徑。那段時間布朗克斯區內不多的幾塊籃球場上經常可以看見一群群光著膀子的黑人小伙子在打籃球,許多人脖子上都帶著指頭粗的金項鍊。對金錢的崇拜使得當眾炫耀財富成為布朗克斯區的一種時尚。當然也就有很多青少年做起了做起販毒、老鴇等違法的行當。

那段時間整個布朗克斯到處可見塗寫得歪歪扭扭的幫派符號,混雜著“廁所文學”似的猥褻圖案。美國報紙形容布朗克斯“就像一個原始人聚居地”。難怪有人會把塗鴉和原始人聯繫在一起,因為人類最早的文字和繪畫就是刻在牆上的,那些壁畫是史前人類留下的唯一的文明記錄。可隨著紙張的出現,壁畫反倒成了不開化的標誌。尤其是當城市出現後,現代人似乎已經習慣了建築物光潔的表面,任何圖案都成了一種破壞,一種反文明的精神污染。

塗鴉藝術[戶外藝術行為] 塗鴉藝術[戶外藝術行為]

如果布朗克斯的壁畫永遠停留在幫派標籤的時代,那後人恐怕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可是,幾個有繪畫天賦的人出於對簡陋的幫派標籤的不滿,開始自己設計新標籤,從此,這些幫派符號變得好看起來。再後來,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幫派畫家終於意識到,牆是世界上最便宜、最實用的畫布,他們開始行動了。從此,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塗鴉”(Graffiti)誕生了。

塗鴉藝術[戶外藝術行為] 塗鴉藝術[戶外藝術行為]

真正意義上的塗鴉藝術家大多數都和幫派無關,他們都是來自底層的窮人,噴漆罐和顏料都是從商店裡偷來的。他們都是一些有想法的人,從此紐約的牆上出現了警世格言。他們都是一些有才華的人,許多繪畫方面的新鮮筆法(尤其是美術字型)由此出現。他們都是一群極富表達欲望的人,他們沒有報酬,心甘情願地常年出沒在紐約的黑夜裡,為的只是讓行人看一眼自己的作品。為了和幫派的“貼標籤者”,以及頭腦簡單的塗鴉者劃清界限,他們把自己叫做“作家”(Writer),而不是“畫家”(Painter)。

1971年,社區和當地的媒體注意到塗鴉反映出一種對社會的不平情緒。第一個被報紙提及的“作家”名叫“Taki 183”,那篇文章出現在1971年的《紐約時報》上。主角真名叫做德米特利斯(Demitrius),那篇報導是第一篇比較嚴肅的討論塗鴉文化的文章。

很快,塗鴉者們就不滿足於靜止不動的牆了,他們打起了捷運車廂的主意。紐約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捷運系統,鐵軌像街道一樣遍及整個紐約市。那時,上早班的紐約居民經常會驚訝地發現,昨晚還好好的捷運車廂突然變成了一個流動的塗鴉展覽會,上面畫滿了五顏六色的圖案。那些字母都好像是一個個氣泡,充滿了動感。最絕的是,換了一趟車,居然還是一樣的圖案!於是,他們記住了一個簽名:Phase 2。

塗鴉畫家

這個Phase 2是70年代初期最有名的塗鴉畫家,他原名叫隆尼伍德(Lonny Wood),畢業於布朗克斯區柯林頓中學。這箇中學曾是早期塗鴉畫家開會的地方,離這裡不遠就是紐約交通局的停車場,報廢的捷運車廂就囤積在那裡。因此那個停車場成了他們練手的地方。伍德是個黑人,極富才華。他創造的“氣泡字母”是布朗克斯塗鴉風格的最佳代表,被譽為是塗鴉界的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著名的爵士小號手)。

繼Phase 2之後,紐約的塗鴉又經歷了多次風格轉變,出現了三維字母,列車動畫(一系列人物動畫,捷運列車開起來之後人物就活動起來)等一系列新創意。一批有才華的塗鴉畫家成了明星,比如SUPER KOOL 223、El Marko174、Staff 161、Cliff 159、Flint 707等等。當時的紐約市長林賽對此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因為混亂的紐約市有許多遠比塗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處理。市政府的放任自流是塗鴉,乃至整個嘻哈文化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

紐約的所謂“上流”藝術家多次試圖把塗鴉據為己有。幾個畫商曾經於1973年在曼哈頓的SoHo區舉辦過一次大型塗鴉畫展,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他們讓塗鴉畫家把作品畫在畫布上,放在展廳內標價出售。結果可想而知,展覽遭到了評論家們的蔑視。那幾個畫商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只有那些畫在公寓的牆上或者捷運車廂外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塗鴉。

後來,一個名叫福萊迪(Freddie)的人把一批塗鴉畫家組織起來,到位於紐約下城的朋克搖滾俱樂部里進行推銷,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他手下的一個名叫薩莫(Samo)的塗鴉畫家以其出色的技巧和個人魅力贏得了很大的知名度。他本人一直過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是一個活著的塗鴉。

經過這一次短暫的復興之後,塗鴉便在美國銷聲匿跡了。政府日趨嚴格的管理讓塗鴉者們心驚膽戰,廣告商們對塗鴉技巧的模仿則讓塗鴉者們徹底失去了動力。但是,在世界其它一些管理鬆懈的城市,塗鴉至今方興未艾。1989年的那次實況轉播讓許多人第一次欣賞了柏林圍牆上的塗鴉傑作。無論是歐洲的馬德里還是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直到今天仍能在大街上和捷運站里見到塗鴉家們的作品。

發展

為了不讓警察抓住,也為了給自己的作品增添一種神秘的色彩,這些“作家”都給自己設計了一個簽名。他們的簽名大都是一個簡單的單詞,加一個數字後綴。

塗鴉 塗鴉

這個出身布魯克林區的畫家真名叫做讓-米歇爾巴斯奎(Jean-Michel Basquiat),此人無論是在塗鴉領域,還是在畫布上作畫,以及後來的立體雕塑,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更重要的是,他本人一直過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是一個活著的塗鴉作品。一部以他為背景的記錄片《紐約垮掉派電影》(New York Beat Movie)真實地記錄了他一天的生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可惜的是1988年巴斯奎死於吸毒過量。後人經常把他同搖滾界的元老,吉米亨德理克斯相比。

北京之牆

北京塗鴉牆的塗鴉 北京塗鴉牆的塗鴉

1996年左右,隨著HIP-HOP熱潮的湧入,塗鴉作為街頭文化的一部分,開始出現在北京。最初的一批塗鴉者,在大拆大建的北京胡同里找到了自己宣洩的出口,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塗鴉也逐漸藝術化和商業化,它不僅見證著這個城市的變遷,也在成為北京這樣的城市建築中一道新的風景。北京最主要的塗鴉集中地有以下幾個:

櫻花東街的塗鴉 櫻花東街的塗鴉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人民大學南路,長730米,平均高2.5米。作為塗鴉牆的歷史由來已久,幾乎都是學生們的作品。2005年11月,在距離2008年奧運開幕1000天之際,由近400名志願者參與,在此創作了“奧運向我們走來”主題,由此被命名為“北京之牆”,也由此成為目前國內最長的一段塗鴉藝術牆。

朝陽區櫻花東街

中醫藥大學北門與服裝學院南門之間。這裡的塗鴉大都由附近兩個學校的學生,尤其是外國留學生所創作,規模頗為宏大。

五道口

城鐵站以北東側。這一帶的塗鴉大都由居住在附近的留學生所作,風格奔放、非主流。隨著市容美化進程,這裡的塗鴉絕大部分已經消失。

798工廠

798工廠的塗鴉 798工廠的塗鴉

這裡是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藝術家的集聚地,塗鴉成為了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的一種,也成為了眾多藝術展品中的一員。這裡的塗鴉風格多樣,更新很快,且經常與其它藝術形式搭配在一起展示。

蘋果社區部落格牆

位於朝陽區百子灣路今日美術館外。這裡的塗鴉集中在一堵長約200米的建築工地外圍牆上,顏色鮮艷風格多變,與蘋果社區前衛、藝術的總體設計相得益彰。但隨著工地施工的結束,這片塗鴉估計會在不久之後消失。

中國傳媒大學

塗鴉與學校布告欄混在一處,堪稱是這裡塗鴉的最大特點。

中國新疆街巷

中國新疆等地都有很多塗鴉 一個小街道也許就是塗鴉集中地 在中國新疆算是塗鴉很發達的地方 新疆TIKI, Qqqlp都是厲害的人物 其作品讓人美到驚嘆

作品賞析

塗鴉首先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街頭塗鴉文化已經散布到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在紐約、柏林、倫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並慢慢被人們接受,而且逐漸成為一種藝術 。

術語

WRITER:塗鴉者

ALL-CITY:當塗鴉者或者塗鴉團將這個城市的主要捷運線路都塗過時,稱為ALL CITY。

BITE:抄襲其他塗鴉者的視覺特色或製作風格(很不禮貌的行為喔!!)

BOMB:炸街,快速的完成一幅塗鴉

BUFF:最令塗鴉者氣憤的事:清除塗鴉!!也有用於形容當另一個圖案覆蓋過前一個塗鴉的情況.

BURN:與其他塗鴉者競爭,比誰的作品好。相近的詞是style wars.

BURNER:指那些超勁的作品,一般是WILD STYLE的。

CAPS:塗鴉專用噴頭,有fat.skinny.German thin.三種

MONTANA:世界上最好的塗鴉專用噴漆

CROSSING OUT:塗改或覆蓋某人的名字。

DESIGNS:在底色上加上如閃光或彩斑之類的小花樣就叫做,

FAMILIES:指碰到與別人THROW-UP的名字相同是的尷尬情況。

GETTING UP:你的名字塗在許多地方時,你的知名度就高了,著就叫GETTING UP。

OLDSCHOOL:一種塗鴉風格,字型比較好認。

FINAL OUTLINE:在上色和DESIGNS完成後,為了修整作品的輪廓,要再鉤一次邊。

PIECE:指一副完整的作品,MASTERPIECE的簡稱。

TAG:作者的暱稱,簽名。

THROW-UP:只鉤邊,不上色的簡單塗鴉,或者上單色調,如白色。或叫T-UP,更簡單些。

WILD STYLE:指一種塗鴉風格,這種風格較亂,字母之間互相串聯,而且字型扭曲,色彩選用也很絢麗。做這種風格的作品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想像力和技巧。

PRODUCTION:大型塗鴉,精細而且還有圖案的,一般在高大的建築物上。

WAK:不合格的塗鴉。

PIECE BOOK,BLACK BOOK:草圖

EX(exchange):交換做對方的名字,是常見的塗鴉交流方式。

3d:立體字風格,由塗鴉藝術家phase 2最先使用。

sgraffiti:另一種塗鴉手法。

style wars:henry chalfant and tony silver所拍攝的hip-pop紀錄片的名稱,也可以用來形容塗鴉者彼此競賽、一爭高下的狀況。

top to bottom:整個物件從頭到尾被塗鴉覆蓋住,比如整面墻或者整輛車

fade:混合一種以上的顏色

def:很棒

塗鴉(圖6) 塗鴉(圖6)

gang:幫派

gangsta:非常棒

going over:當一個塗鴉者將自己的圖像覆蓋過另一個人的時候

Back to back:一個同樣的圖案被反覆噴繪在牆的正反面,直到覆蓋住整個牆面

Battle:集體的塗鴉行動,塗鴉藝術家或團隊之間的塗鴉競賽

Beef:爭議

Bite:抄襲其他塗鴉者的德視覺特色或製作風格

To bome:大量製作塗鴉

Caps:可替換的噴嘴,用於控制噴塗的粗細效果

Crew:形容塗鴉團隊。一般來說,一人行動的塗鴉行為是比較孤單和危險的,因此有些塗鴉者組成團隊,彼此幫助或一起出去噴制塗鴉作品

Fade:混合一種以上的顏色

Gang:幫派,團隊,或者共享意見和資源,擁有共同目的的群體

Going ower: 當一個塗鴉者將自己的圖像覆蓋過另一個人的時候

Graffiti:塗鴉

Hip-pop:一種流行音樂風格,最初以黑人說唱風格為主,如今又融合了電子和迷幻風格,又極強的節奏感

Hit:去寫,去畫

Mural:壁畫

New school:粗略的說法指1984年後的現代塗鴉風格

Old school:反之

Outline/Sketch:手稿畫本上的圖案,通常是指在執行真正的噴繪動作之前的草稿

Piece Book/Black Book/Writeris Bilbe:塗鴉者的手稿畫本

Slash:在別人的塗鴉上繪製塗鴉,將原作品污損或覆蓋

Stencils:一種非常古老的圖像複製手法,利用圖像和文字來傳遞信息

Tag:現代塗鴉的最基本形態,可以是用噴漆或者馬克筆書寫的塗鴉者的簽名或代號

Toy:技術和經驗還未成熟的塗鴉者

King:最牛的塗鴉畫家

Bone out:離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